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誠信”引爆中東火藥桶

張敬偉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美國駐以新使館在耶路撒冷開張了。這是美國兌現特朗普總統去年年底的政治承諾,也兌現了特朗普競選時的承諾。

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似乎盡到了一位誠信總統的責任。就此而言,特朗普的確迥異於其他美國總統--但特朗普的“誠信”帶給美國和世界的是動盪不安。

特朗普的“誠信”引爆中東火藥桶

以色列球隊更名為特朗普 感謝美國總統承認首都

特朗普的承諾並不合乎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也動搖了全球和平與穩定的根基。從退出TPP、巴黎氣候協議、伊核多邊協議以及對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戰,當然也包括“逢奧必反”的一攬子內政措施,特朗普的任性和粗莽已經給美國建制派帶來了深度困擾,讓國際社會極度不安。

美國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則使陷入停頓的巴以和平進程再生事端,甚至重新開啟巴以、阿以戰爭模式,疊加敘利亞內戰和以伊衝突,美國或引爆中東火藥桶。

雖然以色列國會立法確定耶路撒冷是“永遠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大多數國家並不承認。美國1995年國會通過法案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但是考慮到巴以問題的敏感性,特朗普之前的美國總統都沒有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以避免引發衝突。

耶倫撒冷是三教聖城,過於敏感。這個千瘡百孔的歷史文化名城見證了太多歷史和現實的戰火衝突。1967年,以色列通過第三次中東戰爭佔領東耶路撒冷,將整個耶路撒冷定為以色列的首都。這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的憤慨,也成為巴以、阿以衝突的亂源。為了抗議以色列,巴勒斯坦將以色列佔領的東耶路撒冷作為首都。

若無美國遷館,雖然巴以和平進程陷入停滯,巴以衝突還是風險可控的。但是,特朗普將美國大使館前往耶路撒冷,不僅激活了巴以衝突的導火索,而且引發了整個伊斯蘭世界對美國的反彈。

自去年12月份特朗普宣佈美國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以來,巴以衝突不斷,阿拉伯世界也掀起反以反美浪潮,整個伊斯蘭世界也形成了反以反美陣線。美國遷館的任性做法,中東地區的衝突將會加劇。

特朗普的“誠信”引爆中東火藥桶

巴民眾抗議美駐以使館在耶路撒冷開館

觀察家們注意到,在特朗普的中東政策中,偏袒以色列已成常態。從特朗普退出伊核多邊協議到美國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特朗普不顧爭議和全球反對為以色列背書。內中緣由為何?是為了“美國優先”還是維護美國猶太團體的利益?

答案不得而知。但中東地區,特朗普的盟友除了以色列就是沙特,最大的敵人就是伊朗。利用以色列、沙特製衡伊朗這個宿敵,並由此改變美國在敘利亞美俄博弈的弱勢,也許是特朗普不惜一切為以色列背書的理由。畢竟,在反伊反敘方面,以色列是美國最可信任也是力量最強的中東盟友。至於伊斯蘭世界,特朗普修好和沙特的關係,整個阿拉伯乃至伊斯蘭世界的聯盟也就孱弱無力了。畢竟,在支持巴勒斯坦方面,伊斯蘭世界不過是口惠而實不至。

不過,特朗普在美國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方面,也是留有退路的。

一方面,和國際社會猜想不同,不僅特朗普沒有參加美國新館“開張”儀式,美國國務卿也沒有參加。只有副國務卿級別的以及美國駐以大使參加了儀式。當然,為了照顧以色列的面子,特朗普的愛女和女婿也參加了儀式。簡言之,特朗普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了美國對以色列和遷館儀式的重視。

特朗普的“誠信”引爆中東火藥桶

另一方面,美國駐以新大使館只是原駐耶路撒冷總領館的“舊館翻新升級”而非新建館。這也意味著,美國不願意過度刺激巴勒斯坦。

儘管如此,美國的做法足讓以色列政府和耶路撒冷政府“感恩戴德”。雖然也有一些國家願意追隨美國將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譬如委內瑞拉和巴拉圭,但是大多數國家不願蹚渾水。巴勒斯坦放言,凡是到場參加遷館典禮的國家,都是侵犯巴勒斯坦領土和權利的“共犯”,由此亦顯巴勒斯坦方面的憤懣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