處理去皮葫蘆鹼面起什麼作用?

刀鋒上的過客

我是《愛瓠說》小瓠。

隨著葫蘆文化的日益普及和深化,越來越多的玩家,都會自己種一些葫蘆。除了體驗種植的樂趣,還有一件寶貝因自己的作用從無到有,從有到孕育變寶的歷程。從開花,結果,從綠盈盈到皮色變白,葫蘆都那麼招人喜歡。等到收穫後,第一件事就是打皮和晾曬。打皮和晾曬的用途,除了要使葫蘆變幹以外,最主要的還是處理好葫蘆的皮質和皮色——以利把玩和呈現誘人的包漿。



把玩可以說是文玩葫蘆的必須有的一個過程。即使是大葫蘆,不是用手把玩的品種,沒有好的皮質,再好的型也是不入文玩門徑的。有了好的皮質,才能讓人油然而生把玩之心,體驗那種閒適的快感。

好葫蘆的基本條件有三:

一皮質不能有花漬和傷口,更不能發白發青。

二皮殼木質不能軟薄,成熟度要高。

三臍不能歪眼不能翻,型要正。

說的基本都是皮質。


好葫蘆不用看,感覺就心愛

種植者在處理葫蘆皮質的時候,應該是細心和慎重的。也有很多處理的辦法,上一篇小瓠講了葫蘆煮色的配方和技法。其中有一種簡單實用的辦法,就是打皮之後,浸泡鹼水。

有的人說泡鹼水是因為葫蘆表皮是酸性的,鹼水可以中和,那是瞎說。鹼水可以殺真菌,如果是中和反應,之後反而失去了這個作用,葫蘆就會比較容易發黴。實際上泡鹼水是可以減少發黴的概率的。葫蘆由表及裡都不是酸性的(吃過的人都知道)而是青皮葫蘆富有大量的花青素。鹼水除了能清潔表面殘留粘液以外,就是附著在表面,慢慢和花青素產生反應,可以使葫蘆表皮加速變黃變紅。



其實除了鹼水,水裡加弱酸類像檸檬酸,食鹽都可以起到同樣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鹼水裡浸泡(大約10分鐘足矣)後,一定要擦乾再晾曬。如果水漬流下來就會在葫蘆表面留下無法去除的明顯的漬痕,葫蘆基本就報廢了。泡葫蘆的鹼水裡還可以加一些酒精(乙醇),可以增加鹼水的效用。

葫蘆曬乾之後,新葫蘆不能盤,最好晾曬放置一年以上,再行盤玩。

葫蘆有五不能盤:

一是當年葫蘆不能盤。

新葫蘆花青素過多,皮質內有機物和液質太多,皮殼表面微孔洞結構還沒有形成,氧化和浸潤渠道狹窄。

二是做舊染色葫蘆不能盤。

因為這個過程已經使葫蘆失去了最微妙的表層,而且顏色已經改變,之後再怎麼盤,也增加不了光亮了。至於雙氧水泡過的,不但不能盤,需要趕緊扔掉。

三,大漢手夏天不盤。

夏天手汗大的人,會把葫蘆表皮盤髒盤溼,不但不利於包漿的養成,還會摩擦掉出現的包漿。(汗手往往愛猛搓,所以夏天就別把葫蘆拿出來顯擺了)夏天干手盤出來的顏色浮,冬天盤出來的瓷實。

四,上油不能盤。南方梅雨天氣,葫蘆是可以上一點油維持乾燥的,但是不能盤。此時盤就像手上抹了化妝品一樣,會越盤越髒,甚至盤花。

這些說的,都是皮質,皮質,皮質。



鹼水的好處是不傷皮質,還能加速氧化過程,增益葫蘆之美。

我是《愛瓠說》葫蘆文化。書法篆刻,工藝美術的小築。 葫蘆藝術的推廣者。 關注即可獲得古今中外葫蘆藝術,歷史源流,工藝技法。


愛瓠說



百味人生152079557

鹼面成分是碳酸氫鈉,是一種鹼性物質,看起來是白色的粉面,放到水裡能夠溶解。用鹼面即可以對葫蘆外面髒汙處理掉,又可以使葫蘆光亮度增高,再一方面就對葫蘆成型保持一定的“黃色”度,您還是試一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