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孩子誰來看?

鄉間小路上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一年四季農村裡都是一些留守兒童和老人守著。家裡種點地,只能解決老人和孩子吃飯的問題。沒有勞動力大量的土地荒蕪了農村收入更加減少。留在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基本沒有人來照顧。



小孩兒成了留守兒童,老人成了留守老人,老人還要幫忙照顧孩子。有些老人已經很老了,真的為這些老人孩子擔憂,也覺得他們可憐。為什麼80多歲了,還要承擔家照顧小一輩人的負擔。

而現實也並不是年輕人所願意的。外出打工帶著孩子確實非常困難。而且在農村家庭不只是一個孩子,帶著出去打工困難不說,都去上班了,也沒人照顧孩子。更不可能讓父母跟著去城裡照顧孩子。所以留守在家裡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他們只能外出打工,多掙點兒錢,給家裡減少一些負擔。要孩子也能夠過上好一點兒的生活。多的人希望離開農村去城市打工,沒人願意留在又窮又苦的農村。掙不到錢,農村生活無法改變,留在農村有什麼用呢?

他們只有選擇離開生養他們的地方,只要選擇背井離鄉出去打工,生活還有繼續負擔沒有減少。現實又無法改變,只希望那些離開家的朋友們多找些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子欲孝而親不待,到了那個時候真的再後悔就晚了。


村事小強

一個家庭的組成,老婆孩子父親母親,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親近的人,是親人。親人分別總是讓人不捨的,明明是最親近的人,卻要長期的分別,只能說是無奈。

很多時候是由不得自己的,中國農村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純粹農業的勞作已經滿足不了整個家庭的花銷,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也不會去從事農業,外出打工相對來說掙得錢多,還比較省力,沒有農活那麼的繁重。雖然社會的發展農村也是在快速發展的,但是農村還是沒有能夠滿足大家收入,留守兒童也就這麼產生了。


年邁的父母,帶著幼小的孩子,這種情況農村隨處可見。有一句話特別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運這種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承載著一個又一個家庭對團聚的期盼。

打工雖然是不情願的,但是每個打工者,為了孩子父母依然的走出去,都是為了整個家庭條件越來越好。社會在發展的,農村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並且現在的農村越來越好,收入在不斷提高,相信總有一天農村人可以不用出去打工!


阿振zz168

今年春節回的老家,看望父母,深有感觸。農村太苦了,只剩下老的,孩子也不多了,能帶走的都帶走了。

父母告訴我,去年一年村子裡去世了4位老人。其中一位老人是鄰居,去世的是老太太,剩下的老頭80多歲,老頭天天哭,原因是老太太一個多月前就生病了,說是頭昏噁心,老頭沒當回事,結果老太太突然腦出血就沒搶救過來。老頭深深的自責,整日以淚洗面,兒女都在外打工,身邊也沒人,可憐!

農村現在很少有人種地,因為種一年的可以天災就不掙錢,就是年景好也不如打兩個月工掙的多。年輕人基本全走了,混的好的將孩子也帶走,混的不好的,孩子在家由年老的父母帶。

農村老人沒有保障,只能靠兒女來養老。可兒女自己都活的艱難,平時還可以遇到大災大病,非常難。人老了,難掙到錢,身體機能下降,難,難,難!要幫兒女有心無力,只能勉強度日,身體能動的,幫助照顧孫子孫女。身體不好的,只能老兩口相依為命。這是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看到的現狀。

有能力的多幫助一下父母,或者接出來一起過吧;沒能力的,多回家看看他們。我們也有老的一天。他們的現在是我們的未來!

太心酸了,不想寫了!


時空乾坤

現在農村的現狀就是年輕人出外打工,老人在家種地帶孩子。條件好的家庭老人只專心帶孩子就可以,其他的都是孩子出錢解決,這是相當好的家庭了。

更多的是把利索的婆婆帶出去看孩子,家裡只剩一個老頭,農村會做飯吃的老頭真不多。還要種地,每天都是隨便做一點吃。健康真的令人堪憂啊!

還有就是孩子都在外面,家裡只剩老人的。這就慘了,年紀大的,每天拄著柺棍顫顫巍巍只會買點饅頭,鹹菜來吃,衣服也是髒兮兮的。看著好可憐,可是往往這樣的老人兒女一大群,就是都沒有時間照顧老人。人們現在最多的感嘆就是,老人可以養活一群孩子,一群孩子卻養不了一個老人。


如果誰家的孩子經常可以回來看看,那可是最有資本炫耀的事情!


萌萌噠小吃貨10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咱們一起聊聊農村的風土人情。

”農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家裡的孩子只有讓年老的父母來照顧了。這也釋放出一個危險的信號。那就是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在有些農村是很普遍的。



今天咱們只聊聊留守兒童的問題,空巢老人就不在多說了。父母出去打工了,帶不走的孩子就留在老家,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長期下去,造成的不良影響,不知道這些當父母的你想過沒有?難道十年後,二十年後,還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你一樣,外出打工嗎?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有過一句很經典的言論:給我一打嬰兒,我能教育出你想要的任何人,任何人包括律師,醫生,教師,小偷,罪犯等等,他的意思就是環境對人的教育起決定作用,雖然很片面,但我們不能忽視環境對人的影響。

留守兒童從小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由於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擔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大部分行為習慣都是通過父母的有意無意而習得的。

外出打工的父母,你考慮過嗎?如果孩子的教育跟不上,半途輟學,那他以後的未來又該走向何處?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是需要父愛母愛來澆灌的,缺少了愛就猶如小樹苗缺少了水的滋潤。小樹苗缺了水就會枯萎,孩子如果缺少了愛,那會給心理上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變得行為怪異,性格暴躁,內心缺乏安全感,都是有可能的。


