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例如支付寶剛剛跟人保健康合作開發的好醫保百萬醫療險,提供6年保證續保條款,據說這個產品可是人保健康CEO親自拍板的,連精算和再保都被晾在一邊。

不過,這兩款產品背後都藏著一些“BUG”,今天精算君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1

先說說支付寶好醫保吧。

作為6年保證續保+有價格優勢的產品,支付寶的健康保險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健康告知問卷特別簡單。

同樣是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我們可以簡單對比支付寶好醫保(人保健康版)和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的樂享一生的健康告知問卷: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對比下來,一些健康問題較多的小夥伴應該都會傾向於選擇支付寶好醫保。

通常來講,健告簡單可能是對我們投保人最友好的。但是放到醫療險上來,可能就有點不一樣。因為醫療險的責任免除條款中基本都有關於“既往症不賠”的描述,那麼既往症如何定義其實就顯得很重要。

人保好醫保的規定是這樣的:

投保前已患的、被保險人已知或應該知道的有關聯疾病或症狀。

既往症的釋義過於簡單就是一直被人吐槽不斷的:過於模糊!大家可以對比其他百萬醫療險的規定,應該會更為詳細一點。

而且在責任免除規定中,好醫保的規定也是比較特別的:

被保險人在首次或非連續投保時未如實告知的既往症7.16及在本合同首次或非連續投保保單簽發日前24個月內已經存在的疾病。

相比之下其他幾個網紅的百萬醫療險的責任除外描述是長這樣的:

平安健康險e生保:被保險人所患既往症及保單中特別約定的除外疾病引起的相關費用。

復聯樂享一生/眾安尊享e生:被保險人在初次或非連續投保前所患既往症;等待期內出現的疾病、症狀或體徵;等待期內接受檢查但在等待期後確診的疾病。

所以,好醫保雖然是一款不錯的產品,但是一直被吐槽也是有道理的,這一條責任免除的規定有點太霸道了。

健告簡單,很容易過,但是結合責任免除來看,過於簡單粗暴並且沒有智能核保,也確實會給自己埋了個坑。日常核保最常見的一些既往症:甲狀腺疾病、乙肝疾病、三高問題、心臟疾病、婦科疾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等。即便眾安尊享E生、平安E生保、復聯樂享一生等產品,相對複雜的告知問卷都無法覆蓋全部既往症,支付寶好醫保的告知問卷,除乙肝、高血壓、心臟疾病外,上述精算君列示的幾個常見疾病都沒有被問詢,直接當做既往症不賠付,也可能給你的保障打了個折扣。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精算君經常強調,對於百萬醫療險,健康告知問卷複雜點、同時有在線智能核保的產品,是非標準健康體的首選。(無法投保的是另一回事。)

相對於支付寶好醫保直接未告知的既往症不賠,我們通過智能核保,告知一些既往症,或許可獲得標準體承保(不除外)的結果。有健康問題的朋友們,投保百萬醫療險別偷懶,挨個篩選下哪個對你更加有利才下手。

例如以下問題,好醫保會列為既往症,但是其他保險公司卻可能是標體承保。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關於支付寶好醫保的BUG,簡單總結就是:過於簡單健康告知問卷與條款約定的既往症不賠,過於粗暴直接,保障有可能打折。但支付寶好醫保也是“業內人”的一個共鳴點:至少給被拒保的人留了一條買百萬醫療險的後路。精算君建議,有健康異常的客戶,可以先嚐試下幾款有智能核保的醫療險,看看誰的核保結果更好。

2

再說說微保的最新的產品,微保“孝親保●孝順金”。

最開始看產品宣傳頁面的時候,精算君以為這是一款定期壽險+年金保險,甚至誤以為是讓年輕人群給自己買一份定期壽險的同時,還給父母買一份養老年金。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後來精算君認真看看,其實在微保“孝親保●孝順金”的保險利益介紹頁面有五個關鍵字“若本人身故”,也就是無論是一次性領取的身故保險金還是父母60歲後領取到終身的生存年金,都是以被保險人的身故為條件。

所以,這僅僅就是一款產品,一款定期壽險,交費期和保險期間都是到被保險人60週歲為止。但是精算君必須吐槽的是,交費期和保險期間,這麼關鍵的兩個信息,在微保“孝親保●孝順金”的投保首頁,竟然沒有被清晰地展示出來!難道就不怕被監管來查水錶嗎?

說回到產品本身,從保險條款《國華優選定期壽險條款》(國華人壽[2018]定期壽險005號)看,在保險責任描述看,身故保險金有兩筆,分別是“撫卹保險金”與“贍養保險金”。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贍養保險金”在領取方式的約定上,除了允許一次性領取,還允許轉換成年金方式領取,按照保險公司的標準轉換成按月領取。年金條款參考《國華優選轉換養老年金保險條款》(國華人壽[2018]定期壽險006號)。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精算君想,這次微保以定期壽險這款最簡單的保險產品作為長期人身險突破口,

微保在營銷包裝上做足了功夫年輕單身群體當下的人身負債很輕,身故補償的確主要是給父母,一筆定額一次性賠付的撫卹金,還有一筆長期的贍養金,非常貼閤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微保對“孝親保●孝順金”定期壽險的銷售真算用心良苦。因為即便是對保險不那麼抗拒的年輕群體,對於純“消費型”的定期壽險(保險到期未出險、保費保險公司全拿走)仍然不是非常感冒。微保通過身故保險金的拆分,以及可選領取方式的提供,讓保險與人性有更多交集,從另一個角度加深消費者對定期壽險的理解,從而推動銷售。

聽說支付寶和微信,各自出了款帶“BUG”的產品

按照通常規則,月交保費 = 年交保費×0.09,12個月累計比年交保費多了8%,所以按照同樣交費期限計算,月交的總保費比年交更多。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精算君說了微保“孝親保●孝順金”這麼多的好,不是說有Bug嗎?在哪?這就不得不提今年保監會的重磅文件2018年19號文。

根據19號文的附件1《人身保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中的第11條:

“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產品,在被保險人身故後,不全額給付身故保險金,要按條款約定標準分期給付生存金給保單受益人,變相增加身故保險金給付條件。”

於是,在微保“孝親保●孝順金”出來以後,坊間流傳了很多傳聞,說這款產品不正踩在監管產品負面清單的地雷上嗎?

其實,按照監管文件的字面理解,精算君認為微保“孝親保●孝順金”定期壽險並沒有踩雷,因為按照這款產品的條款,“贍養保險金”的領取方式是可以自選的,並不強制

。而監管這次要求整改的,應該是保險公司強制要求受益人按照年金方式領取身故保險金的產品。

當然,精算君對監管產品負面清單的解讀是否正確,有待更多權威的證實。

這裡,精算君簡單總結,微保“孝親保●孝順金”定期壽險的BUG,有些人認為跟監管新發布的19號文有關,精算君認為不然,更多的是在於產品投保頁面展示信息的一些不規範。

保乎·小結

進入2017年以後,巨頭開始加速保險板塊的佈局,對於終端消費者,好產品的確是層出不窮,也在倒逼傳統保險行業在前行。

所以,無論是支付保好醫保、或者微保“孝親保●孝順金”定期壽險,精算君認為都是非常好的產品,在符合自己保障需要的情況下,都可以選擇投保。

但即便是互聯網巨頭做保險,還是無法違背監管要求和保險背後的基本邏輯,傳統保險公司趟過的一些坑,也許巨頭們還會再趟。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在享受好產品時代的同時,也要擦亮雙眼,認真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