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精彩內容

據《2017年醫藥產業經濟運行》數據,2017年規模以上醫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9826.0億元,同比增長12.2%,各子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是中藥飲片加工。目前我國市場上,中藥飲片或中藥配方顆粒銷售規模較大的上市藥企分別有康美藥業、中國中藥、紅日藥業、香雪製藥、太龍藥業。康美藥業是中藥飲片的龍頭,而中國中藥則是中藥配方顆粒市場的主導企業,兩家藥企2016年在這個領域的營業收入均超過40億元,而2017年則突破了50億元關口。

中藥飲片是中國中藥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傳統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提取、分離、濃縮、乾燥、制粒、包裝等生產工藝,加工製成的一種統一規格、統一劑量、統一質量標準的新型配方用藥——中藥配方顆粒已進入市場,成為我國中藥產業的另一支中堅力量。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網站公佈的2017年醫藥產業經濟運行分析中提到,2017年規模以上醫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9826.0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較2016年提高2.3個百分點。各子行業中,增長最快的是中藥飲片加工,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165.3億元,同比增長16.7%,增速較2016年提高4個百分點。

表1:五家上市藥企2017年的業績情況(單位:億元)

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目前我國市場上,中藥飲片或中藥配方顆粒銷售規模較大的上市藥企分別有康美藥業、中國中藥、紅日藥業、香雪製藥、太龍藥業。康美藥業是中藥飲片的龍頭,而中國中藥則是中藥配方顆粒市場的主導企業,兩家藥企2016年在這個領域的營業收入均超過40億元,而2017年則突破了50億元關口。

康美藥業:中藥飲片營收超61億元

2017年,康美藥業的營業收入為264.77億元,同比增長22.34%,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是:公司已形成了完整的大健康產業版圖佈局和產業體系的構建,抓住行業變革機遇,夯實中藥飲片龍頭企業地位,借力民營醫療政策紅利,深耕醫療服務,搶佔大健康產業戰略高地,核心價值體系助推品牌提升。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1.01億元,同比增長22.77%。

圖1:2016-2017年康美藥業各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報告期內,公司中藥飲片營業收入61.58億元,同比增長30.93%。公司已搭建的現代化醫藥物流系統和在下游形成的集醫療機構資源、藥房託管、智慧藥房、OTC零售、連鎖藥店、直銷、醫藥電商、移動醫療於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營銷網絡,有利於公司發揮協同優勢降低綜合運營成本,在較短時間內發揮渠道優勢形成對新增產能的消化,從而迅速擴大中藥飲片業務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

2018年,康美藥業講五項重點任務:一是著重醫療產業的延展;二是著重診療機構服務創新點的挖潛和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的打造;三是著重“智慧藥房”服務模式的探索,以智慧藥房數據為切入口,佈局智慧藥櫃,挺進醫藥新零售,樹立C端品牌;四是著重構建業務板塊的集團化管控模式;五是著重企業品牌的提升。

中國中藥:中藥配方顆粒營收55億元

中國中藥的全年業績數據顯示,2017年該公司的營業額約為83.38億元,同比增長27.6%,主要得益於中藥配方顆粒業務的快速增長,中藥飲片和中醫藥大健康等新增業務板塊的收入貢獻,以及成藥業務恢復增長。

圖2:2016-2017年中國中藥各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2017年,江陰天江的中藥配方顆粒成功獲香港醫管局兩年(由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採購合約,該合約覆蓋醫管局下屬18箇中醫中心,此次中標將進一步提高江陰天江的海外知名度,促進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壯大發展。

中藥飲片業務方面,2017年的營業額達到約3.99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83.0%,佔總營業額的4.8%。快速的銷售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同濟堂中藥飲片和上海同濟堂開始合併報表,繼續受益於國家政策對中藥飲片的支持和良好的市場需求,代煎業務迅速成長。中藥飲片業務的毛利率為19.6%,較去年同期上升2.4%。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是受益於新合併報表的上海同濟堂之代煎業務毛利率較高且增長迅速。

紅日藥業:投建兩個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項目

2017年,紅日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3.74億元,同比下降12.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1億元,同比下降31.56%。

圖3:2016-2017年紅日藥業各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其中,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7.53億元,同比下降6.62%;毛利率為81.96%,同比增長2.75%。

