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水巒頭入門祕訣-撥砂經

看風水巒頭入門秘訣-撥砂經

凡看地,先看本身。尊重磅礴,踴躍起伏,頓跌活動,上分下合,然後審穴傍山水向我揹我,此尋龍大概也。至於平洋,唯看牽連起穴,或如浪湧,或如蛇行,山谷平地,雖有不同,其二水交合不可少者,則一也。大河兩邊界者,上地也。小河兩邊界者,中地也。田水兩邊界者,小地也。大河只要水源長,不在星辰並形象,唯平地特起者奇特之,山雖短亦貴。

內水傾入者,外宜橫過之,山外水合而水口交緊者可用也。外水傾跌者內喜眠弓之案,明堂窩而不見者流去可扦也。

水不到堂不可作穴,山這鋪氣不可安居。

順來之地,水合明堂;逆結之山,水皆偏合。

地之真假大小,山水向背盡之。

山不拘於星曜,貴乎特達端嚴;水不拘於去來,妙在繞纏窩聚。逆水之山,最喜明堂寬大;順水之山,唯在前案橫欄。水朝不宜太直,偏遠無妨;山朝最忌歪斜,特來尤妙。

幹龍只觀形勢,枝龍鬚有精神,軟弱無主不扦,橫眠有尾可葬。

凡遇鄉村,便觀特達踴躍,山勢又必二水合住,乃有真穴,水不合者行龍而已。

逆水之山,二水合後;順水之山,二水前合。左來之山,二水右合;右來之山,二水左合。俱喜繞纏。

山勢直者宜正受,曲似弓者宜逆扦。

老幹粗惡,臨穴壁立不結地者,宜尋枝腳頓跌活動者扦之,必兩邊環顧者乃可。

水不合者,山非止也,水合氣方聚也。

起頂分水齊長者,正龍也;邊短邊長者,傍枝也。

迴轉之地,下山多有低弱,多有空缺。唯外山回顧周密,二水合流身後,即有美地。翻身之山,必要本身下山高大周密。不知一定之理,奚可以言地哉!

蟠轉之地,後多空缺,最喜水多。山後空者喜水纏,水不纏者非美地也。凡山行龍必有收個小頭,再起一胞結地方好,無小頭者氣不歸聚,又必兩邊有山夾來方是有力,不然,雖有小頭,亦為單山,單山結地無力也。平洋小頭如銀錠結陽地者,銀錠遠小而漸大,其氣一聚一鋪結陰地者,銀錠近大而漸小,其氣一放一收是也。

