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孟靜嫻疑心重重,熹貴妃嚇出冷汗

據說被刪掉的劇本:

永壽宮西暖閣 秋日 內

甄嬛:嫻福晉今日怎麼得空來坐坐?

靜嫻:才剛來向皇上請安,上次入宮倉促,還未來得及向娘娘請安。對了,聽聞玉隱姐姐這兩日住在娘娘這裡,怎麼沒瞧見她?

甄嬛:真是不巧,玉隱才剛去了敬貴妃那,說是要給朧月公主裁衣裳呢。

靜嫻:玉隱姐姐很喜歡孩子呢。

甄嬛傳:孟靜嫻疑心重重,熹貴妃嚇出冷汗

槿汐捧了一盞茶來。

甄嬛笑道:嫻福晉喝茶。

靜嫻捧起輕輕一嗅,讚道:娘娘的茶好香,只是妾身不宜飲茶,否則真想品一品這好茶。

甄嬛:嫻福晉身子不舒服麼?

靜嫻臉上一紅:太醫說,妾身已有了一個月的身孕,胎氣未穩,不宜飲茶。

畫屏後的隔間裡,哐噹一聲巨響,孟靜嫻疑惑地網絡一眼。

槿汐上前一步,嘴裡笑罵道:這毛丫頭,竟這樣笨手笨腳,連個衣架子也擦不好,不許哭!外頭兩位娘娘在呢!

甄嬛笑:那當真是大喜。

槿汐若無其事出來,陪笑道:小丫頭不懂事,都是奴婢管教無方,還望福晉恕罪。

靜嫻:新來的丫頭都有些毛手毛腳的,我們府裡虧得玉隱姐姐能幹,若換作妾身,怎麼能看得住下人呢。

甄嬛:玉隱再能幹,也不及嫻福晉為果郡王誕育世子的功勞。

甄嬛傳:孟靜嫻疑心重重,熹貴妃嚇出冷汗

靜嫻:妾身今日來,是特地來向玉隱姐姐請罪的。玉隱姐姐是王爺所愛,又與妾身同日嫁入王府,如今妾身又先有了身孕,想必玉隱姐姐會傷心,所以妾身特來負荊請罪。

甄嬛:嫻福晉多心了。王爺和你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玉隱斷斷不會這樣想。

靜嫻鬆了口氣:這樣就好。其實有一個極大的困惑,想請娘娘為妾身解答,否則妾身不能安心養胎。

甄嬛:本宮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靜嫻:自妾身嫁入王府以來,一直聽聞王爺鍾情玉隱姐姐多年,才納入王府。

甄嬛:玉隱對王爺情深義重,自然,嫻福晉對王爺也如此。

靜嫻

:玉隱姐姐對王爺的好,妾身自然看在眼裡,王爺也厚待玉隱。可是王爺對玉隱的那種喜歡,並非男女之情的喜歡。是遷就..........是同情..........妾身也不知道。

甄嬛傳:孟靜嫻疑心重重,熹貴妃嚇出冷汗

甄嬛:孕中多思,本宮當年也是如此。或許王爺如今是鍾情嫻福晉多些,所以嫻福晉才會如此覺得,那更該高興才是。

靜嫻苦笑:王爺對妾身也只是同情而已,只有妾身自己知道,這肚子裡的孩子是怎麼得來的。

甄嬛:王爺膝下無子,怎會不珍視嫻福晉腹中的孩子呢?何況對嫻福晉而言,無論手段如何,目的都已經達到,給王府開枝散葉,這是好事,又何必多慮?

靜嫻:妾身有了孩子,才能讓王爺的心居留在妾身身上。妾身原本以為,王爺只是對我才這樣淡淡的,可沒想到,王爺對玉隱姐姐也如此淡,玉隱竟也是這般努力投其所好。若真如外間所傳,王爺與玉隱姐姐兩情相悅,她又何須這般費力討好?

甄嬛傳:孟靜嫻疑心重重,熹貴妃嚇出冷汗

甄嬛笑吟吟直視她:嫻福晉有什麼疑慮,不妨說與本宮聽聽。

靜嫻略一沉吟:妾身開始疑心玉隱的婚事是一場精心佈下的局。或許是玉隱自己要飛上枝頭變鳳凰想盡辦法要嫁與王爺,可是若真如此王爺大可不理她,更不必大費周章尊崇她的地位。所以,王爺這樣做或許是在借玉隱尊崇另一個人。

甄嬛粲然:嫻福晉怎的不說了,本宮正聽得入味呢。

靜嫻輕輕嘆息:妾身不敢再疑心了。再疑心,王爺便是滔天死罪。

甄嬛:嫻福晉既嫁入宮中,本宮亦不妨把自己生存於宮中多年的經驗講與你聽:疑心易生暗鬼,很多事,你愈多想,愈害怕,就愈加容易被人察覺生事。不多慮者,方是智者。

靜嫻蹙眉:但願如此。若此事當真,必定會為王爺招來殺身之禍,不堪設想。

甄嬛淡然:無憑無據,當然不會當真。本宮說過,嫻福晉是孕中多思。

靜嫻起身告辭:好吧。只當是妾身多思了。妾身如今是王爺枕邊人,許多事除了枕邊人,外人是瞧不出來的。王爺是妾身夫君,妾身一定萬事以他為先,決不讓王爺置身危牆之下。

甄嬛:夫婦之道,這是應當的。

靜嫻深深地望甄嬛一眼,似要從甄嬛臉上探究出什麼,良久,無奈道:告辭。

甄嬛看她離去,緩緩鬆開一直藏於袖中的左手,才發覺已是滿手冷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