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茅藥酒”跌落神壇!

這兩天國際上鋪天蓋地的新聞是美軍用導彈空襲敘利亞,而國內則是鴻茅藥酒遭人發帖“惡意抹黑”,發帖人還遭到公安機關跨省抓捕,在眾多廣告中除了最為洗腦的“腦白金”,應該就屬“鴻茅藥酒”了,其因佔據黃金時段而收穫不小的知名度。但這次是以“負面報道”登錄各大媒體頭版頭條,迅速陷入負面輿論風波。

“鴻茅藥酒”跌落神壇!

一、事件始末

2017年12月19日,廣州醫生譚秦東在廣州市用手機APP“美篇”發佈題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文章。文章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並不適合飲酒,“鴻毛藥酒”通過電視廣告“誇大療效”,幕後推廣公司有巨大商業利潤。幾天之後,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到涼城縣公安局報案,稱互聯網上有人對“鴻茅藥酒”進行惡意抹黑,鴻茅藥酒作為國藥準字號非處方藥,卻被稱為“毒藥”,其不實言論和虛假信息侵犯了商品聲譽,致多家經銷商退貨退款,給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損失。

“鴻茅藥酒”跌落神壇!

請輸入描述

二、鴻茅藥酒風波,暴露了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諸多問題

1、保健品市場和廣告市場亂象叢生。

二十年來,我國市場上到處充斥著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各種保健品廣告鋪天蓋地覆蓋著各類宣傳媒體,有些保健品商家採用傳銷方式欺騙老年人。這些保健品,無一例外地被吹噓成了包治百病地神奇之物,許多社會名人甚至是德高望重的藝人成了保健品的代言人。

這些保健品是否具有廣告所吹噓的功效,很是讓人懷疑,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這些保健品只要不吃死人,是沒有人過問的。

2、地方保護主義十分嚴重。

鴻茅藥酒之所以能夠這樣招搖過市,就是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包庇。根據涼城縣政府的工作報告顯示,鴻茅藥業2017年上繳稅收達3.5億元。而整個2016年,涼城縣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08億元,由此可見,鴻茅藥酒對於涼城縣的重要意義,因此,在發展方面得到優待和保護,無可厚非,但是保護也應該遵守法規,注重消費者的利益。在各地對鴻茅藥酒實行“封殺”的前提下,當地政府依舊在監管和廣告審核上“一路綠燈”的行為,就讓人難以理解和認可了,這種無原則、無休止的保護看似是對企業的愛護,實際上卻是短視之舉,到頭來只能得不償失,甚至適得其反。而且這種保護也是對廣大消費者用藥安全的無視,是在為違規行為推波助瀾,甚至為虎作倀,實在不是監管部門應有的作為。

3、司法執法部門也在充當著不法廠家商家的保護傘。

社會上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旦有人對某些生產廠家及其產品、商家及其商品正常吐槽,甚至一些行家對產品和商品所撰寫的學術論文,動輒被司法部門立案為民事糾紛,被執法部門列為刑事案件,或者民事糾紛上升為刑事案件。不法廠家、商家有了這樣的保護傘,更加是有恃無恐無所不為,到頭來,受損害的是廣大的消費者,受損害的消費者到頭來是投訴無門。

鴻茅藥酒跌落神壇,值得政府和各級司法部門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