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各地“方言”,越是簡單的常用詞差別就越大!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一脈相承,又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但是因為地域廣闊所以各地也有各自的風俗習慣,同時也語言豐富多彩。


盤點中國各地“方言”,越是簡單的常用詞差別就越大!​各地方言"我"怎麼說


東北的:——俺 。上海的:——阿拉 。廣東的:——奧 。西安的:——餓 。溫洲的:——恩 。潮汕話----瓦客家話----涯海南話----瓦東莞話----鵝
盤點中國各地“方言”,越是簡單的常用詞差別就越大!​下面看看我們各地的漢族方言在表達“什麼”這兩個字的意思時,都有些什麼樣的不同說法或發音:


北京及北方多數地區:sha(啥) 天津:ma(嗎)遼寧:ha(啥)上海:sa(啥)武漢:mo zi(麼子)成都:sa zi(啥子)貴陽:na yang(哪樣)南昌:xi li(什麼)廈門:xi mi(什麼)汕頭:xi mi gai(什麼)廣州:mie ye(什麼)柳州:si ma(什麼) 有意思吧?
盤點中國各地“方言”,越是簡單的常用詞差別就越大!​同是漢語,只是地域不同,變成口語後竟會如此地各不相同、五花八門!另外一個同樣表示疑問的詞語“怎麼”在方言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例如:北京及北方多數地區:zha(咋)湘黔邊:zang guo(咋個)四川:lang ger(啷個)貴陽及昆明:za guo(咋個)閩南:an zua 柳州:nen zi(恁子)稍加註意可以發現,越是不太常用的詞語,方言上的差別越是不太大。越是簡單常用的詞語,方言上的差別越大。也許正是由於這些常用詞語使用頻率太高的緣故吧,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細微的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隨著歲月的積累,若干年後逐漸就變得跟最初的樣子面目全非了。


盤點中國各地“方言”,越是簡單的常用詞差別就越大!​中國有八大方言(新近又發現一種叫“平語”的語言,主要分佈在廣西一帶)。也有人把中國方言劃為九大方言、十大方言。其實,我們所說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都還只是國內的漢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數民族的語言,中國的方言還可以劃得更多、更細。
盤點中國各地“方言”,越是簡單的常用詞差別就越大!​各位網友們你家當地還有什麼有意思的方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