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打鎮臺》有哪些表演技巧?

芳芳180145624

秦腔《打鎮臺》是一出唱做並重的鬚生戲,其主要人物王震的行當為官衣鬚生,其表演風格既有“軟三綹”的柔,又有“硬三綹”的剛,非常考驗演員的基本功和對人物思想和劇情的把握,其表演技巧具體表現在:

一、臺步的使用上將就一錘一步,節奏緊湊。

二、帽翅功夫的展示要求貼合劇情,符合人物情緒的變化。

三、鬍鬚的抖須、摟須、推須的不同使用,有的表現人物的氣宇軒昂,有的表現人物的焦慮無奈,有的表現人物的滿腔憤慨。

全折戲第一個高潮出現在八臺總鎮李慶若帶領校尉到華亭縣催案時的情景,王震內唱尖板“耳聽得堂鼓連聲響”。王震從“急急風”鑼鼓點登場,而後面對李慶若的步步緊逼,其二人的“三進三退”即表現出王震的官小職微,唯恐得罪上官的心裡,又表現出李慶若的飛揚跋扈和盛氣凌人。

由此開始,全折戲高潮迭起,環環緊扣,給人難以喘息的感覺。在李慶若不論青紅皂白打文慶和王震的過程中,王震運用了“雙捶二反”的程式動作,即要體現出王震此刻的無奈和焦慮,又要體現出不畏強權,秉公執法的內心獨白,其節奏疾馳,大張大合。其後接唱的“雙捶帶板”中使用的帽翅功夫一方面是展示了演員的基本功,更主要的是體現了王震對整個事件的思考,確定了其聲張正義的主見。

當聽到衙役告訴王震李慶若氣絕的時候,王震驚魂失魄,先摔須,在抖須,力度和幅度都非常大,表現出了人物的驚恐不安。當聽到“緩上氣來了後”,王震長吁一口氣,人立馬鬆弛下來,而後“三查三驗”確認無誤後,起“尖板”公堂大罵李慶若父子的罪惡,讓人感覺非常的解氣。


秦腔鬚生

作為觀眾看這出戏,首先看演員的臺架及唱腔,看帽翅功的技巧運用。記得隴東地區的名演尚志高老藝人在六十至八十年帽翅功的表演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把王鎮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至今人們對此還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