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對陰麗華是真痴情嗎

歷史上對光武帝劉秀的評價非常高,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與陰麗華之間的愛情。光武皇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蘭考),東漢開國皇帝。陰麗華(公元5年-64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妻子,第二任皇后,南陽新野(河南省新野縣)人,父為宣恩哀侯陰陸,母鄧氏。

“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對陰麗華是真痴情嗎

影視劇中的劉秀

劉秀為劉邦的九世孫,劉邦生漢文帝劉桓,劉桓生漢景帝劉啟,漢景帝生長沙定王劉發,劉發生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鉅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縣令劉欽,劉欽生劉秀。劉秀曾在長安求學,在街上看到執金吾(保衛京城和宮城的將軍)走過,場面甚是壯觀,感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見陰麗華在當時是出名的美女。陰氏是當時南陽新野的豪門,有土地七百餘頃,車馬和奴僕的規模可以同當時的諸侯王相比,富甲一方。劉秀的姐夫名叫鄧晨,家住南陽新野,鄧晨與陰氏有親緣關係。因為這層關係,劉秀有機會見過陰麗華。陰麗華的美貌給了劉秀極為深刻的印象,劉秀雖為皇室後代,由於家世的衰落(當時是王莽的新朝),要娶陰麗華還是很難的。

“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對陰麗華是真痴情嗎

影視劇中的陰麗華

公元8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公元8~23年),新朝時期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起義爆發,規模最大的南有綠林軍,北有赤眉軍,天下大亂。公元22年,劉縯、劉秀兄弟見天下大亂,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聯絡附近各縣地主豪強,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軍隊,起兵反莽,稱為舂陵軍。不久,為了壯大勢力,綠林軍與舂陵軍進行了聯合,實力大增。公元23年,王莽派王邑率四十萬大軍剿滅南方反莽聯軍,雙方對峙於昆陽(今河南省葉縣)。而昆陽守軍只有約一萬人,大部分人主張投降,劉秀主戰,劉秀成為昆陽之戰中聯軍取勝的關鍵人物。劉秀以王鳳和廷尉大將軍王常率人堅守昆陽城,自己當夜率十三騎出昆陽城到外面去調集援軍,準備對新軍內外夾攻。

新莽大軍全部到達昆陽後,把昆陽包圍起來,安扎了一百多座軍營。新軍集中弓箭向城內狂射,矢如雨下,同時攻了幾次城,沒有攻下。堅守了一段時間,城內糧草短缺,士氣低落,守將王鳳等人向王邑請降,但王邑不許他們投降,因為這樣便不算自己立功,他放言:"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邪。“守軍聽說要屠城,無奈只能與新軍頑強拼殺。從五月打到六月,劉秀的援兵終於到達,劉秀精選了三千精兵,自城西向新軍的主帥發起猛攻。王邑、王尋看見劉秀的那幾千人馬,根本不放在心上,以為很容易就能消滅劉秀軍。因此他們率領萬餘人迎戰劉秀,下令各營沒有命令不準擅自出兵救援,否則斬首處置。但王邑、王尋所率萬餘人的軍隊不是劉秀敢死隊的對手,很快即被劉秀軍擊破。新軍其餘的部隊得不到命令不敢支援王邑、王尋。而王邑和王尋被打得滿地跑,與士兵混在一處,根本發不出命令,即使發命令,其他各軍也看不到,就這樣,劉秀斬殺了王尋。王邑帶著少數人被劉秀追趕、忙於逃命。新軍各部失去了指揮中樞,立即混亂。昆陽城內的漢軍看到劉秀等人取勝,衝出城門,內外夾攻新莽軍。新莽的四十二萬大軍群龍無首,經起義軍內外夾攻,士兵相互推擠而逃,"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里",掉入水中淹死的有萬餘人,滍川被屍體堵塞得幾乎斷流。王邑、嚴尤、陳茂等將僅帶少數精騎,踏著死屍渡河逃脫。