紅日藥業表示,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在行業放開所帶來的競爭與機遇並存的大背景下,公司進行了深度調整和佈局。第一,打造線上調理模式,充分發揮醫生價值;第二,建立區域獨立核算模式,有效提高了一線經營隊伍的效率;第三,配方顆粒新工廠進展順利,為市場放開贏得充分的產能儲備;第四,多點產能佈局,獲得了更多政策資源、藥材資源,更加貼近市場;第五,整合內外部資源和互聯網技術,打造智能中醫診療系統。針對藥典委《中藥配方顆粒標準技術要求》,公司正積極參與配方顆粒國家質量標準的撰寫與制定,並已完成部分品種。

報告期內,公司推進配方顆粒拓展戰略,建設配方顆粒產地化生產基地,擴大配方顆粒產能。以此方式佈局藥源基地,掌握道地藥材資源,以當地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整合當地道地藥材資源和客戶資源,鞏固市場資源優勢。2017年,公司分別在河北、湖北兩地,聯合投資建設中藥配方顆粒生產項目,把握中藥配方顆粒政策即將放開的契機,快速推動河北省、湖北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發展,儘快佔領更大的中藥配方顆粒市場份額。

香雪製藥:中藥飲片營收增長超三成

2017年,香雪製藥實現營業收入21.87億元,同比增長17.4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93.92萬元,與去年基本持平。

圖4:2016-2017年香雪製藥各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報告期內,香雪製藥的中藥飲片業務營業收入共計8.12億元,同比增加32.34%;毛利率為25.15%,同比下滑3.60%。

2018年,公司將加快中藥資源業務整合,通過優化整合營銷渠道,加強營銷管理和能力建設,戰略性佈局優勢力量和優勢品種,以智慧煎煮中心為抓手,以現有中藥種植基地為依託,全面推進“互聯網+物聯網+傳統中醫藥”,初步建成智慧物聯平臺、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決策平臺及體外診斷檢測平臺,構建智慧中醫運營模式,積極應對市場競爭,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進一步加快寧夏隆德、雲南迪慶等道地藥材種植加工基地建設,同時繼續開展配方顆粒研究工作,力爭儘快完成《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中203個品種的試產與備案。

太龍藥業:加快開發精品飲片的品種和市場

2017年,太龍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1.68億元,同比增長22.5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12.72萬元,同比增長27.68%。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是,桐君堂採取加大特色精品飲片的銷售比重以及提升煎藥服務智能化水平等措施,促進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抓住開展一致性評價等政策契機,穩步推進在研項目,持續加大一致性評價業務的開拓,前期佈局的CRO業務也開始穩步增長,2017年新簽訂合同金額較上年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圖5:2016-2017年太龍藥業各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單位:億元)

中藥飲片年銷售超50億!這兩家上市藥企做到了

報告期內,太龍藥業的中藥飲片業務收入為5.47億元,同比增長27.44%;毛利率為26.49%,同比減少了0.48%。該公司中藥飲片業務集中在全資子公司桐君堂,桐君堂主動調整經營策略,提高特色精品飲片的生產比重,帶動中藥飲片銷售增長;同時隨著智能化煎藥中心的投入使用,煎藥業務也帶動了飲片銷售增長;此外,在2016年底收購的桐君堂藥業寧波有限公司在2017年度隨著市場開拓以及銷售穩步推進,也為公司整體業績做出了貢獻。

太龍藥業表示,2018年將堅定不移地走品質化道路,繼續深耕核心業務。中藥飲片業務方面,桐君堂將繼續鞏固在浙江市場的優勢,加快開發精品飲片的品種和市場;通過品牌建設和服務提升,在河南市場儘快形成規模化銷售;選擇藥食同源類品種,嘗試“互聯網+”的新模式,拓展新的營銷渠道。

結語

一年前的今天,米內網亦曾對上述5家上市公司進行過分析。2016年,康美藥業與中國中藥兩家龍頭企業,在中藥飲片以及中藥配方顆粒業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7.04億元、43.59億元,而2017年則雙雙突破50億元,並且與第二第三梯隊企業拉開了越來越大的差距,強者恆強的定律再次得到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