或列屏,或列帳,或飛騰,或起或伏,或大或小,變化無方,山脈之貴也。或串珠,或浪湧,或蛇行,或斷或續,或牽或連,脈絡貫通,平地之貴也。

山谷之地,必須跌斷,不跌斷者粗氣。平洋結地,必須尖嘴銀錠牽連,不牽連者氣散。

出相之山,望之儼然重厚也;出文之山,觀之可愛清秀也;出武之山,見之可畏踴躍也。

幹龍起勢高聳,而傍夾從必多,發達亦且綿遠;枝龍起勢平伏,而傍夾從不多,唯橈棹護送發達,故不及幹龍耳。

行龍枝腳卸下結地者,必過一峽或突一項,下平洋必起一突,不然只是橈棹而已。

龍無峽者山腳,穴無唇者虛花。

過峽之處,四山回顧,羅城周密,亦可裁剪。若峽水直流前無關鎖者,便不結地也。翻身顧祖者尤佳。

砂貴真情向我,不欲返背從他,如象鼻者最佳,似眠弓者尤妙,斜竄之砂非吉,過身平正無妨。

諸山動處可葬,諸水灣處多情。

玶突風吹無害,山咬風射有妨,平漾不怕風吹,山谷切宜聚避。

羅城者,牆壁也,貴乎周密;水口者,門戶也,貴乎橫欄。朝山者,賓客也,欲其特來;明堂者,財庫也,貴乎窩聚。

要知山貴於水,江湖大海之畔如識,水貴于山,平原曠野之中。

朝水大旺,本身低弱者,多有夭折破敗。

來山直硬,不跌斷壁立臨水,不宜葬也。

橫山倒掛,項有拖尾。拖尾者有情,此穴方真;託砂近者無尾亦可,仰返尤宜忌之。尾偏一邊者無害,最嫌山水不纏,當後直瀉。

騎龍馬鞍中有窩,前面壁陡,二水合住乃可扦葬,若率扯不住,行龍過坳,二水不合者不可葬也。

倒騎龍者,行龍踴躍,活動生來,後面合水處山勢壁立,無穴可扦。過頭山脊微微轉處,倒坐扦之,又必來山不偏側斜竄,作朝有情,此穴可葬。或主頂卑微來,山偏側斜竄過頭,無擺動者不可用也。鋪垟寬闊平正者,倒騎作陽地亦可。

平洋起突者,吉氣踴起也,若一開鉗,吉而又吉。

高山之窟,必欲下有合水,若無合水聚講,行龍而已。

山頭窟穴固佳,坪中突穴尤妙,突中亦有微窩竣立者,不宜葬也。窟中亦有脈脊無脊者,穴難扦也。

直來橫葬者,鉗唇堂氣俱在一邊,橫葬以就之也。後必有個拖尾,無拖尾砂用近託餘氣,亦須顧轉,二水必要相合,不然只是橫山而已。

穴前無合難扦,水合直流非吉。

高山作穴,不論水山,腳界合要明;平洋作穴,不怕風,本身鉗唇要正。

山嶺有平坪,四圍圍聚,不見傾瀉者,必結地也。

來山粗大,必有大水繞纏,或二水合之,方中結地。

深山窮谷,忽生一個小胞,開鉗吐乳,與眾山相異,卻是脫出粗頑,萃鍾秀氣,明堂窩聚,四顧迴環,便可葬也。

來山粗大,無紋浪而生出小胞者,後面雖是粗頑,老龍抽嫩,聚氣胞上,開鉗吐乳,是為美地。無小胞者,氣不融結。有紋浪如牛肋者兇,小胞吐唇不開鉗者亦好,無二溪交會者,俱不成也。

坐山粗頑如金剛肚不開窩者絕來,山直如竹篙瘦削峻急者絕主,山半頂卸脈者吉,直山出脈者非吉也。

陽居來脈隆厚,鋪氣寬闊,屋宇大做無妨。若基地小巧,屋宇高大,未有不敗也。

人家先啟小屋,至於大盛,改造大高樓屋,家業隨敗矣。小君人家頗頗殷盛,或造東樓東住者敗矣。或造西樓西住者敗矣,造居之害,可不慎之。

公卿產於小屋,餓孚出於朱門。居宜小而藏,不宜大而露也。

高樓大廈,多主夭折者,幽陰之氣也。故居平屋者多安,居高樓者必敗。家業盛者高樓少,居地滿者福澤。

衰屋少財,多財多屋。少故地之。載屋不載財,載財不載屋也。

造居傷來脈者大凶,左右皆然,甚則至絕。

居地兩邊必留空隙,以示有餘不盡之意也。

看風水巒頭入門秘訣-撥砂經

凡葬地,後面無箕橫禍,不可輕改入口,稍安頗順,重加修理,亦有大凶。初葬宜循古人不修墓也。

直來直去者,須前後之照應橫來,橫列者看左右之迴環;正來斜受者,遠見本宗之託,雖虛不虛;斜來正受者,近憑親枝之夾,雖順不順。逆來順受者,盡氣脈以兼收;順來逆受者,審形勢之饒減,或串財而接祿,或搶主以登堂,高低憑乎肩翼,深淺取於明堂,不過六字之消詳,可以一貫乎萬里。

