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一小時,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文/畫 孫琬童

每天花一小時,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人這一生,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

一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你在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這四個方面不斷提升,使之得到均衡地發展。那麼無論你是不是很有錢,你都能得到人生的幸福,並且不太可能會為錢發愁。因為這幾方面保證了你掙錢的能力和獲得幸福的能力。

史蒂芬·柯維說,你需要養成第七個習慣——從“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四個方面,對自己“不斷更新”。

而這些往往都屬於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常常被我們忽略。

1、身體層面

想要在各方面做得非常優秀,你必須有非常充沛的體力,旺盛的精力。最底層的工作者靠體力,中高級管理者靠智力,但最頂級的企業家,又回過頭來靠體力。萬達創始人王健林一天要出現在4個城市,蘋果CEO庫克一天只能睡3個小時。身體,就是你的手機電池。

我們應該吃營養的食物、充分休息、定期運動。

作者建議鍛鍊三個方面:

耐力:源於有氧運動,靠的是心血管功能——即心臟向全身供血的能力。

韌性:源於伸展運動。

力量:源於持久的肌肉運動——比如簡單的柔軟體操、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和舉重。

2、精神層面

馬丁·路德·金說:“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要多花一個小時禱告。”

一位中國禪師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處變不驚,他說“因為我從未離開我坐禪的地方。”

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需要不斷訓練的。

精神力量是人的本質、核心和對價值體系的堅持,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領域,它能調動人體內具有激勵和鼓舞作用的資源,把你同所有人類的永恆真理緊緊聯繫在一起。

有些人通過欣賞優秀的文學或音樂作品來實現精神層面的更新,有些人通過與自然交流來達到同樣的目的,而作者的方法,是每天認真閱讀和思考《聖經》。

3、智力層面

我們大多數人的智力發育和學習習慣都源自正規教育。但是,一旦脫離了學校的訓導,許多人的頭腦就會退化:不再認真讀書,不再探索身外的新世界,不再用心思考,也不再寫作,相反,我們把時間花在了看電視、上網、看手機上。

可以試著至少每季度讀一本書,然後每月讀一本,然後每週讀一本。

也可以試著至少每個月寫一篇文章,公開發表,接受大家的質疑。這些質疑,可以進一步幫助你完善思維和知識體系。

4、社會/情感層面

還有一項必須不斷訓練,持續積累的,是社會關係,情感連接。

人脈是怎麼建立的?——給予價值。你能給予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

堅守原則,肯定自我,與人為善,相信人生不止輸贏兩種抉擇,樂於奉獻,服務人群,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把工作當作一種奉獻,再平凡的職業也會不平凡。

每度過一天,我們都應以無條件的愛,至少為另一人服務。

我們來到世界,大多數都是為了學習和成長的,

靈魂在一世一世的輪迴中在不斷地學習累積經驗,以嚮往更高的靈魂意識和境界。

請一直信奉:愛情、真誠、善良。

最終,我們都應該歸向一處——那光明的愛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