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西歐國家卻集體沒有出席?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首先,我們看看美國白宮代表團陣容,其中包括總統特朗普的女兒伊凡卡 (Ivanka Trump,已皈依猶太教)、女婿庫什納 (Jared Kushner,猶太人)以及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 Mnuchin 猶太人)和以色列政府總統和總理一同參與了耶路撒冷美國大使館揭幕儀式,揭幕者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弗裡德曼也是猶太人。

可以說,特朗普周邊親近的人,也就是美國決策層中親以色列勢力異常強大。女兒女婿,財政部長都有猶太背景,這些人還都願意冒風險來參加這個揭幕儀式,要知道,參加這個儀式必然會得罪阿拉伯裔和所有穆斯林,他們還是來了,可見對以色列的態度

為什麼選擇5月14日搬遷大使館至耶路撒冷?因為1948年5月15日是以色列獨立日,今年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兩國建交70年有向以色列表達美國友誼的意思在裡面。要知道,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法定首都,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教聖地。美國要做出搬遷決定,不僅違反了聯合國相關決定,還是直接和世界上所有伊斯蘭國家的意願相違背,可見美國對美以關係的看重。

5月14日巴勒斯坦人的武裝抗議行動

對於西歐國家而言,美國將大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必然導致中東不穩定,當天就有52名巴勒斯坦人參加反以示威和暴動而死,數百人受傷。中東變亂對歐洲沒有任何好處,因為地理太過接近,何況歐洲各國還有眾多的穆斯林公民,所以採取慎重態度是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個東歐國家,捷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出席了搬遷典禮。這幾個國家要麼在歐洲屬於窮國(羅馬尼亞),要麼是堅決不收中東難民的國家(捷克,匈牙利),他們需要美國的支持和援助,在美國孤立的場合支持美國就是應有之義了。

另外,如果跳出耶路撒冷搬遷這件事,我們可以發現美國在中東越來越拋開歐洲盟友,轉而依靠以色列和沙特來控制中東了,這是從奧巴馬時代以來的一個重大轉變,其中典型的事例就是特朗普不顧英法德的反對退出伊朗核協議。

綜上所述 無論出於中東穩定,還是對美國中東政策轉變的不滿,被美國拋開的西歐諸國肯定不會出席支持美國的使館搬遷行動。


昭楊

美國駐耶路撒冷大使館於14日開館,西方國家集體卻沒有出席。這也體現出整個西歐國家對美國政策的不滿。尤其是在耶路撒冷歸屬的問題上,和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首先美國違法的聯合國關於耶路撒冷的問題。在法理上,1947年聯合國承認以色列建國。但是根據聯合國181號決議,耶路撒冷既不屬於以色列也不屬於巴勒斯坦,是兩國共管的城市。但是經過多次的中東戰爭,以色列實際控制了幾乎整個耶路撒冷。而巴勒斯坦只控制了極少的地區。以色列違反了聯合國的決議,美國更是承認了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



其次耶路撒冷作為三大宗教的聖城,是宗教鬥爭核心之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把耶路撒冷作為自己的“聖地”。2000年來,由於歷史上的猶太人被驅趕,那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一直就圍繞著耶路撒冷的控制權進行著不斷的鬥爭。真正的佔領耶路撒冷,就代表著自己教派的勝利。所以以色列宣佈耶路撒冷作為自己的首都,就會直接導致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國家的集體反對。


其三特朗普5月8日退出《伊核協議》。而5月10日以色列就空襲了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設施。並且,美國於13日又提出了侵入式核查伊朗的核設施,並且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這是美國為了控制伊朗等石油出口份額,並且間接也打擊伊朗的石油歐元結算。這樣導致整個歐洲國家對美國的玩賴行為,很是憤怒。

最後在經濟政策上。

特朗普舉起經濟制裁大棒,對全世界出擊,不但制裁中,俄這樣的國家,對盟友歐洲和日本同樣毫不客氣。尤其是英,法,德先後訪問美國關於滿意問題上,特朗普是一點都不餘地,就是提高徵收鋼鐵和鋁製品的關稅。這樣歐盟對特朗普的土匪行徑,大為惱怒,可又無可奈何!所以選擇集體不給美國面子,更不會給美國裡子。

