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劍橋碩士、24歲牛津博士、25歲成教授,28歲當副院長,這個90後女生真的不一般!


22歲劍橋碩士、24歲牛津博士、25歲成教授,28歲當副院長,這個90後女生真的不一般!

她叫劉明偵,重慶人。別人用三四年才能讀完的專業博士,劉明偵僅用了2年。劍橋大學70歲教授說:“所有學生中,我最滿意的就是她!”

2013年9月,劉明偵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工藝的研究。論文證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業化的巨大可能性。圖為鈣鈦礦

《自然》雜誌是世界科學領域最頂尖的雜誌,年僅23歲的劉明偵,是中國在《自然》上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最年輕女學者。

這篇論文的重要意義是給整個行業做了一個啟發性的工作,徹底將鈣鈦礦電池獨立出來成為一種新類型的電池。圖為劉明偵接受央視採訪。

鈣鈦礦是於2012年底被發現的新型材料,從研究材料到發表論文,劉明偵僅了用半年時間,就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領域搶先獲得研究成果。

劉明偵學習非常刻苦,牛津大學的導師想讓她留下做博士後,但劉明偵堅持要回國。

回國後,劉明偵被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聘請,後被任命為副院長,如今正為社會培養人才,為學院學科發展儘自己的力量。

2016年,劉明偵入選國家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她說:“我們對社會和國家,是有使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