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碗燉牛肉怎麼做?

川頁92

小碗燉牛肉,是地地道道的清真菜,講的是牛肉軟糯,肉香嫩滑,湯汁濃郁;做這道菜比較費功夫,傳統的做法是一口大鐵鍋,小火慢燉3個小時左右才能成菜。現在餐廳做這個,幾乎都採用了高壓鍋的方式,極大的提高了成菜的時間,只是這樣做出來的牛肉,軟糯是達到了,但湯汁還不如傳統的方法那樣濃郁。下面廚子就講講小碗燉牛肉的詳細做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1、牛腩切塊後放入清水中浸泡出血水;

2、再次反覆清洗牛腩塊,直到水清亮為至;

3、準備香料包:八角、桂皮、草果、香葉、肉蔻、山奈、良姜、丁香,小茴、花椒、梔子、藏紅花;

4、準備少許配料:蔥段、洋蔥、老薑、大蒜頭、冰糖、辣椒、山楂

5、洗好的牛腩涼水下鍋,焯去血沫備用;

6、鍋炒熱,下適量油,投入蔥段,洋蔥、老薑中小火炸至焦黃後撈出;

7、將牛腩回鍋翻炒至變色,再加入清水,投入老薑、冰糖、香料包、辣椒

8、大火燒開後轉中火,30分鐘後轉為小火,燉煮約3個小時左右;

9、用碗盛出牛肉,澆上汁,撒上點香菜沫,美味即成;

特別說明,如果趕時間的,用高壓鍋壓上40分鐘,也可達到差不多的口感,只是湯汁味道較為淡寡,不如直接燉出來的香滑濃郁。小碗燉牛肉在北方非常流行,最常見的吃法是就著麵條吃,相當過癮。只是這道美味在南方並不多見,這可能與南北二地的飲食習慣有關吧。

廚子說菜,一個分享美食與做菜心得的地方;

更多更好建議,歡迎文章下方留言交流;

我是廚子,期待您的關注,謝謝大家!


廚子說菜

小碗燉牛肉又稱小碗牛肉,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清真菜。老北京的名菜和名小吃都是以清真的居多。



要想做好地道的小碗牛肉,需牢記八個字:一冷、一熱、先醬、後燉。

小碗牛肉的用料非常簡單,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香料(就是尋常百姓都沒聽過的香料),香料加多了就失去了牛肉本質的味道,從而一股腦兒的香料味。

我就說說我以前做老北京清真菜的時候,我做小碗牛肉的做法。

(僅僅是我的做法不代表他人)



小碗牛肉選料是牛肋條肉,切成比麻將色子大小的四方塊,然後用冷水浸泡3個小時以上(中間攪動)泡出血水和雜質,倒在籃子控乾淨血水。

鍋裡冷水倒入牛肉,中小火慢慢燒開水,然後小火焯水撇去浮沫,把肉焯透倒出控水,用涼水輕微的衝去沾在肉上的浮沫。

一個容器,放入蔥段、薑片、花椒粒、幹辣椒(整個的朝天椒)、香葉、八角、桂皮、草果(拍開)、良姜、丁香。

鍋裡燒油,炒少許糖色(起泡),倒入肉塊翻炒鎖住肉裡的水份,倒入香料繼續翻炒出香料味,加少許老抽、甜麵醬(或幹黃醬)翻炒均勻,然後加清水沒過肉塊,大火燒開,倒入鋁鍋或不鏽鋼鍋中(有大沙鍋更好)(鍋裡提前燒開一些水)水裡面放胡蘿蔔和洋蔥(胡蘿蔔要買那種小的歪瓜裂棗、有帶泥土的更好、就是不用那種粗大幹乾淨淨的,洋蔥用紫洋蔥),加少許的胡椒粉,上面放香蔥節和芹菜葉或香芹葉(有芹菜根和香芹根清洗乾淨放裡面也很棒),大火再次燒開改小火咕嘟燉40分鐘到1個小時即可。

關火以後加入少許鹹鹽、雞粉、味精、攪拌均勻,讓它自然冷卻入味。

再挑出料渣,用笊籬抄鍋底撈出小的料渣滓,晃出肉塊倒入容器中,然後用篦子把原湯過濾到容器中,放進冰箱冷藏 (不是冷凍),再客人點了這道菜以後用勺子舀出一份小火加熱,裝入小碗中,點綴香菜或香蔥丁即可上菜。

這道菜湯汁濃郁、肉爛、味香、有淡淡的甜味、醬香味、更有蔬菜鮮香味、牛肉的肉味基本沒有破壞。

吃麵條做澆頭,吃米飯當就菜,喝酒當下酒菜,都是很棒的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