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王者下架敲響警鐘,UC全民答題堅守規範運行紅線

說起2018年開始躥紅的答題類遊戲,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也可能早已排好時間表,準備每隔半小時領一次錢。不過,答題類遊戲行業初期的野蠻生長階段很快就結束了,因為監管機制不到位,多個平臺出現內容問題,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頭腦王者下架敲響警鐘,UC全民答題堅守規範運行紅線

競爭壓力下,答題平臺內容違規問題突出

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的答題類遊戲鼻祖HQ Trivia已經引起了創業圈的注意。該模式很快就被引入中國,並在今年初迎來了大爆發。中國的答題類遊戲雖然也有“頭腦王者”這樣不碰錢,純娛樂性質的小玩家,但大量資金投入的“撒幣”模式是絕對的主流,也是國內產品和海外同類產品的最大區別。

王思聰1月3日發佈“撒幣”宣言,推廣《衝頂大會》APP。但從每天10萬到現在每場30萬的投入,和花椒、映客、頭條等跟進者的投入相比,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隨著答題產品熱度的不斷增加,眾多廣告主、媒體以至機關單位都抓住機會與之合作,通過植入題目的方式極大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從美團為花椒直播提供100萬元現金,到映客宣佈趣店旗下大白汽車分期以1億元投入成為《芝士超人》的首位廣告主,傳統廠商,互聯網企業,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單位,甚至地震局都成為答題類產品的贊助商了。

因為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平臺們只能通過加密場次,降低門檻,增發覆活卡,加大資金投入來留住用戶。特別是由於要加密頻次,使得在短時間內準備題目成為平臺運營的一大挑戰。更不用說,搜索引擎的AI“作弊”助手和各種層出不窮的人工答題群,同時要求平臺出題必須防止作弊,對題目的限制就更多了。

要準備大量題目的話,忙中出錯就不可避免。花椒直播旗下“百萬贏家”某天的直播過程,有一道題居然是將香港、臺灣作為“國家”放入題目。儘管公司後來解釋稱,這是故意放入錯誤選項給玩家的一道“送分題”,但這樣的錯誤依然是有關部門難以接受的。“百萬贏家”最終不得不向網友道歉以及接受整改。

如果要控制題目質量,難免影響直播場次的密度和競爭優勢;如果貪多求快,則一不小心就會踏入內容違規的陷阱。從年初爆紅以來,已經重金入局的各大答題平臺,面對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無不是這樣“在違法的邊緣試探”。

頭腦王者下架敲響警鐘,UC全民答題堅守規範運行紅線

UC全民答題為規範運營做示範

隨著百萬贏家和頭腦王者的內容問題曝光,目前各大答題平臺都正在面臨內容自查的考驗。歸根結底,這是對平臺內容審查不嚴格、出題機制不合理、相關規章制度缺乏等現狀的一次“補課”,而內容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也不利於答題這一細分行業的持久規範運行。

那麼,答題平臺應如何規避可能出現的內容風險,從而走得更穩更遠呢?與頭腦王者玩法相似,同時也有金錢激勵機制的UC全民答題,截至目前在內容風險控制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在同質化日益嚴重的答題平臺領域,UC全民答題通過差異化的產品設置,首先避開了與大量集中“撒幣”的玩家的直接競爭。與直播答題準時開場答題不同的是,UC全民答題可隨時隨地開局,是有獎金版的頭腦王者。

在UC全民答題紅包賽中,系統自動匹配2-8人開局,平均1分鐘內即可完成答題遊戲;即使玩家中途答錯,也有機會通過後面的正確答題積累分數,實現反殺。這種輕鬆,便捷的玩法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不再精神緊張,為希望陶冶身心,同時獲得金錢獎勵的玩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放鬆式的選擇。

從圖文答題的快速便捷,到直播版的明星+特色玩法,再到對戰模式的加入,UC全民答題可以說在玩法上實現了迭代升級。該產品未來也將持續探索更多創新且有意思的玩法,比如加入社交屬性、專題場次等。

同時,全民答題因為背靠UC這一實力雄厚的開發和運維團隊,積累了豐富的產品運營經驗,相比形態類似,但只是小團隊小製作的頭腦王者,可以說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在題目需要嚴格控制質量的前提下,UC全民答題又通過什麼才能保證題庫的多樣性和豐富程度呢?答案就源自UC產品本身。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目前已經出現的眾多答題應用中,UC全民答題將嚴格審查題庫、規範化操作放在運營的重要位置上,始終牢牢把握正確的宣傳導向和價值導向,走專業化的內容運營之路,在題目的

合規度、專業性、趣味性等方面,已經和其他一些同行拉開了距離,成為各平臺中做得比較優秀的一家。

UC全民答題通過玩法創新,內容積累,運營力量投入等多方合力,在平臺規範管理方面成為全行業的表率,積極推動直播答題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必將贏得更多玩家的欣賞和青睞。

可以相信的是,隨著有關部門逐漸增加對在線答題這一新型互聯網產品形態的重視,加大監管力度,及時出臺相關的制度和規定,更多互聯網答題平臺將不得不對內容運營的合規問題倍加重視,而全行業共同的努力才能確保這一充滿希望和潛力無限的行業能更好地規範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