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到中年:距女兒不回山東高考還差一個天津戶口

北漂到中年:距女儿不回山东高考还差一个天津户口

劉超上午十點才從北京趕到天津市河西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大樓外廣場上,數百人排成長隊,被圈在警戒線之內。眼前,不時有焦慮的人拿著手機聯絡、詢問。

這是5月22日,《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出臺已經八天。

有人凌晨四點就趕來排隊了。見隊伍太長,劉超沒有加入,只是站在一旁觀望。一直等到下午一點,大廳裡出來一個工作人員,劉超湊上去詢問。對方一聽他年齡超過四十歲,馬上判斷“不符合條件”。

北漂到中年:距女儿不回山东高考还差一个天津户口
天津市河西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集中門外排隊等待落戶的人們。來源 / 視覺中國

三個小時等來這句話,老家山東煙臺的劉超放棄了念想,一同放棄的,還有落戶以後孩子可以面臨的“相對輕鬆的高考競爭”。

北漂多年,他本以為天津這次可以成為自己解決戶口的一個出路,但很快發現這依舊是一扇很難推開的門。

他只好悻悻返京,驚喜的波瀾乍起乍平。

現場的疑惑

《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規定,落戶“全日制本科生一般不超過40週歲”。劉超滿足學歷型人才的條件,但一個禮拜後,就滿41歲了。

在現場,他遇到了從貴州大學畢業一年的小繆。他目前在天津一家小額信貸公司工作,未成家,沒有子女上學的煩惱,但也想爭取落戶天津,“要不然,外地人總感覺沒有歸屬感”。

河西區這幢辦公樓極少遇到這樣熱鬧的場面。它周圍是新開發區域,配套設施不足,最近的商店在一公里外。一些樓房中介在馬路邊散發樓盤宣傳冊,伺機銷售。一位外地趕來的人抱怨,來天津辦戶口的人多,周邊賓館臨時漲價了。

北漂到中年:距女儿不回山东高考还差一个天津户口

排隊人群旁邊的一個公告欄上,貼著學位認證的標準格式。另一張紙上寫著,“在津無產權房和無就業單位的來津人才,需在中國北方人才市場人才集體落戶並存檔。”

每隔一會兒,工作人員從大廳出來回答相關問題時,周圍立馬會圍攏大群人打聽。

“一定要本人來辦,代理的不行。”工作人員出來這樣喊。

“為什麼不早說?!”人群中有人憤懣地回應。他們在5 月22日領取的只是預約號,具體辦理要等到6月2日。

有人轉了一個帖子說,“什麼貢獻都沒給天津做,就想投個資,佔個高考名額的,就別來湊熱鬧了。”高考正是劉超的憂慮之一。

高考的選擇

劉超到北京快二十年了。他此前從事設計工作,在北京有很多朋友,也很適應一切,但沒有北京戶口。他的戶口始終放在濟南人才市場。多年前,劉超在北京買房,女兒上了學區的公立小學。

這個四年級女生正學習書法和長笛。爸爸劉超狹小的工作室牆壁上,掛著她寫的“中華瑰寶”條幅。女兒高考還很遠,劉超已經隱隱開始憂慮。他當年以專業第一名考上大學。從慘烈的高考勝出後,他對這個高考大省競爭的殘酷記憶深刻。

女兒一直在北京上學,但將來要回山東老家參加高考,能否適應是個問題。更嚴重的是,劉超從幾個朋友那裡聽到,小孩在學習中途返回戶籍地,會面臨交往問題。他一個朋友的孩子回到戶籍地廣東,無法適應粵語環境;另一個福建的朋友,孩子在初二回老家後,無法融入同學圈子。

解決方案也有,就是讓孩子上北京的國際學校,將來放棄高考,出國留學。這是更大膽的選擇。劉超考察過一些國際學校,有的質量不錯。學費一年七八萬元,劉超能承受,但孩子是否要低齡出國,他心裡沒底。孩子回老家高考,是他“託底的路”。

劉超生活殷實,但外地打拼的艱辛溢於言表。老家有人掙了錢,坐飛機來北京買衣服,買完就飛回去。他也設想過,也許在老家,自己會發展更好,“但在北京,小孩的見識會不一樣”。

發展的路徑

五年前,劉超辭掉了設計公司的工作,“太累”。“生活在三十歲後拐了一個大彎。”妻子在文章裡這樣描述他。

“四十不改行”,劉超記著這句古訓,但年迫四十時,他換了職業:玉雕。

劉超對玉雕很感興趣,去蘇州跟隨一個師傅學了三年。他用和田玉做的玉雕,每個賣一千元以上,每年能雕刻數十個。這也讓他認識了在天津從事玉雕行業的朋友。他去過天津古玩城考察玉雕市場。他發現這門古老的技藝,在這個大城市瀕臨斷代。年輕人願意從事玉雕的很少,而老人漸漸幹不動了。

5月14日,《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出臺後,覺得自己能填補人才斷檔的劉超,想去天津發展並試試落戶。被告知超齡時,他有些沮喪,但並不嚴重。畢竟,《天津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有“創業型人才”的落戶條款。條款寫著,創業團隊核心人才不受年齡限制,但“創業者累計繳納個人所得稅10萬元以上”。劉超考慮過這條路徑。只是他的玉雕生意要達到這個稅額,需要很大的收入基數。

我們問了32個到天津落戶的人,四分之三是“北漂”。其中一個小夥說,“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四線城市容不下靈魂,天津是肉體和靈魂可以兼顧的城市。”來源 / 我們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