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譯者:朱溥儀

校對:Issac

世界上最有名的電影節現已拉開帷幕,它因彙集了大名氣的導演而見長,但今年的情況會有所不同。

戛納電影節總監蒂耶裡·福茂在宣佈今年的陣容時,表現出典型法國式的隨意、誇張,甚至滿不在乎地承諾道,今年是「一代人的偉大延續」。他說話和往常一樣,對他的承諾不以為然,同樣地,出席發佈會的人也可以把他的吹噓理解成空洞的廢話。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蒂耶裡·福茂

畢竟,戛納難道不是年年都差不多嗎?從著名作者導演的高質量影片到吸引名人的大片,戛納的片單年年都差不多。

不過福茂一宣佈2018的名單,質疑聲紛至沓來。在推特上,愛開玩笑的歐洲人興高采烈地宣佈,這是一個「福茂災難」;許多美國人表示困惑不解。

保守的好萊塢博主傑弗裡·威爾斯尖聲喊道:「這當真?」

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今年影片的真正面目,但是他迅速地宣佈,這是他記憶中最差的一年。「我有種強烈的感覺,我們因為什麼事情而受到了懲罰,」紐約客雜誌的艾米莉·吉田半開玩笑地說。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身處倫敦的前金棕櫚獎獲得者邁克·李肯定也感到疑惑。大家都認為他即將上映的歷史史詩片《彼鐵盧》肯定能進主競賽,沒想到卻被忽略了。在幾部被遺漏的備受矚目的作者導演的影片中,這是最讓人吃驚的一個,這些影片都由福茂的選片委員會進行了評估。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彼鐵盧》(2018)

意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蒂諾之前的六部影片全都入圍戛納,但這部關於貝盧斯科尼的傳記片《他們》意外出局。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他們》(2018)

日本導演河瀨直美自1997的處女作《夢之朱雀》獲得金攝影機獎後,已經成為了戛納的常客,儘管她的新片《視覺》有備受戛納青睞的朱麗葉·比諾什的出演,但還是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視覺》(2018)

同時,影評人的寵兒克萊爾·德尼雖然在1988年後就沒有進過主競賽,但普遍認為其由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科幻新片《太空生活》很有可能打破這一連續的「妖術」。可福茂還是有別的想法。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太空生活》(2018)

由於電影節與內容流媒體巨頭Netflix之間糾紛造成的直接後果,這場「大屠殺」變得更為複雜。Netflix負責發行的幾部知名影片本預計會在戛納首映,包括阿方索·卡隆的《羅馬》,保羅·格林格拉斯的《挪威》,還有期待已久的奧遜·威爾斯的《風的那一邊》的完整版,這部片子已經醞釀了數十年。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風的那一邊》(2018)

眾所周知,Netflix選擇與院線同步在網絡上發佈自己的影片。法國的放映商抵制這樣的新放映模式,他們要求留給影院專門的窗口期。兩方未能就此達成一致,Netflix撤回了所有的影片。就雙方之間不可能緩和的關係來看,去年由Netflix支持的競賽片《玉子》和《邁耶羅維茨的故事》在可見的未來都會成為反常的案例。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玉子》(2017)

取代了預期的大人物的名字會讓偶爾關注戛納的人們摸不著頭腦:伊娃·於頌(《太陽之女》)、濱口龍介 (《夜以繼日》)、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盛夏》)、謝爾蓋·德瓦茨沃伊(《小傢伙》)、納迪·拉巴基(《迦百農》)、A·B·舒基(《審判日》)。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審判日》(2018)

除了埃及的新人導演A·B·舒基外——他憑藉處女長片挺進主競賽,這在戛納實屬罕見——這些導演對於影評人、混跡於現今當代電影節的業內人士來說並不陌生。

但是他們屬於明日之星,他們因為之前的有前途但曝光不足的作品受到稱讚,戛納傾向於把這類影片放在第二位的一種關注單元。這個單元主要是活躍的後起之秀,偶爾會與被降級的導演一起競爭。

今年被降級的是烏克蘭導演謝爾蓋·洛茲尼查,他的《溫柔女子》去年入圍了主競賽,這部影片讓人印象深刻,內容極其困苦,充分表現出一種疏離感,這讓他的新片《頓巴斯》成為今年一種關注單元的開幕片。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頓巴斯》(2018)

儘管這位難得的才華橫溢的新貴迅速獲得了主競賽的地位——安德里亞·阿諾德憑藉2006年的處女作《紅色之路》入圍主競賽,之後還連續兩次入圍——但是電影節在主競賽單元的編排上還是傾向走謹慎的保守路線。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紅色之路》(2006)

老男孩俱樂部(遺憾的是,重點在於「男孩」)仍舊佔了主競賽的大多席位:像邁克爾·哈內克、肯·洛奇、佩德羅·阿莫多瓦還有達內兄弟這樣的老導演,不論他們拍大片還是小片,幾乎每一部都能入圍主競賽,他們主要是與其他曾經入圍主競賽的人角逐。

今年的競賽陣容並不是對保守派的完全拒絕,競爭者包括金棕櫚得主努裡·比格·錫蘭(《野梨樹》),還有八十七歲的新浪潮傑出人物讓-呂克·戈達爾(《影像之書》),還有復出的美國狂熱導演斯派克·李,他適時地帶來了讓人不安的種族故事《黑色黨徒》。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黑色黨徒》(2018)