昆陽之戰後,劉秀一舉成名,成為世敬仰的英雄。劉秀回到宛城被更始帝封為武信侯,之後,他在宛城迎娶了陰麗華。就是昆陽之戰的同一年,更始政權攻破長安,新朝滅亡。公元23年10月,劉秀受更始帝劉玄猜忌,被派往河北。這樣,劉秀在與陰麗華婚後沒幾個月,便離開陰麗華,以更始政權大司馬的身份北渡黃河,招撫河北州郡。河北(黃河以北)各州郡對更始政權持觀望態度,未曾歸附,赤眉軍在山東聲勢壯大,還有“河北三王”、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等割據勢力,當時南方流行一個童謠:“得不得,在河北。”劉玄想借劉秀之才平定河北諸勢力,然後再殺劉秀。劉秀持更始政權大司馬節到河北後,沒有兵馬,只帶著一根代表更始政權的節杖,經過努力,只得上谷、漁陽兩郡的歸附。而在河北,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擁戴一個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併到處追殺劉秀。而前西漢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河北的真定王劉楊勢力很大,佔據真定、擁有十餘萬軍隊、表面依附於王郎政權,實際不受其控制。為了擺脫不利局面,劉秀決定利用真定王劉楊的勢力,劉秀親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此時距劉秀在宛城迎娶陰麗華尚不足一年。

“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對陰麗華是真痴情嗎

影視劇中的郭聖通

劉秀在得真定王劉楊支持後,以此為基礎,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能,打敗了河北各方割據勢力。公元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東漢建立。公元26年,郭聖通成為皇后,很快郭聖通為劉秀生下長子劉疆,並被立為皇太子。此時的劉秀還離不開郭聖通家的勢力,他還沒有平定天下。自公元25年至公元36年,劉秀用十二年的時間消滅了各割據勢力,中國再次歸於一統。統一天下後,光武帝劉秀對陰麗華越來越寵愛,而對郭聖通時有怨言。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終於廢郭氏皇后之位,立陰氏為後。公元43年,光武帝劉秀又立陰氏長子劉陽為皇太子,廢劉疆為東海王,劉陽改名莊,即日後之漢明帝。

“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對陰麗華是真痴情嗎

從表面上看,劉秀對郭聖通基本上就是利用的態度,於是有人說劉秀對陰麗華那是真愛。其實也不是,從公元25年到公元28年,劉秀與郭聖通生下前三個兒子,直到公元28年,劉秀才與陰麗華生下第四子劉陽。這個期間,毫無疑問劉秀是冷落陰麗華的。那麼為什麼公元41年,郭氏被廢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劉秀擔心外戚勢力太大。公元26年,郭聖通的舅舅真定王劉楊謀反,光武帝遣騎都尉陳副、遊擊將軍鄧隆討伐劉楊,劉楊只閉城門並不應戰。光武帝又派遣前真定大將耿純持節杖,名義上去勞慰當地王侯,實際上是去誅殺劉楊。耿純是劉楊的本家外甥,帶百餘名兵士到真定後,住在傳舍,邀劉楊相見。劉楊自恃是在自家地盤,人多勢眾,以為耿純為保自己性命不敢殺他,便應邀前往傳舍。耿純見到劉楊和劉讓兄弟兩人後,並沒有考慮後果,誅殺二人。劉秀殺劉楊後,封劉楊之子劉得為真定王,劉讓之子為臨邑侯。劉秀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是為收賣人心,不想讓跟隨他的人心寒,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跟隨他打天下。

就是在真定王謀反後不久,光武帝正式冊封貴人郭聖通為皇后。其長子劉疆被立為太子。郭聖通的弟弟郭況被光武帝封為綿蠻侯。郭聖通又陸續為劉秀生下了劉輔,劉康,劉延,以及劉焉四位皇子以及公主劉禮。寵愛無比。

“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對陰麗華是真痴情嗎

影視劇中的劉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到公元41年,郭聖通已經當了16年的皇后,在皇后周圍一定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面對這種局面,劉秀斷然廢除郭氏皇后,定然是發現了什麼,怕自己去世後,發生呂后篡權一樣的故事,於是他下決心廢除郭聖通。

光武帝以郭後"懷執怨懟"和"呂霍之風"為由,下詔廢后,詔曰:"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為堵天下悠悠之口,郭聖通之兄郭況徙封大國,為陽安侯。郭聖通從兄郭竟,封為新郪侯,官至東海相。郭竟弟郭匡為發乾侯,官至太中大夫。郭姓的外戚女婿南陽陳茂,也被封為侯。

劉秀廢后,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郭聖通母子能保得性命,並得善終,實屬不易。功名為身外物,他們算是很明智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