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是俄羅斯的理性選擇

在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是俄羅斯的理性選擇​在目前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大國在道義上不可信,一個是土耳其,另一個就是俄羅斯。在目前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小國不好惹,那就是以色列。土耳其在經貿合作、政治交往、地緣博弈等方面是典型的“騎牆者”,毫無底線可言,這也是土耳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朋友的根本原因,在和土耳其交往過程中吃過虧的國家都有深切體驗。而俄羅斯是個世界性大國,也有一定的擔當。但俄羅斯的“擔當”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個前提條件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利益“足夠大”,二是它能承受。俄羅斯之所以出兵敘利亞,是因為敘利亞有俄羅斯足夠大的利益。而當美英法精確打擊敘利亞目標時,俄羅斯之所以在“嘴上”反擊而沒在“手上”反擊,是因為它自認無法承受“手上”反擊的後果。在這時候,俄羅斯對巴沙爾的道義也只好體現在嘴上了。這一點要遠強於土耳其,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估計土耳其連嘴上的道義都不會有。而以色列雖然小,但卻是典型的不好惹。我們姑且不論以色列與中東國家間爭議的正義與否,在它們之間的衝突中,世界性的大國有主動且實質性的招惹過以色列嗎?俄羅斯當然也不例外。儘管因為世界二老大的需要,有時會發出幾聲警告,其實也僅此而已。所以,俄羅斯在在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毫不奇怪。

在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是俄羅斯的理性選擇​俄羅斯之所以會支持敘利亞和伊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俄羅斯自己的利益,另一個是與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政治博弈的需要。利益自然很明白,敘利亞有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唯一的軍事基地和港口。與伊朗也有扯不清的經貿關係。換句話說,即使沒有利益,基於“敵人支持的我就反對”的基本邏輯,俄羅斯也一定會與美國對著幹。但對著幹的程度就是“靈活”的了。其靈活程度完全取決於“利益大小”和“承受度”。所以說,不要用道義來衡量俄羅斯的所作所為。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如果說俄羅斯是因為道義的話,那土耳其入境打擊庫爾德武裝佔領敘利亞領土顯然有損敘利亞的利益,按理講俄羅斯應該制止。而事實上俄羅斯不僅沒制止,反而與土耳其暗通款曲。這足以說明俄羅斯只是為了它的利益而非道義。相比較來說,在這一點上,俄羅斯甚至還不如美國。儘管土耳其還是北約成員國,但不管怎麼說,美國確實多次向土耳其發出過警告。如果不是美國及英法等國制約的話,敘利亞一半國土也許都會被土耳其佔領了。由此可見一斑。

在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是俄羅斯的理性選擇​在俄羅斯介入敘利亞事務的這幾年時間裡,以色列已經不止一次轟炸了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真主黨、哈馬斯以及敘利亞政府軍的目標。但俄羅斯每次都是警告而已,從沒有有過實質舉動。有人說這是因為俄羅斯忌憚以色列背後的美國才不對以色列下手的。其實,這個邏輯推理並不能令人信服。因為即使是美國,俄羅斯不是也照樣硬懟嗎?說到底還是那兩點,即利益和承受。因為俄羅斯如果和以色列幹起來的話,顯然是弊大於利。從大的戰略來說,以色列之所以攻擊敘利亞和伊朗,並非戰略需要,而且以色列自身的國家安全需要,並不存在戰略博弈問題。從經濟利益來說,雖然俄羅斯和伊朗有經濟利益,但和以色列也並非沒有經貿往來,因為一個地區大國得罪另一個地區強國的話,實在沒有必要。再從軍事角度來說,雖然俄羅斯的體量比以色列大出許多,但以色列的軍事能力也不可小覷。作為一個世界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難道會心中沒有數嗎?以色列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F-35戰機及其它頂尖武器。如果俄羅斯真與以色列起了衝突,俄羅斯能保證自己的防禦體系不被以色列突破嗎?有人分析說以色列的國土小、縱深淺,俄羅斯可以核平以色列。我只想問,以色列難道沒有核武器嗎?俄羅斯的縱深確實廣,但以色列不可以去襲擊你的首都嗎?要知道,你一個城市的人口都可能比以色列一個國家的人口多,真的互相攻擊的話,那到底誰吃虧呢?俄羅斯不傻,它實在沒有必要去招惹以色列。俄羅斯並不是怕以色列,也不是打不過以色列,而是沒有那樣的必要,因為那樣的話,俄羅斯得不償失。所以,俄羅斯在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是基於它國家利益的理性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