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擊敗公孫瓚後,勢力大增,加上袁紹四世三公的顯赫身世,在當時擁有很高的名望,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大軍對峙與官渡兩岸,然而最終的結果也眾所周知,曹操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並且一舉統一了北方,而袁紹也成為曹操青史留名的墊腳石,其實,如果單論實力,袁紹無疑更佔優勢,而袁紹之所以失敗,在於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袁紹在擊敗公孫瓚後,勢力大增,加上袁紹四世三公的顯赫身世,在當時擁有很高的名望,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大軍對峙與官渡兩岸,然而最終的結果也眾所周知,曹操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並且一舉統一了北方,而袁紹也成為曹操青史留名的墊腳石,其實,如果單論實力,袁紹無疑更佔優勢,而袁紹之所以失敗,在於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錯用一人:許攸 許攸原是袁紹手下的謀士,袁紹對許攸也是十分信任,然而令袁紹沒有想到的是,許攸最後竟然投靠了曹操,許攸的投敵對袁紹的打擊是致命的,因為許攸掌握著袁紹大軍大量的核心機密,在投靠曹操之後,許攸就獻了一條十分歹毒的計策,他告知了袁紹糧草的儲存位置。

曹操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連夜率軍襲擊了袁紹的糧草,最終袁紹大軍自亂陣腳,被曹操一舉殲滅,而許攸也成了曹操勝利的最大功臣,令袁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當初重用之人,竟親手葬送了自己的軍隊。


錯失一人:郭嘉 郭嘉二十一歲的時候,曾北上投奔袁紹,然而因為袁紹的怠慢,令郭嘉放棄了輔助袁紹的想法,最終郭嘉投靠了曹操,成為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郭嘉的才能不必多說,倘若郭嘉能輔佐袁紹,那麼以郭嘉的才能,袁紹也不至於敗的如此之慘吧!

沒聽一人:沮授 雖然錯失了郭嘉、荀彧、許攸這樣的人才,但袁紹手下仍不乏很多厲害的謀士,比如田豐和沮授,尤其是沮授,當初沮授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如果袁紹能夠採納,那麼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人就是袁紹而不是曹操了,可惜被袁紹拒絕了,沮授還曾向袁紹提出了袁氏版本的隆中對,可見其謀略,官渡之戰前,沮授曾提出六條破曹之計,然而都被袁紹否定了,最終袁紹才落此大敗,成就了曹操的宏圖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