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麻花”遍地開花” “陳昌銀”快刀斬亂“麻”開始大面積維權

“陳麻花”遍地開花” “陳昌銀”快刀斬亂“麻”開始大面積維權

來了“網紅”重慶,帶點什麼特產離開呢?在重慶著名景點磁器口古鎮,“陳麻花”被視為當地一絕,有著“沒吃過陳麻花,就沒到過磁器口”的說法。然而,陳昌銀、陳建平、陳文貴、陳穩健、千年陳……到處都是姓“陳”的麻花,讓人不禁眼花繚亂。據悉,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陳麻花”,是因為曾經“陳麻花”被視為磁器口麻花的統稱,不能作為商標進行註冊。

對於“陳昌銀”的做法,其它“陳麻花”表示了不解。

“陳麻花”遍地開花

本地人也暈頭

走在磁器口古鎮的街上,銷售麻花的地方比比皆是。不僅有“陳昌銀麻花”、“陳建平麻花”、“老街陳麻花”等專賣店,還有不少重慶特產店也出售各種陳麻花。

“不知道哪家是正宗的,每次都看哪裡排隊的人多就買哪一家。”特地趕來給外地親戚買陳麻花的張女士說,身為重慶本地人,她也經常被各種陳麻花搞得暈頭轉向。而從湖南到重慶旅遊的劉先生則表示:“重慶的‘陳麻花’太多了,我們外地人肯定分辨不了,只能根據美食攻略的推薦買。”

唯一能確定的是,陳昌銀在2007年將自己的“磁器口陳麻花經營部”註銷,成立了“重慶市磁器口陳麻花食品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重慶第一家麻花公司。

正宗“陳麻花”

如今有了說法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陳麻花”?據瞭解,在重慶地區,於從事職業的前面冠上姓氏是非常普遍的做法。於是,商家將自己生產的麻花冠上“陳”的姓氏,號稱是正宗的“陳麻花”也成為理所當然。再加上“陳麻花”此前被認為是磁器口麻花的統稱,“陳”與“麻花”都是通用詞,註冊不了商標,更是給各種“陳麻花”的湧入留下了可趁之機。

為何如今能成功註冊“陳麻花”為商標?“我們公司數年如一日的宣傳‘陳麻花’,將‘陳麻花’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企業。而且,我們還參與了重慶麻花地方標準的制定,2011年被評為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都是社會對我們的‘陳麻花’知名度認可的體現。”楊學武介紹,公司生產的“陳麻花”具有了廣泛的知名度後,根據《商標法》被認定為未註冊馳名商標。經過該公司申請註冊,“陳麻花”終於從統稱轉變為了特指“陳昌銀麻花”。

維權路

曾耗資百萬掐了9場“架”

“陳昌銀”在2013年起訴“陳昌原”的案例也比較有名。“陳昌原”一審被判侵犯“陳昌銀”註冊商標專用權,賠償3萬元。但在當時,“陳昌原”使用“陳麻花”的字樣的問題,法院認為磁器口陳麻花公司未將“陳麻花”作為其企業名稱中的字號突出使用或者宣傳,“陳麻花”尚不能作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企業名稱加以保護,故不認為被告侵犯了“陳昌銀”的企業名稱權。“陳昌銀”提起上訴後被駁回。

可以看出,在兩起當年的“陳麻花”官司中,“陳麻花”字樣被其它企業使用,尚不能被認定侵犯了重慶市磁器口陳麻花食品有限公司的相關權益。如今隨著“陳麻花”註冊商標的落地,其它企業將不能再隨意使用“陳麻花”字樣。

影響

大面積維權開始

商超下櫃其它“陳麻花”

“陳麻花”們

有的換招牌有的很不解

重慶市磁器口陳麻花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註冊“陳麻花”商標一事,其它“陳麻花”對此是怎麼看待和應對的呢?

聲音

律師 相似“陳麻花”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專家

商標糾紛多由專業知識缺乏造成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商標糾紛的原因大部分是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很多企業都存在著知識產權保護與整體發展不匹配的情況。除此之外,商標註冊的法律法規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等方面,也是造成目前商標領域出現較多糾紛的原因。

該如何應對呢?他表示,商家除了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還應該加大力度鑽研商標註冊,儲備相應的專業知識,為自己的核心商標建立起門檻。在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的同時,向消費者傳遞辨別品牌真假的信息,提升辨別真假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