而整個西歐國家不願意出席,就是不想與美國的所作所為現在一起。歐洲國家面對特朗普的我行我素,和極端的利己主義,給予有力的冷落。讓美國在世界上孤立,冷場。


淡然longjiangjiaoyou

在2017年12月,聯合國召開緊急會議,決議否決美國承認以色列的首都為耶路撒冷,其中9個國家反對,35個國家棄權、128個國家贊成的情況下,聯大會議通過這項決議



其中反對的是美國、以色列、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帕勞、多哥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瑙魯以及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不包括西歐國家。也就是說,在聯合國的決議中,全世界僅僅有9個國家承認以色列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美國和以色列是絕對的少數派。

對於耶路撒冷的爭議,主要有

一,在聯合國1947年181號決議中,耶路撒冷是被確定為一個國際共管市,不屬於以色列或巴勒斯坦,在數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據了耶路撒冷。



二、宗教因素,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的聖地,也是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地。若被以色列定為首都,對於伊斯蘭教來說,是一次極大的羞辱。

三、阿克薩清真寺問題。此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寺,1948年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後,不斷拆毀阿克薩周圍大部分建築。1969年8月21日又放火燒燬了清真寺的主要建築物,若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那阿克薩清真寺很有可能保不住的。



三、

猶太人重建第三聖殿的決心。猶太人歷史上修建了第一、第二聖殿,其中第二聖殿於公元70年被羅馬帝國將軍提多所毀。只留下一堵牆,就是著名的哭牆。



猶太人一直想重建第三聖殿,但是問題在於第二聖殿的廢墟上,已經有了一座清真寺,就是阿克薩清真寺。著名的哭牆,長期是阿克薩清真寺的西牆



猶太人的哭牆後面就是阿克薩清真寺

根據聯合國決議,阿克薩清真寺歸穆斯林所有,但自從被以色列人佔領以來,猶太極端份子製造無數事端,堅持說阿克薩清真寺地下是猶太人祖先所羅門(阿拉伯語“蘇萊曼”)建造的猶太神廟,稱阿克薩為“聖殿山”,是將來迎接救世主“彌賽亞”(阿拉伯語“麥西哈”)從天而降的地點。猶太人在清真寺高臺之下挖掘深坑和信道,稱為考古。

重型機械在清真寺地基下作業﹐震動地面上所有伊斯蘭古蹟,藉此想讓阿克薩清真寺自然倒塌,以達到在原址上重建第三聖殿的目的。

在此領土、宗教原因下,耶路撒冷變成一個火藥桶,時刻跳動著穆斯林和猶太人的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是非常得罪穆斯林國家的行為,西歐國家和以色列不接壤,可以對以色列領土問題不表態。但是根據聯合國181號決議,耶路撒冷不是以色列的領土,故西歐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西歐國家不參與美國大使館遷移,還有一個因素是西歐國家普遍有不少穆斯林,如果參與了美國的這次行為, 勢必會激怒國內穆斯林,所以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至於有說法說,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讓西方分裂,這個言過其實,翻一下歷代聯合國決議,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美國 和以色列絕大多數都是極少數派,若這叫分裂,那早就分裂了。




青山依舊笑長風

幹嗎要出席?怎麼出席?特朗普的任性而為,正在讓他的歐洲盟友們開始漸漸背離美國,這一次不出席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儀式,正是美國盟友們憤怒的表達

特朗普的任性而為,正在讓美國漸漸喪失西方世界領導者的地位。

“上帝欲要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最近的美國在特朗普的“任性不羈”的領導下,正在快速的走向“眾叛親離”。從特朗普上臺開始,先是退出了TPP,緊接著就是退出《巴黎協定》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然後在今年的5月份再一次宣佈退出《伊核協定》,重啟對伊朗的制裁。

特朗普的任性妄為,從表面上看,是為了改變美國對外的貿易模式,為美過在雙邊協定中可以更容易的佔據優勢地位,所表達的就是“美國優先”戰略思路。

更深層次反映出,美國對於其自身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產生了懷疑,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已經不再認為自己是“位面之子”光環的擁有者,也對自己領導世界前進的責任產生了畏懼心理,進而選擇了逃避。

這就使得美國在世界上的正面作用正在逐年下降,而“副作用”則呈現的越來越明顯。而且更卑鄙的是,美國為了強迫其歐洲盟友站在自己的身邊,不惜自毀長城,退出《伊核協定》,以在歐洲盟國身邊製造“炸藥桶”為代價,逼迫“小弟們”站隊,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老大靠不住了,小弟們需要為自己的將來重新打算。

