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想的行者——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


做有思想的行者——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3000多名同學順利完成本科學業,即將踏上新的人生之路。作為校長,我和大家一樣無比激動,在此,向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在2013年走進了這個美麗的園子,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3字班。我也是3字班的,1983年,我與你們當初一樣,滿懷憧憬和期待來到清華園。當時的清華與你們所見的大不相同,那時五道口還沒有成為“宇宙中心”,那時紫荊公寓區還一片蛙鳴,那時“三教”才剛剛建好,那時的年輕老師現在已兩鬢風霜。30年後,你們有機會徜徉於藝術博物館,沉浸在達·芬奇的驚才絕豔和畢加索、莫奈、吳冠中的名作之中;在新清華學堂,領略人文清華講壇上演講者的大師風範和深邃哲思;在“學堂在線”MOOC平臺上,探索更廣闊的知識領域;在iCenter、x-lab等創新創業平臺上,大開腦洞將創意變成現實。清華園的變化日新月異,但充滿朝氣和蓬勃向上的校園氛圍不曾改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風格不曾改變。清華的時代華彩和文化底色共同塑造了一代代清華人的品格。

同學們,大學是現代社會的思想庫,傳承人類過往的文明,孕育人類未來的希望。大學是新思想的發源地,守護社會的核心價值,引領社會的發展進步。培育有思想的青年人,永遠是大學的核心目標。你們在大學四年裡所收穫的青春果實中,最寶貴的就是你們逐漸形成的思想。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在於他有著怎樣的思想。我們評論某人有思想,往往指他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有自己的觀點。有思想的人,不會失去目標、失去方向。有思想的人,內心是充實而豐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思想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應該是你們的人生目標,但這個目標不可能在大學四年的時間裡完成。思想的形成需要豐富的閱歷,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思想。

思想的形成需要廣泛的閱讀,需要深入的思考。閱讀決定思想的寬度,思考決定思想的深度。你們要跨越知識的界限、文化的界限、時空的界限和自我的界限,在閱讀中與智者先賢對話,在思考中與內心真我交流。讀到一本好書,猶如結識一位好友,讀那些能讓人掩卷長思的書,會讓你受益終生。在你們畢業之際,我想送大家一份禮物。這是一本關於思想的書,是一本清華老師寫的書。這本書就是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先生於1928年至1952年在清華大學哲學系任教。《中國哲學簡史》是他飲譽海內外的著作,是影響了許多人一生的經典。希望你們深入閱讀這本書,學習以世界和現代的視角看待中國文化,在思考中體會思想的魅力。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哲學,是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希望你們不要因為碎片化信息的泛濫,而使自己的思想變得淺薄。希望你們在閱讀和思考中反思人生,沖刷思想的雜質,磨礪思想的鋒芒。

思想的形成離不開人生閱歷,離不開深入的思考。豐富的閱歷是形成思想的基礎和前提,閱歷沉澱的過程也是思想形成的過程。沒有引發行動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沒有高尚思想指引的行動,是渺小的行動。宋代思想家朱熹說,“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坐在你們當中的新聞學院肖亞洲同學喜愛閱讀路遙、費孝通關於中國農村的作品。他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認識到沒有“滾足泥土”,“縱有造福底層的願望,也可能背離底層福祉”。他用三個寒暑假到晉西呂梁山區石樓縣貧瘠、僻塞的村莊裡,與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形成了26萬字的著作《厚土——一個清華學子對晉西農村的調查紀實》。希望同學們秉承實幹的精神,讓思想在紮實的行動中更加堅韌、更加強大。

生活可以平淡,思想必求高遠。法國17世紀的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我希望,你們在體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在成就事業、開創未來中彰顯思想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因為擁有屬於自己的思想而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同學們,今天是一個讓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歡迎你們隨時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