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毓臨死之前作出一個罕見的決定,宇文護不敢反對

宇文毓是北周的第二任皇帝,如果較真的話,也可以說是第一任皇帝。因為宇文覺建立北周時沒有稱帝,只是稱為“天王”。在宇文毓任內的時候才正式稱“皇帝”。

宇文覺是宇文護一手扶持上去的皇帝,宇文護髮現宇文覺不聽話之後,就把宇文覺給廢了。國不能一日無君,宇文護自己稱帝的時機也不成熟,於是他在宇文泰的兒子中選中了宇文毓。宇文毓是宇文泰最大的兒子,不過是庶出。嫡長子是剛被廢的宇文覺,按年紀排行的話是宇文泰的第三子。

宇文毓臨死之前作出一個罕見的決定,宇文護不敢反對

‍根據史書記載,宇文毓之前在地方任職的時候,治理得不錯,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然而,宇文毓登基的第四年,他就迎來了人生最後的時光。仍然把持著朝政的宇文護髮現宇文毓並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皇帝,在宇文毓柔軟的表面之下,有著一顆堅韌的心。如果讓宇文毓繼續坐在皇帝之位,顯然會對宇文護不利。

這一年,宇文護讓一個叫李安的廚師在宇文毓要吃的“䊚”裡面下毒。宇文毓因此病倒,臨死之前說一番話,並以遺詔的名義發佈,這一番話也被認真地記錄在史書裡面。從這段話來看,宇文毓是有大智慧的。

宇文毓臨死之前作出一個罕見的決定,宇文護不敢反對

‍大意是:死亡對於人來說是自然的事情,今天就要死了,這也是命,多說其他的也沒有什麼用。各位大臣用心輔佐太祖宇文泰,才有了北周的天下。我如今要追隨先帝而去,沒有什麼遺憾的,如果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登基四年來,未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未能統一天下。希望仁兄宇文護和各位大臣不要忘卻太祖宇文泰的遺志,同心協力建設國家。國不能一日無君,我的兒子還太小,難堪大任,我的弟弟宇文邕寬仁大度,能夠把我北周天下治理得繁榮昌盛的,一定是這個弟弟。大家一定要好好輔佐我這位弟弟。我死之後,務必薄葬。

宇文毓臨死之前作出一個罕見的決定,宇文護不敢反對

宇文毓臨終之際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決定誰是繼位者。宇文毓當時是有兩個兒子的,這兩個兒子直到後來楊堅要篡位建立隋朝時,才在楊堅大殺北周皇室的行動中被斬草除根。由於兒子年紀比較小,面對不穩定的時局,他做出了一個罕見的決定,那就是把皇位傳給自己17歲的弟弟宇文邕。這樣一來,宇文護未來把控朝廷的機會就會少很多,面對成年的皇帝,宇文護無論怎麼樣,多少都要“歸政”。

在那時的鮮卑族裡面,父子相傳已經是一種傳統了。宇文毓能夠從弟弟宇文覺手中接過皇位,這是一種非常態,是在權臣宇文護操縱之下的結果。一千多年之後,光緒皇帝作為弟弟而能夠在同治皇帝死後繼承大統,也是在慈禧的操縱之下。宇文護和慈禧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皇帝還能夠自主決定並且有兒子的情況下,很少有把帝位傳給弟弟的。

宇文毓臨死之前作出一個罕見的決定,宇文護不敢反對

‍由於宇文毓的這個決定以遺詔的方式對外公佈了,宇文護對此也無可奈何不敢反對,只能默認這樣的結局了。後來,權臣宇文護正是被宇文邕所殺害,而宇文邕也沒有辜負他哥哥宇文毓的期望,他成為了北周皇帝裡大有作為的一位。遺憾的是,宇文邕才35歲就英年早逝,從而給外戚楊堅提供了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