今時葬師不問地真假曲動,葬成以獲其利,使人破家蕩產,禍延子孫。己之德獨無,損乎行期術者,宜知戒也。

為地術者勿侵他人之墳,以啟爭訟。毋輕斷公位,以啟自私者疑惑。毋賤同術,毋執己私。

公卿將相,當出地理之家,而卒無者何也?行術誤人,天不佑之。況未明此理,徒騙人財,其子孫又當何如也。

師當擇主之德,王貴擇師之賢。

吉地最難,宜積德以求之耳。

有心無術,術自心神;有術無心,術自心滅。行術者,當先存心。

水論

經雲:“山之生也,一本散於萬殊;水之生也,萬殊歸於一貫。”故論山者,崇支幹之說,一為龍,二為穴,析左右於龍虎,前後為朱雀玄武,析而為羅星,為捍門,為鬼曜。山散矣,欲收集之而鍾其氣也,不在水乎?故水之為用,陰陽二宅之所關,是非福澤之所繫也。一山之露形,必二水之傍送,山一而水二也。水之分,多故因先指一穴而言,五節為一祖也。統龍穴龍虎應案捍門。羅星二曜,總有一交會,所謂一局陰陽,一大交度矣。龍遁一節兩橈尾,即有水交而生一節也。生至穴星,星頭星腳一分合也,星面星暈一分合也,一龍一虎必界水成一分合也,後曜前案固有水界,少有變形,即有水界。凡所見之山,未有無界形之水,所謂山一而水二也,水多固有明堂以收一局之來,是收諸山滲漏之源,而成一片之水。堂水者停蓄之深,諸氣之止也。

山祖人祖辨

人之傳自祖而曾孫曰五世矣,五世之後,親盡而澤竭,過五世則服斬馬,故地學以五節雲一穴,一穴至五節為一祖,養蔭之驗至五節亦云絕矣,此以理推也,是固然也。然所葬之骨,傳遁至五代則為一支之祖,所葬之山當準所葬之骨為一體,亦曰祖可也。夫何論山者,以退至五節之山為一體,則山之祖在五節之中止,為上也。生人之祖,在五代之始止,為下也。兩祖之止背戾不同,果何所擬以驗生人之利哉。求而通之,在山則取氣山之形,其氣先已具通融貫串,自五節之起,至五節之盡,一氣也,葬骨擇其初一節為穴而葬之,抽其一節之氣,則五節之氣貫通皆至,自祖而遠孫葬骨之人,至五代亦未見者也。未見者附已具之形,一節憑一節之形,而五節貫通之氣,囿於一節之定形,何星何頭主生何等人物,何等福澤。一代之人,果匹一節而生也,一代退後一節,退到五代,則五節之氣雖不盡,亦擬其盡矣。觀此則穴後之山如金如土,一大一小之類,每露驗於生人者,顯然何節何象可以類推乎!

看風水巒頭入門秘訣-撥砂經

撥砂經雲:窩不可葬心,突不可葬頂,窩心,老陽之止,突頂,老陰之止,極而五生之氣。葬心者犯溼,主弱衰敗絕;葬突頂者犯燥,主強暴滅絕。窩葬其弦,棄水而從金。突葬其褥,棄金而從水。弦彎處是金,褥轉處是水。突之粘,粘其下之弦也。窩之蓋,蓋其上之弦也。

穴非少不扦。聳高,老陰之體,而作穴處微有陷者即窩也,少陽也。陷窩即陽之形也。平伏,老陽之體,而作穴處微有起者即突也,即少陰也。起突即少陰之形也。又有陰山起突,陽山起窩,是純之謂葬家所忌。

高山穴聳拔而上,星體雖露,穴必退藏,宜作窩穴。體即高出,突又突起,則生氣不融,發洩太過謂之忌突。

低落穴退讓而下,體勢雖張,一真隱躍,宜下突穴,既低落勢又窩藏,則保合未固,胎結未完,謂之忌窩。

深澗之窩起處即突,則生氣也。高大之突,陷處即窩,則聚氣也。葬窩取氣之生葬,生非窩中突也。葬突取氣之聚,聚非突中窩也。此證多見於弦。

窩小者,左右必薄,故不可偏,恐氣乘風散,中正放棺,見水即止,此非滴酌之水,特水意耳。

窩大者,左右必厚,故不可側,恐失其真氣,必求其止聚處。

形即高大,氣必收斂,法求其弦。憑高穴,若得其窩,上弦必逼頂,若安蓋穴,身薄面瘦,即於下弦把綴粘拋接裁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