雖然不是每個兒童都會如此,但缺少愛的兒童,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一定是有缺憾的,不完整的。有些農村的老年人也有很前衛很好的養孩子理念,但畢竟是少數,我建議那些離家外出打工的父母們,這一生也不能全是為了錢,即使一輩子過得不太富裕,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種幸福。


最三農

如果能讓我選擇,誰又願意背井離鄉,離開自己的父母,孩子,到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闖蕩。他們也多麼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陪在他們的身邊。

隨著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給年邁的父母,看著人家都開小車了都買房子了,不行,自己也要出去打工賺錢,給孩子最好的。可孩子怎麼辦?沒辦法,金錢與親情面前自己只能選擇一個。


爺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還要為我們照顧下一代,中國式父母的悲哀。80後童年雖說過得沒現在的小孩子好,可父母給了他們關愛,時刻守候在他們的身邊。他們是幸福的一代。

除了物質上的我們還能給他們什麼?除了逢年過節回來的幾天陪伴我們留給他們了什麼?孩子,不是爸爸媽媽不想時刻陪伴你,上學,娶妻,生子那個不要錢?一句沒辦法,道盡了多少在外打工父母的心聲。


飄雪145096090

由於貧富的差距在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去改變他的 ,所以我們農村裡面大部分人 ,大部分的年輕人 ,為了家庭的生活能夠過得好一些的話,那麼基本上都是需要辛勤地工作才能夠養活家人 。

那麼年輕人出去打工了 ,孩子由誰來照顧 ?父母由誰來孝順呢?

俗話說 ;忠孝兩難全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說的就是我們農村這個現狀 ,一面是自己的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顧和孝順 ,一方面是對於生活窘迫的經濟來源 ,

所以很多小夥子會選著外出打工 ,然後把小孩留在家裡讓老人照顧 。

現在農村裡面基本上就剩下了留守兒童和孤獨的老人 ,社會現狀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的 ,所以我們只能夠對這些群體更多的關注 ,希望能夠給他們帶來一些溫暖 。

鼓勵返鄉創業

在國家的扶持和支持之下,我們鼓勵有志青年能夠返鄉創業 ,能夠利用我們有利的政策和幫助之下 ,

能夠為我們家鄉的建設發展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

當然我們農村來說,現在非常火爆的就是養殖和種植 ,不防大家能夠想到好的點子 ,把服務行業帶到我們的農村來 ,為我們光大農村人民服務 /

好啦 ,喜歡我們請關注留言哦!


農村新視覺

我不邀自來!

現在農村發展也挺快的,也不是所有年青人都外出打工的!對於外出打工的孩子有些會留在家裡,有些也直接帶著出去現在可以在外地讀書!我們這裡在家裡的孩子只要沒上初中的,一般家裡都有人帶的,最多的就是爺爺奶奶帶,還有就是2口只出去打工一個,還有個在家裡帶唄。

老年人帶小孩真的不是那麼放心的,現在的孩子調皮不聽話的很多。比如我舅舅家的,就是我婆婆在帶,一個女孩子從來就不聽話,10歲了每天放學還要人去接,比她小的孩子都是自己走路回家。每次去接她就纏著我婆婆給她買零食,垃圾食品,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打開電視,非要說幾句她才寫作業,而且是邊看邊寫,我們的漢字能讓她寫成蚯蚓圖,要不然就是去玩危險的遊戲!我婆婆年紀也大了,也管不了她。

在農村的孩子,不管誰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一個來自山卡卡的農民

現在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農村空巢化,很多農村大多數是老人孩子在家裡留守,我家的一些親戚就是這樣,其實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說明我們很多人都想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創造財富,想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再加上現在物價飛漲,房價也快速漲起來,我就有很大的感受,之前本來想買的,在等了一段時間我就買不起了,農村年輕人出去也是迫於無奈,自己在家裡並沒有很多好的產業,能夠收入更多,看到網上一段話,最理想的職業是什麼,我認為是離家近掙錢還不錯不怎麼忙,但是以現在的大環境還是很難的,這需要自己的能力很強才行,並且要有頭腦,在大城市還是很多的機會我的同學比如送外賣做兼職都是掙得不少,這個時代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會變好的,壞的一面也會導致農村很多的家庭的孩子與父母從小就不在一起關係疏離,會讓他們更加的內向,沒有父母的關心和成長,很難在自己的人格養成方面存在缺陷,這也在很多未成年人案件中反映出來,我想如何能夠改善這種情況當地輸出勞動力的縣市要大力發展企業,引進更多的不錯的企業,年輕人更應該學習更多的技能來提高自己,當然如果改變不了,也要多多關心自己的老人和孩子,讓他們安心,關注孩子的成長,謝謝


淮南青年932

現在農村就是這個狀況。年輕人一般都出去務工,在城裡打工狀況比較好的,把孩子接到身邊,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生活。這就出現了農村留守兒童現象。這應該怎麼說,是時代的產物。

農村人大部分文化程度比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再加上村子周邊沒有規模產業或能夠發展起來的資源的話,農民就只能去打工。不打工不能養活一家人。孩子就只好留在家裡,由老人照看。

我也是農村人,在我身邊有無數這樣的孩子,常年與自己父母分隔兩地,父母見證不了自己的成長,孩子在需要父母在身邊的時候父母卻只能選擇背井離鄉,現實的無奈。但是在我身邊還有一個好心人,她很早就覺察到了農村留守兒童現象,所以搭建了一個愛心平臺,鏈接留守孤困兒童和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定期舉辦活動、為孤困兒童捐款捐物、一對一獻愛心等等在她這裡都可以實現。這幾年下來,她幫助了無數留守兒童,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受其感染加入到這個愛心隊伍中去,在我們周邊的幾個鄉鎮營造了濃濃的獻愛心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