美國這樣自私的行為,也讓他們的“小弟們”徹底的失去了忍耐的空間。正是由於美國不再肯擔負起自己應該的責任,讓其歐洲的盟友們倍感失落。

2018年5月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查理曼獎”(Karlspreis)頒獎儀式開幕致詞中公開提到:“歐洲不能再指望美國保衛自己,必須依靠自己”。她還說:“我們應該做些事情了。

默克爾的這一番表態,直接表達了歐洲國家對美國在最近幾年的不負責任行為的恐慌和震驚。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歐洲各國央行們,紛紛將存儲在美國銀行的黃金運回本國國內。同時在外交上不再與美國保持同一步調,甚至開始敷衍美國。

比如在4月份美國推動對俄羅斯的外交戰時,除了英國驅逐了23名俄羅斯外交官以外,其他歐洲國家,僅僅只驅逐了幾名俄羅斯外交官意思了一下,甚至他們在私底下還與俄羅斯專門就此事做了通氣。

同時在4月14日美、英、法空襲敘利亞時,英、法不僅將情報透露給俄羅斯,在作戰時也只是意思一下,發射了幾枚導彈,更搞笑的是德國宣佈不參加作戰的同時,還公開提出啟動了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讓美國倍感難堪。

美國與歐洲盟友之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步調嚴重不一致,甚至步調相悖的局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國不願意再承當其世界領導者的責任所導致的。道理也很簡單,既然“老大

不願意帶著“小弟們”打江山,那麼“小弟們”就需要為自己的將來好好打算一下了,總不能跟著“老大”瞎混,最後落得個兩手空空吧。

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歐洲的盟友們,不願意出席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的儀式了,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既然美國不願意做歐洲的領頭羊,不願意承當領導者的責任,就不能埋怨歐洲的盟友們不肯再聽話,更何況你特朗普是一個基督教的信徒,卻公開承認基督教的聖地屬於猶太教的以色列,這不能不說是特朗普在宗教上的背叛,因此信奉基督教的歐洲國家不去參加儀式,也是理所當然。


落下m

特朗普自從去年年底宣佈要將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引起了國際上的劇烈反響,沙特指出:“美國要認真考慮自己的行為”,歐盟表示:“尊重關於耶路撒冷問題的國際共識,包括其外交使團的位置,直到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得到最終解決。”,土耳其炮轟以色列:“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國家”,之所以美國遷移大使館的原因就是因為耶路撒冷三教聖地的重要意義。

猶太教認為耶路撒冷是自己的古都和發源地,猶太人應該回到耶路撒冷,而伊斯蘭教把耶路撒冷認為是第三聖地,據伊斯蘭教記載默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天接受天啟。現如今美國承認以色列的首都是耶路撒冷並且搬遷自己的大使館,必然會加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的矛盾,未來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此消彼長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圍繞耶路撒冷的動亂。


西歐國家近期針對伊核問題和貿易保護主義吃了特朗普的閉門羹,在歐盟會議上馬克龍表示:“我們不能再軟弱了,我們需要團結起來”,默克爾說:“歐洲完全依賴其他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歐洲國家和美國間隙變大是必然趨勢。美國不顧輕重肆意妄為,單方袒護以色列的行為必然會引起西歐國家的強烈反對,這一次西歐國家不出席儀式,即是西歐國家表達自己對耶路撒冷問題的態度,又是為了顯示出來自己未來不在依賴任何一個國家的態度。美歐關係在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小的間隙會越來越多。


虎賁軍huben

國際問題由橋本回答。

本週是以色列人的建國紀念日,也是巴勒斯坦人的苦難日。這幾天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舉行了約4萬人的抗議集會,以色列軍警鎮壓約55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2200名巴勒斯坦人被逮捕。抗議活動的起因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把美國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造成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加劇。

以色列外交部主辦了美國大使搬遷的祝賀活動,原本準備出席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取消出席計劃,派遣自己的女兒伊萬卡,女婿庫什內出席慶典。這裡補充一下,女婿庫什內本人就是猶太人,而伊萬卡為了與庫什內結婚,也把宗教信仰改為猶太教。除了他們以外,沒有什麼嘉賓出席這個儀式,以色列公佈了參加儀式的國家:阿爾巴尼亞,安哥拉,奧地利,喀麥隆,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捷克,多米尼加,厄瓜多爾,埃塞俄比亞,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匈牙利,肯尼亞,馬其頓,尼日利亞,緬甸,巴拿馬,秘魯,菲律賓,羅馬尼亞,盧旺達,塞爾維亞,南蘇丹,泰國,烏克蘭,巴拉圭,越南,坦桑尼亞,贊比亞。