但以上這些「老一派」的入圍並不能改變這樣一個現狀,事實上任何資深的政治家都指出,電影節正經歷著某種代際轉換。21部主競賽影片,其中有10部的導演是戛納的新人——這一數字遠遠高於福茂任期裡的任何一年,這令人興奮地預示著戛納已經準備好更新它的導演萬神殿了。

不是所有的戛納新人都是真正的導演新人:憑藉《修女艾達》獲得奧斯卡獎的保羅·帕夫利剋夫斯基帶著風格相似的《冷戰》首次亮相戛納,在祖國伊朗身陷囹圄的政治犯賈法·帕納西帶著他的《三張面孔》首次入圍戛納主競賽,爭取完成歐洲三大獎的大滿貫(他已經獲得了柏林金熊獎威尼斯的金獅獎)。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三張面孔》(2018)

濱口龍介相對來說是真正的新面孔,他上一部影片是五小時的講述女性友誼的長片《歡樂時光》,這部電影最初從更加不同而有趣的洛迦諾電影節上脫穎而出,成為國際電影節的熱門。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歡樂時光》(2018)

這樣的選擇透露出了讓人激動的跡象,戛納的選片人不再只關注電影節的等級制度,而開始去了解關注其範圍之外的成功故事。

戛納的選擇當然還是有盲點的。21部影片中只有3部出自女導演之手,這個數字仍舊讓人尷尬,這一事實不會因為今年由凱特·布蘭切特擔任主席的評審團中女性評委佔多數而被遮掩。人們希望布蘭切特不恥於解決行業中性別失調的問題,給予福茂尖銳的反饋。

在標榜展映全世界影片的電影節上,當整個大洲從陣容名單上消失時總讓人感到難堪:亞洲電影取得了近年來的最佳表現,在讓人高興的另一面則是南美洲的整體缺席。(哥倫比亞導演西羅·格拉在《蛇之擁抱》取得轟動成績後,人們對他接下來的作品《候鳥》寄予眾望,但是他不得不勉強接受《候鳥》成為獨立的導演雙週單元的開幕片。)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候鳥》(2018)

在今年的競賽中,南美洲北部鄰居的低調讓人覺得不太尋常,但它仍舊成為最大、最讓人興奮的驚喜。除了斯派克·李,少量的好萊塢選手僅剩大衛·羅伯特·米切爾的黑色電影《銀湖之底》,由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他是那種處於上升期的獨立導演,通常不會過早進入戛納的黃金圈。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銀湖之底》(2018)

但是,他就在那兒,他處在之前的主競賽競爭者壞小子拉斯·馮·提爾非常想擁有的位置上。拉斯·馮·提爾臭名昭著的言論「我能理解希特勒」使他成為不受戛納歡迎的人。

七年後,這個丹麥人的迴歸只受到一半的歡迎,帶著連環殺人故事《此房是我造》登陸非競賽展映,看起來這部影片被推到了更邊緣的位置,儘管拉斯·馮·提爾來到的是更加青睞新人的外圍地帶,也不太會引起罵名,但他依舊可能在迴歸的媒體發佈會上說些愚蠢而無同情心的話,從而引發眾怒。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此房是我造》(2018)

畢竟,在今年這個讓人滿意的、不可預測的電影節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改變。

下面的他們,說不定就是戛納的新浪潮,來和他們打聲招呼吧。

大衛·羅伯特·米切爾《銀湖之底》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這位44歲的美國導演在2010年推出了自己的處女作《不眠神話》,這部傷感的青春成長片入選了低調的影評人週單元。在這之後,他以獨立恐怖片《它在身後》(2014)磨練自己。現在他用140分鐘瘋狂的《銀湖之底》野心勃勃地向林奇主義的地位進發。

伊娃·於頌《太陽之女》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41歲的伊娃·於頌應該是主競賽陣容裡最狂野的人之一。她2015年的《性愛幫派》講述了青少年的夢想故事,有風格,性愛場面露骨直接,影評人的態度截然兩立。但這次的《太陽之女》涉及了完全不同的領域,是對從極端主義者手中搶回自己的小鎮的庫爾德女子軍隊的研究。

A·B·舒基《審判日》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導演處女作就能挺進戛納的主競賽,實在是件難得的事,所以影評人都很好奇,想知道選片委員會在A·B·舒基的身上以及他的喜劇《審判日》中看到了什麼。A·B·舒基是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畢業的埃及裔奧地利導演,他的新片講述了兩個瘋麻病患者從瘋麻病院逃走尋找已經疏遠了的家庭的故事。

濱口龍介 《夜以繼日》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這位日本編劇兼導演今年39歲,自2007年的處女作起已經拍了不少長片。2015年的五小時的親密史詩《歡樂時光》為他贏得了國際讚譽,這部影片講述了苦樂參半的女性友誼,獲得了洛迦諾電影節的諸多獎項。他的下部影片,浪漫故事《夜以繼日》的時長僅為兩小時。

揚·岡扎樂茲《刺心》

這些導演,將是未來十年主宰戛納的耀眼新星

揚·岡扎樂茲在最後時分補進主競賽陣容。他是法國人,也是夢幻電子樂隊M83的前成員。2013年他憑藉酷兒情慾片《午夜狂歡》首次亮相戛納,惹人注目。他的第二部影片《刺心》是由凡妮莎·帕拉迪絲主演的驚悚片,同樣給主競賽帶來了相似的霓虹色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