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雷迪克祝福變了味

雖然所有人都可以從視頻中清晰地聽到那個詞,但是,雷迪克雖然道歉了,卻至今仍然堅稱,自己是舌頭打結,發音有點接近而已。林書豪則說,和雷迪克通了很長時間的電話,“他不是一個種族歧視的人”。

是不是歧視,誰說了算

很多時候,人們根本不可能去真的知道某個人的某個言行,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而更多地以客觀事實為評判基礎。雷迪克說出那個詞時,可能主觀上沒有惡意,他在生活中也未必是一個種族歧視的人,但是這個詞確確實實從他口中吐了出來,而且確確實實冒犯了很多人的感受。

一個可以參照的例子是,2011年,當時還效力於利物浦隊的蘇亞雷斯對法國後衛埃弗拉說出了negro這個詞,儘管蘇亞雷斯一方解釋稱這個詞在烏拉圭人說的西班牙語裡並無惡意,但英足總還是對他停賽8場,足總在裁定書裡表示:“委員會要裁定的,是這種語言在英格蘭的使用,是否構成辱罵或侮辱。”

2011年10月,利物浦球員蘇亞雷斯在對曼聯的比賽中,對埃夫拉用西班牙語說了negro。儘管蘇亞雷斯一方辯護人試圖闡釋negro在烏拉圭人的西班牙語裡並沒有惡意,但足總最終的裁定書裡說:“(審判)委員會要裁定的,是這種語言在英格蘭的使用是否構成辱罵或侮辱。” 最終,蘇亞雷斯被停賽8場。

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蘇亞雷斯噴埃弗拉

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無意的歧視”,更應該較真

雷迪克的“道歉”,某種程度上比他說出那個詞的時候更糟糕。因為後者可能是因為無知,而前者卻是裝糊塗。

中超華夏幸福隊阿根廷外援拉維奇去年也捲入過類似的爭議,他在為球隊拍寫真照時做出了一個拉長眼角的動作,和雷迪克說的那個詞如出一轍,都是從過去遺留而來、公認帶有種族歧視色彩。和雷迪克的用詞一樣,他也不是在一個表達惡意或者敵意的場合,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動作在中國引來巨大的反感。

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拉維奇為這個動作書面道歉

有人說,雷迪克是無意的。我想說的是,如果他和拉維奇真是無意的,那麼我們就更應該較真。因為,如果他們不知道這個詞所代表的準確含義,那麼以後他還會繼續說這個詞,還會繼續“說溜嘴”而不自覺。作為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更容易引發模仿和以訛傳訛。所以,如果不對雷迪克的行為較真,就是對種族歧視的一種潛移默化的縱容。

讓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雷迪克在公開場合說的不是chink,而是某n字母開的頭,會是什麼後果?前不久,老鷹總經理因為一句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話而被俱樂部處罰,2014年快船老闆斯特林因為在電話中(還是非公開的電話,被非法洩露)種族歧視黑人,不但被NBA聯盟處以終身禁賽,課以頂格的250萬美元罰款,甚至還被迫賣掉了自己的球隊。

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NBA掌門肖華曾說對種族歧視“零容忍”

美籍華人林書豪號召中國球迷,“不要使用仇恨的語言和NBA與雷迪克溝通”,從字面來看,這無疑是一個積極可取的建議。但是,考慮到當事人雷迪克的道歉如此輕描淡寫,而NBA官方至今仍保持沉默,反而拋出林書豪這顆棋子來試探輿論的反應,這個建議就顯得相當虛偽。尤其是,先借由極小一部分網友的偏激反應,去預設、去以偏概全,暗示所有中國球迷都在用“仇恨的語言”懟雷迪克,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又是一種新的變相的誣衊。

雷迪克道歉但否認“種族歧視”,這份道歉比他的“口誤”更糟糕

林書豪的圓場並不成功

“仇恨”不可取,但沉默更不可取

在當事人的言行明顯涉及種族歧視的前提下,用仇恨的語言加倍奉還,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是,要求被冒犯者寬容大度、唾面自乾,也絕對稱不上是文明的做法。被冒犯的一方應該做的,是通過各種方式,向當事人和全社會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和態度,指出和糾正他的種族歧視做法。消除種族歧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案例一個案例的日積月累和潛移默化。

你期待的結果是怎樣的? (多選)
0
0%
雷迪克更認真的道歉
0
0%
現在這樣已經足夠
0
0%
NBA聯盟對他進行處罰
0
0%
76人對他進行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