歐盟除了奧地利,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以外,其餘國家都沒有參加儀式,還有埃及,俄羅斯,墨西哥也沒有參加,在以色列有大使館的約旦也沒有參加。參加的國家非洲以及中南美洲的國家很多,亞洲參加的僅有泰國,菲律賓,越南。

沒有參加的有影響的國家以色列沒有提到的有,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土耳其,非洲與美洲的有影響的國家還有南非,阿根廷,智利,甚至日本,印度也沒有參加這個慶祝儀式。換句話說為以色列去捧場的,除了美國方面派遣總統女兒參加以外,其餘就是歐盟的舊東歐國家,非洲以及中南美小國,對於中東問題有影響的大國都缺席,中東國家一個都沒遇參加,不參加就是表明態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橋本看日本

紅帽胖達認為,西歐國家集體不出席當然是因為反對特朗普政府這種行為了。理由有三個。

第一,美國將駐以色列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實際上是一種“選邊站”的行為。對於美國而言,儘管在1995年國會已經通過了搬遷使館的法案,但是歷屆政府都選擇不予執行,這種行為實際上確保了美國政府仍然能夠扮演中間斡旋人的角色。而這次特朗普選擇搬遷使館徹底打碎了這一身份,如果西歐國家也參與其中,這些國家也將失去中間立場,不具備協調巴以問題的道義立場。

第二,美國政府此舉很可能引發中東的混亂。西歐國家很清楚,特朗普一意孤行的結果必將刺激巴勒斯坦人做出更為激烈的反應。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代表出席搬遷儀式的當天,巴以邊境已經爆發了抗議,以色列的警察和巴勒斯坦人的衝突已經導致大量傷亡。巴以的混亂很可能產生溢出效應,危及歐洲的“大周邊”。

第三,抗議美國我行我素、只顧自身利益的行為。特朗普政府在遷館和伊朗核協議上的態度都已經證明,當前的美國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和核心盟友的利益,而不顧及大局和長遠。歐洲國家並不想捲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更不願意在這個對自己無利的事情上為美國站臺,不出席也是對美國外交決策的明確抗議。


以上是紅帽胖達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轉發、關注!


紅帽胖達

這是特朗普“豪賭”的一大外在風險!美國世界領導力“一超”地位有可能在特朗普手上一去不復返。

涵叔前面的問答中曾說過,特朗普是在為美國走向更強大,或者說是走向巔峰進行豪賭。其近期的中東政策就是突出的表現,不論是退出伊核協議,還是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在這兩大中東議題上,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和它的戰略盟友、西歐多國都存在巨大分歧

,這次西歐國家集體缺席美國駐以使館遷址一事,就很能說明問題。而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事,英法德三個歐洲國家一水不接特朗普的茬,依然表示要繼續履行協議,只要伊朗能履行。

商人出任的特朗普算得上是非常典型的硬實力至上主義者,他要用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為“美國優先”戰略服務,以及通過硬實力來打破一些僵持多年的外交僵局。從實際解決問題的效果上看,所謂不破不立,特朗普的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豪賭式做法確實可能收效不錯。但按照這個方向強大起來的美國是否能夠相應地進一步提升其世界領導力,則要打上個大大的問號。

美國能夠在世界上高居“一超”地位數十年,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固然是堅實支撐,但其世界領導力的展現更大程度上是通過軟實力來實現的,美國一呼眾者(尤其是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應的局面,可不是靠胡蘿蔔加大棒威逼利誘出來的

但如今,特朗普在力推“美國優先”,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後,雖然說不上西歐國家、日本已經與美國呈現分裂態勢,信任度、關係穩定度的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一度想當與中國抗衡的“全球排頭兵”的安倍都謀求改變方向。

按照現在的路子走下去,特朗普的確有可能短時間讓美國更加強大,但伴隨而來的風險和代價可能是,美國世界領導力“一超”地位的一去不復返。


涵一

因為不合法


耶路撒冷並不是以色列的領土,以色列沒有任何藉口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首都,從國際法上來說,以色列根本就是侵略。

以色列人長期主張猶太人在幾千年前曾經在耶路撒冷地區有過王國,因此以色列有資格,如果按照這個算法,世界會打成一團,意大利人可以主張的地方更多。


如果按照以色列人的算法,那麼起碼今天猶太人欠了伊朗的大人情,在當年猶太人還在耶路撒冷的時候,是巴比倫人攻陷了猶大國,造成了著名的“巴比倫之囚”,並且造成第一次大流散,而此時正是波斯王居魯士打敗了巴比倫,解放了猶太人,並且讓猶太人重造聖殿,古代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


