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 王寶強 圖/視覺中國

王寶強獲“最失望導演獎”,他親自去領獎,還說了這番話

昨晚,一個並不宏大的“金掃帚獎”頒獎晚會,迎來了它開辦9年以來,第一位真正到場的獲獎嘉賓——王寶強。

“金掃帚獎”,和各類獎項完全相反,它選的是年度最失敗的電影作品、導演等等。開辦以來,吸睛不少。而王寶強的出現,讓很多人都意外。

現場的主持人十分激動,不停拉著寶強為他鼓掌。

一部《大鬧天竺》,讓曾經跪在舞臺上的導演王寶強,站在了所有一線明星、導演此前都不會站的領獎臺上。

金掃帚獎是《青年電影手冊》雜誌創辦的電影獎項,仿照美國金酸莓獎,評選年度最差中國電影。

王寶強的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獲得最令人失望導演獎、最令人失望影片獎和最令人失望編劇獎。

登臺領獎時,他誠懇地表示,“我第一次當導演確實欠缺經驗,有很多不足,我相信經過努力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其實我也挺感謝金掃帚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跟觀眾說一句對不起,這句話我在心裡很久了。這次是欠觀眾一次,但是我相信經過努力和不斷學習,我一定會成為大家心目中一個合格的導演,也會成為一個合格的電影工作者。”

同樣是這部《大鬧天竺》,兩年前的3月,為自己這部新片舉行的“西征餞行會”上,王寶強把半個華語導演圈都請到了現場。面對著一路提攜自己的導演們,他自稱“學生”,情到深處,甚至當眾跪了下去。

然而,這部他投入巨大心血的導演處女作,沒能讓他自信滿滿地站起來。 主持人詢問王寶強的新作時,他拒絕宣傳:“今天來是很真誠地接受獎項,不要再透露我怎麼樣怎麼樣,沒必要來宣傳我的新片”。

“我不會原地踏步的,不管是做演員還是做導演。”這種直白和堅韌,似乎再次讓人看到10多年前那個傻根或許三多的影子。

有網友說,王寶強是個好的電影演員,但他在成為好的電影導演之前,就先學會了接受批評。從《小時代》到《乘風破浪》,在業界的跨界導演中,沒有一個人做到過直面批評。

王寶強做到了。

也不算訝異,這個娛樂圈裡的老實人一向本分的讓人心疼。

我叫他毒瘤,不是因為他禍害了娛樂圈,而是因為他太難啃,噴子無從下口。

而王寶強這個人,我從來沒聽過他的黑料,就算有,也是有人惡意中傷,沒有真憑實據。

別的不說,就拿馬蓉宋喆一事來看: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不管怎樣,對於王寶強,我沒有一句不好的評價。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他小時候日子很苦,衣服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因為看了一部《少林寺》電影,於是就踏上了學武的道路。

這一年,王寶強八歲,他來到了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每天凌晨便要起來,在少林寺和市區之間往返。文化課也不能落下。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長大後,他開始當起了北漂,群演的日子辛苦難熬。但他是幸運的,他熬出頭了,但這份幸運,藏在那些被欺負,做苦力的艱難歲月裡。

我們總會羨慕那些明星,拍拍照片就能掙錢,但如果讓我們去挨耳刮子、捱罵、搬磚,我們或許一百個不樂意。人家有的,不嫉妒,人家沒太做好的,多擔待。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我們都說王寶強傻,他是傻,但這年頭,要麼賊精,要麼賊傻,這個傻,講的是實誠。

他就是因為傻,才有了小眾文藝片《盲井》。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當時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麼院線價值,而且還要深入礦井拍攝,因此嚇跑了很多演員,甚至原定製片人都跑了,但是王寶強沒走。

因為他傻,所以有了《盲井》,因為《盲井》,馮小剛才會注意到他,有了讓他名聲大噪的《天下無賊》裡的傻根形象。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後來,在2006年,他憑藉同樣有點傻的“許三多”形象,成為了觀眾心中不可磨滅的人物。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2012年,《泰囧》上映,他還是傻傻的,但是滄桑和成熟也體現出來。

一個說自己是大老粗的人,其實比很多人都睿智。一個看起來傻,拼命努力的人,是對自己人生最負責的人。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我很喜歡那種火了以後不忘本的明星,每次王寶強回家,就和老家的人打成一片,沒什麼架子,穿得也很樸素。

王寶強,娛樂圈裡的“毒瘤”

而現在大多數人,僅僅去外地讀了個書,回家連家鄉話都不會說了,家裡的飯也吃不慣了,什麼毛病。

王寶強其實可以算是一個榜樣了,他小時候有個夢想,於是就真的實現了。我們也有夢想,為什麼沒實現,可能區別就在:

王寶強想當武打明星,於是他八歲開始習武。而我想當一個外交官,卻連英語都不愛學吧。所以千萬別說王寶強的成功只是一個偶然。

王寶強,你一定要一直火下去,一直努力下去,這種演員才是能給現在的人們一種榜樣力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