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帶礪:新一軍老兵說,遇到燒焦未斷氣的日軍,給他補上一槍

山河帶礪:新一軍老兵說,遇到燒焦未斷氣的日軍,給他補上一槍

潘文漢:1924-2016

籍 貫:廣西容縣

番 號:陸軍新編第一軍新三八師通訊營二連(有線連)

階 級:通訊兵上士

抗戰憶述記錄:彭春海

1943年在容縣招出國兵時我17歲,在縣城悅來客棧負責擔水,一日要擔幾十擔,好辛苦。所以見到有熟人報名去當兵,我都跟著報名。我想,當兵再辛苦都不會被擔水更辛苦吧?

當時容縣同去一共十八個人,其他十七個人都是容縣中學的學生哥,十八個人去,回來五人(訪問時其他四位已過世)。 我們在容縣新兵徵集營集中後步行到平南,再從平南乘船到柳州,從柳州走路到雲南,從雲南出緬甸,再從緬甸轉到蘭姆伽。

在那裡訓練了三個月,編入新一軍新三八師師部通訊營,開始是分在一連有線連,但因我個子比較矮小,扛不動一大卷電話線翻山越嶺,故調到二連無線連。整個通訊營的軍人,大多數文化程度都很高,聯絡官多為當時的從軍大學生,而且整個營都沒有設副職。訓練三個月後,開始上戰場。老人說,第一仗打仗的地方是臘戌,打了約十幾天,再打勐公。在打勐公時,班長因傷調回國了,我平時做事比較穩重,因此升為班長。打完勐公後,接著打八莫,打完八莫,打到密支那。密支那打得最久的,打了一個多月,還未全攻下。

山河帶礪:新一軍老兵說,遇到燒焦未斷氣的日軍,給他補上一槍

駐印軍皆是剃光頭。

電視裡放的遠征軍很假,一:日本兵沒有衝鋒槍,但我軍有美國提供的衝鋒槍。二:營長以下的士兵,包括軍長孫立人,都是大光頭,一方面是方便受傷時包紮,另外行軍打仗也方便。而孫立人將軍和各位師長都和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全軍服裝都是統一的,服裝不分官和兵,不像電視裡,還穿西裝。孫軍長作風比較奇怪:一不帶衝鋒槍,二不坐車,三不騎馬,都和士兵一樣走路。在行軍時見到軍長,一不能敬禮,二不能打招呼。但在辦公室時,則要按規矩敬禮問好。

山河帶礪:新一軍老兵說,遇到燒焦未斷氣的日軍,給他補上一槍

孫立人將軍在徒步行軍。

當時我軍部隊已經包圍密支那,日軍想突圍,開始時以十幾架飛機來,想轟炸,但被美國的飛機撞了下來(本人有疑問:飛機撞飛機?但老人堅持說整個部隊的人都看著日本飛機被美國飛機撞下來)。步軍在武器上也佔優勢,遠的不管不打,近的五十米內衝鋒槍掃射,日本先用騎兵突圍不成,又換成步兵衝鋒。衝了三輪,日軍出動坦克車,日本步兵都躲在坦克車後面跟著衝。我軍這時則用戰防炮還擊,第一炮先打領頭坦克的履帶,第二炮打坦克的炮塔。

山河帶礪:新一軍老兵說,遇到燒焦未斷氣的日軍,給他補上一槍

美軍軍士在訓練中國軍人使用火焰槍

這樣先打停日軍的坦克,再用六零炮打躲在後面的步兵,最後用火焰槍燒日本步兵,火焰槍很厲害,等到子彈槍炮聲都停下來後,我們上前搜索,發現很多日本兵都被燒焦了還沒斷氣,則給他補上一槍解決。

我們打完密支那後,再打到南坎,打完南坎後不就回國參加反攻了。

回國原本計劃從雷州半島開始反攻,當時的計劃是新一軍從廣州灣從西往東推;新六軍則從湖南西部往江西推進,再往南京方向打;71軍從火車路往南京打,三軍齊下收復南京。但剛行軍到現在玉林市的陸川縣米場一帶,日本人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來,於是部隊接令,全部拉回玉林駐紮。

部隊回到玉林城時,玉林城的鞭炮都賣完了,整個玉林城的老百姓都在放鞭炮,我們買不到鞭炮師長就說“沒有鞭炮,我們有槍炮!”於是,警戒出一片地方,當天部隊對天放槍,把直射炮彈拿掉彈頭,只射彈筒,以示慶祝。

山河帶礪:新一軍老兵說,遇到燒焦未斷氣的日軍,給他補上一槍

新一軍士兵進入廣州01

在玉林城駐紮了好幾天,部隊行軍經容縣到容圩(今蒼梧),乘船到廣州,經海珠橋直入,從沙面碼頭上岸,接收日軍投降。

當時,部隊經容縣時正好從自己家門口經過,連長還笑問我說:“到家了,不回去看看?”我則覺得,自己作為班長跑回家看的話,那沒辦法帶兵了,自己的班裡兩廣兵很多,他們也要求回家看看的話,不答應不好,答應則沒辦法完成軍務,因此放棄了回家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