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俗聯播之——元宵節

春節民俗聯播之——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這天夜裡,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是個古老的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

相傳,公元前180年呂后病逝,絳侯周勃等人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漢文帝為示慶祝,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

後來,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從此一路承襲。

隋、唐、宋以來,元宵節盛極一時。

看看歷朝歷代的那些大文豪才子們又是怎樣用生花妙筆來讚譽元宵盛景的。

唐代詩人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宋代大家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元代文人楊維楨《元夕與婦飲詩》:

問夜夜何其,睠茲燈火夕。

月出屋東頭,照見琴與冊。

老婦紀節序,清夜羅酒席。

右蠻舞嫋嫋,左瓊歌昔昔。

婦起勸我酒,壽我歲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勸君飲此酒,呼月為酒客。

婦言自可聽,為之浮大白。

明朝才子唐寅《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

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

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詩人姚明之《詠元宵節》:

花間蜂蝶真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

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春節民俗聯播之——元宵節

在四大名著中,也有很多關於元宵節的精彩描寫。

《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在講到耿紀等五人策劃在元宵節討伐曹操時,羅貫中這樣寫道: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競放花燈。真個金吾不禁,玉漏無催!”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吳用利用北京上元燈會,救了盧俊義和石秀。其中有大段文字對東京汴梁的元宵節進行了描述:

“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節,好生晴明。黃昏月上,六街三市,各處坊隅巷陌,點放花燈。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值此元宵,有詩為證:北京三五風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銀花火樹不夜城,陸地擁出蓬萊島。燭龍街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時安。五鳳羽扶雙貝闕,六鰲背駕三神山。紅妝女立朱簾下,白麵郎騎紫騮馬。笙簫嘹亮入青雲,月光清射鴛鴦瓦。翠雲樓高侵碧天,嬉遊來往多嬋娟。燈球燦爛若錦繡,王孫公子真神仙。遊人流連尚未絕,高樓頃刻生雲煙。”

在《西遊記》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中,吳承恩也對元宵節的盛景花了不少筆墨:

“正是:三五良宵節,上元春色和。花燈懸鬧市,齊唱太平歌。又見那六街三市燈亮,半空一鑑初升。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雪花燈、梅花燈,春冰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青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檠。蝦兒燈、鱉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簷下精神。鷹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併;虎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鰲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萬千家燈火樓臺,十數里雲煙世界。那壁廂,索琅琅玉韂飛來;這壁廂,轂轆轆香車輦過。看那紅妝樓上,倚著欄,隔著簾,並著肩,攜著手,雙雙美女貪歡;綠水橋邊,鬧吵吵,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對對遊人戲彩。滿城中簫鼓喧譁,徹夜裡笙歌不斷。有詩為證,詩曰:錦繡場中唱彩蓮,太平境內簇人煙。燈明月皎元宵夜,雨順風調大有年。”

《紅樓夢》中也多次描繪了這一中國傳統佳節。小說第一回就寫了元宵之夜,姑蘇城裡的鄉宦甄士隱,派僕人霍啟帶寶貝女兒英蓮去街上看花燈,夜半,霍啟去小解,不慎弄丟了英蓮。第二次是在十八回,賈府入宮多年的大小姐賈元春晉封賢德妃,獲聖上隆恩回家省親,日子選的恰巧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在第五十三回,又一次寫了元宵節:十五日之夕,賈母命在花廳之上擺了十來席酒,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花燈,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舉行家宴。飲酒行令,看戲說笑,吃元宵,放炮仗,觀煙火,豁啷啷打賞錢,熱鬧非常,直至四更天。

春節民俗聯播之——元宵節

無論是在哪個朝代,燈會都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元宵賞燈這一習俗也一直保留至今,成為元宵之夜的重頭戲。因此,元宵節也常被叫做燈節。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唐玄宗時燈節從十四日起至十六日,連續三天;宋太祖時追加十七、十八兩日,成“五夜燈”,南宋理宗時又添上十三日為“預放元宵”,張燈之期達六夜。到了明代更是延長為前所未有的“十夜燈”。至清代,元宵慶典又改為五天。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至今仍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一大民俗節日。

2008年6月,元宵節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