在歷史上,阿拉伯人對待猶太人的態度比歐洲人對待猶太人的態度強百倍,歷史上一系列排猶事件,基本上都是歐洲人。舉個例子,沙遜家族,這是猶太人有名的家族,號稱東方的羅斯柴爾德,這個家族是因為西班牙排猶,所以逃到了巴格達,沙遜·本·塞利還當過巴格達的首席財政官,這個家族後來乾的事情,中國人非常清楚,舉個例子,鴉片戰爭中,英國人要保護的對象:鴉片,就是這個猶太人集團大衛·沙遜之手,當年這個家族大肆往中國販賣鴉片,迄今為止,上海還有這個家族的遺址:沙遜大廈


以色列從建國時期並沒有去徵求中東所在人民的意志,這也難怪阿拉伯人有意見,問題是當年這塊土地是英國殖民地,殖民主義是不正義的,按照聯合國當年建立的規則,是應當在巴勒斯坦地區進行全民公決的,然而沒有,大國就直接代替了巴勒斯坦人的意志,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戰爭,就是這麼來的。


以色列建國不是猶太人自身多麼厲害,完全是國際社會看在猶太人被屠殺後非常可憐,在大國的支持下建立的以色列國,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今天的以色列已經成為一個大肆擴張的侵略性國家,在21世紀,一國軍隊對於另外一國的群眾進行開槍射擊,死了好幾十人,傷數千人,恍惚間似乎回到了清末。


李建秋的世界

西歐國家不願意再為美國“背鍋”了,這反應了美國的歐洲盟友目前在國際事務中與美國之間的深刻裂痕。為什麼西歐國家集體缺席此次美國駐以色列新使館舉行的開館典禮呢?第一,擔心難民問題。耶路撒冷問題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核心問題之一,雙方在此問題上可謂態度堅決和鮮明,都主張耶路撒冷是自己的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一旦因此事巴以之間甚至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再爆發大規模的衝突,因此而再造成很多難民的話,西歐的國家會非常頭疼。中東地區與歐洲是挨著的,卻與美國相隔很遠,中東地區的難民大部分不會跑到遙遠的美國,更不會跑到南方的非洲,而是大都都往以人權著稱的西歐國家跑。對於多數西歐國家來講,儘管自己不窮,但是接收大量的難民往往面臨著國內民眾的反感和因此而滋生出的很多問題。歷史上以色列與眾多阿拉伯國家進行的多次中東戰爭,以及一些中東國家的內戰(如現在的敘利亞內戰),還中東的國家之間的衝突所造成的難民,很多都湧入了歐洲,讓西歐各國疲於應付和頭疼不已。

第二,照顧眾多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立場和情緒。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穆斯林總人數是約16多億。在全球共有57個伊斯蘭國家和2個伊斯蘭地區,眾多的伊斯蘭國家雖然在很多問題上有矛盾和分歧,但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卻是一致的,基本都支持巴勒斯坦。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啟動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的搬遷工作,這引起眾多伊斯蘭國家的強烈抗議。為了應對此事,同年12月13日,在土耳其政府召集下,伊斯蘭合作組織(現有57個成員)特別首腦會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伊斯蘭合作組織會後發表公報,宣佈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耶路撒冷不僅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地,也是伊斯蘭教的三大聖城之一(其他兩個為麥加、麥地那)。

作為美國在中東“永不沉沒的航母”的以色列是美國堅定的盟友,但卻不是眾多西歐國家的“航母”,西歐國家不會為了以色列一家而輕易去得罪眾多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

第三,“伊核協議”以及貿易問題的餘波。在對待敘利亞政府軍的問題上以及很多國際事務中,英法還有其他美國的歐洲盟友基本都是緊隨美國,是給了美國面子的。然而隨後在2018年5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在此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相繼密集訪美,都苦勸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但是特朗普誰的面子都沒給,我行故我素。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特朗普表示將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以色列與伊朗進一步衝突甚至發生軍事上大規模對抗的可能性都在加劇,這引起了西歐國家的深深不安。美國特朗普政府還要求歐洲企業在半年內停止與伊朗經濟貿易上的往來,管的實在是太寬,西歐國家對此是很不爽的。

隨著所謂美國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的不斷實施,西歐國家在歐盟的框架下將會更加在國際事務中協調彼此的立場,保持更多的一致和獨立性,來應對美國的越來越多的單邊主義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