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最年輕的民主黨派中央主席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本期鳳凰衛視《問答神州》,吳小莉採訪的嘉賓是當今中國八位民主黨派中央主席中最年輕的一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

“民進”的全稱是中國民主促進會。

成立於1945年12月30日的中國民主促進會,主要是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所構成,是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雖然民進中央的名字大家可能有一些不太熟悉,但其實民進的一些提案和建議,對人們的生活影響至今。

現在讓蔡達峰主席舉個例子呀: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教師節

蔡達峰:從結構上來看,我們是基礎教育界多一點,一半的會員都是來自於中小學、還包括學前教育、民辦教育這一類。所以我們發表的很多意見對中國教育還是有大的幫助的。

從1981年到1985年的5年裡,我們連續、多次不斷呼籲要設立一個教師節。通過很多次努力,政府提出提案,最終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把9月10號作為我們新中國的教師節,所以我們很多教師很開心,反映了他們希望得到尊重這樣一種意願。

看到木有!教師節就是咱們中國民主促進會早期呼籲噠!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不僅如此!連國歌的確定,也跟民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哦~

這就要從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主要創始人馬敘倫先生說起。

國歌

蔡達峰:這個就是審議國歌的時候,新政協籌備會,馬敘倫擔任“擬定國旗、國歌及國徽方案”的第六小組組長。大家在商議,怎麼用,用什麼歌作為國歌,馬敘倫向毛主席提議,新中國成立了,再寫國歌是來不及了,現在先應該有一個代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結果大家都同意,《義勇軍進行曲》大家都覺得挺好。但也有人覺得裡邊有一句話,就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大家覺得比較悲觀一點。後來,周總理說應該保留,如果國歌再改的話,我們唱的沒感情。

國慶日

蔡達峰:許廣平女士,也是我們的創始人之一,魯迅先生的夫人。她代馬敘倫在第一屆政協大會上發言,她說新中國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國慶日,而不是用原來的那個老的國慶日,建議就用開國大典那天,10月1號作為國慶日。後來毛主席他們都贊同,就向人民政府提議,寫了個提案,後來人民政府發公文公告,正式通過10月1號作為新中國的國慶日。這兩件事情對我們來說也挺光榮的,我們的參政議政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蔡達峰主席的經歷

1 簡歷要牛:來看看蔡達峰主席的經歷哦

1960年出生的蔡達峰,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在同濟大學攻讀的。在同濟學習工作了15年之後,蔡達峰轉至復旦大學,在那裡工作了22年,從2003年到2015年卸任,在復旦大學副校長的任上超過了12年。

2 能遇良機:

下面聽聽蔡達峰主席偶遇老領導推薦的故事吧~話說當時蔡主席甚至都不知道啥是民進哦,“雲裡霧裡”滴參加了一次復旦黨委統戰部搞的活動...

吳小莉:您在1995年進入了民進,當時是有選擇的嗎?因為作為教育界,民主黨派不止民進。

蔡達峰: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我很直接就和民進接觸了。 是我們復旦黨委統戰部搞過一次活動,我是新進的年輕教師就去參觀了。然後那天晚上我和房間的兩位老先生聊得挺開心的。第二天他們跟我說:你加入我們民進吧!我才知道他們兩個是復旦民進的領導。經過他們推薦我就加入了,並覺得很開心。

(ps: 也是那次活動,住在蔡主席樓上的另一個黨派的領導也要拉他入自己黨派,不過蔡主席說:人家已經答應加入民進啦!不好意思啦!阿呀呀,看來,老領導要抓年輕力量入黨派,也要先下手為強呀!)

職稱評審還要“打擂臺”

蔡達峰:當時各黨派都需要年輕人,它基本上都是要中高級知識分子,但是這類人基本年紀不會很輕的,就像我這種高級職稱,都是通過打擂臺的,就屬於破格選拔的。

吳小莉:跟誰“打擂臺”?

蔡達峰:年輕人之間打擂臺,學校裡組織個(職稱評審),弄幾個名額,一批人來申請,然後一層層打,號稱叫打擂臺。這個意思表達就是,各行各業其實都斷層,民主黨派也斷層,希望發展一些年輕人,所以我們就變得比較受歡迎。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那麼蔡達峰是如何一步步升為民進中央主席的呢?2018年全國兩會結束之後不久,八位副國級集體出京帶團分赴地方調研。民進中央有哪些建言獻策呢?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5月25日鳳凰衛視《問答神州》吳小莉專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

國歌、國慶、教師節,國人看重的幾件事都和這個黨派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