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大花嶺,曾是多少年輕人,夢想起步的地方。

每一個初到大花嶺的人,都會被她的氣質所折服。在武漢,像大花嶺這般將校園文化與市井街巷如此糾纏在一起的地方並不多。隨著歲月的流逝,她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院風格。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901滴,901滴!再上一guo就走!莫嘀哆,上車上車!”曾經充斥耳畔的吆喝聲,自從離開大花嶺,就很少聽到過了。

如今,當我們再次擠上人滿為患的901,才發覺那些有關大花嶺的記憶,依舊那麼清晰。

--------->> 漢口學院 <

金櫻街文化大道站下車,就到了漢口學院(原華中師範大學漢口分校)的北門。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熟悉的校園、下課後奔向食堂的人潮,還有來來往往的車輛,一切還是熟悉的“味道”,原來的“配方”。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一定藏著你的青春故事

寒冬已過,春光乍洩。校園裡的晚梅、早櫻全都開了,來拍照的人絡繹不絕。每個人都在找著最美的角度,用鏡頭記錄下最美的時刻。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看著給彼此拍照的校園情侶們,回想起以前在花徑裡發生的情愫——那些都是青春的模樣啊!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荷花池現在看起來並不起眼,可是一到夏天,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美不勝收。湖心亭,曾是我們的約會聖地,三五好友相約在這裡,賞花看湖曬太陽,一坐就是一下午。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via:漢口學院官網

“三本書頂個球用”——這是漢院學子對它調侃的說法。曾經吐槽到飛起的學校地標,如今也變成了心中懷念的詩和遠方。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操場上,有在排練團體操的小夥伴。不知道頂著烈日、餓著肚子在操場排練,是否是學生會的要求。我想他們大概會和當初的我們一樣,內心會有千萬匹某種草食性動物奔過吧。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透過他們的背影,一股青春的美好撲面而來。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一定有你胖起來的理由

在大花嶺大學城,如果要評出一個美食扛把子,皇家大漢口學院絕對當仁不讓。不論是學校食堂、操場旁的美食城還是后街,大學城裡好吃的美食幾乎都集中在漢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一食堂檔口的師傅們依舊熱情,“同學要吃點什麼,葷素搭配、隨意挑選”。一句“同學”喊的我們心花怒放,這對於已經離開校園幾年的社會人,是一種極高的褒獎。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被一場大火燒沒了的“梧桐雨”,雖然換了名字,但美味猶在。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黑椒雞排飯,依舊是漢院學子心中的NO.1。一份9元,一大塊外焦裡嫩的雞排,搭配酸蘿蔔、土豆絲,為了這一份記憶裡的黑椒雞排飯,絕對值得跋涉一場,從城裡回到大花嶺,回到曾經生活過、一直思念的地方。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滷肉飯檔口前,依舊排著長隊,半個小時未曾間斷。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青春浸泡在“地溝油”裡,不計其數的小吃攤,會變成一部百科全書。被學業掏空的身心,可以在後街找到慰藉,茶飲、炒菜、小吃應有盡有。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尚飲港,是漢院最出名的飲品店。幾年過去店鋪翻新了、菜單也升級了,唯獨是它的人氣,一點都沒有變。點杯果汁,可以和朋友聊一下午的八卦,懷念。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川菜王,是漢院學生聚會首選之地。每年的畢業季,在這裡總可以碰見哭著醉倒在街邊的大四學生,感嘆學生生涯的結束,也有對未來的企盼、期待以及迷惘。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還有成都乾鍋、小鬍子燒烤、重慶雞公煲、湯飯,誰還沒在這幾個店裡抱怨過“今天不減肥了,從這頓之後開始”!

后街,還是我們時尚啟蒙的地方——夏雪兒潮流生活館,很多漢院女生第一支眉筆、第一管口紅都來自這裡。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還記得8090商業街麼?現在它已經沒有讀書時的那麼繁華,但漢院的男生們有幾個沒在這的網吧通過宵,沒在KTV裡包過場?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一定有你的第二個家

寢室裡的空調,不再是繼教院“公主樓”的獨享福利。放眼望去每個寢室窗下都有一個空調外機,頓時心生羨慕,相比讀書時吹電風扇的日子,現在的學弟學妹實在太幸福。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男生寢室樓下,熟透了的柚子依舊散落的遍地都是。聽男生們說,在樓下打柚子的,一定都是大一新生。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連日陰雨後迎來難得的晴天,同學們紛紛將棉被拿到樓下曬被子,花花綠綠的“萬國旗”也成為了校園裡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每一個在漢院待過的人,心中的她都不一樣。在這片自帶濃厚生活氣息的地方,好像什麼都可能會發生。后街仍然熱鬧,行道樹仍然蔥鬱,只有進進出出的人,一屆接著一屆,交替更迭。

--------->> 武 漢 東 湖 學 院 <

說起武漢東湖學院,她的“暱稱”實在太多了:武漢皇家東湖學院、武漢東湖養老院、武漢疊被子大學、武漢東湖停水停電斷網學院、武漢東湖養殖場...看似是吐槽的調侃,畢業之後就是對母校的懷念與熱愛了。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你一定會感到很驕傲

武漢東湖學院以前叫武漢大學東湖分校。不知是否是心理因素在作怪,只要是加上武大的頭銜,就會對東湖學院肅然起敬。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自辦學以來,文史類、理工類錄取分數線始終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三位;近年來,文史類、理工類錄取分數線始終位居全省同類高校第一。或許,這也是對她刮目相看的理由之一吧。

在這裡,一定有你最美的青春

武漢東湖學院就像是武漢大學的妹妹,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校園氛圍,都有種濃縮版武大既視感。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戲稱她為“武漢東湖養老學院”是有原因的。一進到校園,除了對大氣磅礴的廣場倍感震撼,放眼望去看不到盡頭的鬱郁樹蔭,一定會讓你產生走進公園的錯覺。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提起東湖學院,怎麼能不說她的體育館?它可是讓同類兄弟院校的嫉妒心衝破天際的存在。不論是體育館的設計還是容納量,都是其他同類院校無法比擬的。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雖然名叫武漢東湖學院,但是她並不靠近東湖,而是靠近湯遜湖。如果遇到豔陽天,和三五朋友約去湯遜湖邊,野炊、拍照、釣魚,好不愜意。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天氣變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也開了。曾經和同學一起偷偷採摘一束,放在寢室裡面,頓時覺得整個寢室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一定有你最愛的那道菜

東湖學院和漢口學院的美食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雖然很多市井小吃都集中在漢口學院的后街,但好在,東湖學院的學校食堂也能滿足學子們空虛的味蕾。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二食堂二樓,你可以吃到最好吃的麻辣燙,沒有之一。還在樓梯的拐角上,就能聞到陣陣麻辣燙香氣。

還是像記憶中的那樣,熟練的拿起架子和菜籃,挑了愛吃的菜,交給老闆。看到食材漸漸的被湯汁浸泡,口中的唾液就真的不自覺地流下來。更讓人驚喜的是,現在徐記麻辣燙可以點外賣了。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二食堂二樓的鐵板飯,每次超多人排隊。當熾熱的鐵板上,鋪上一層新鮮食材,混搭著粒粒飽滿的米飯,你的視線和胃就離不開它了。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via:前沿青年傳媒

還有一樓的手工餃子,一定個大、皮薄、餡兒多,咬下一口,那滋味別提多好了。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via:前沿青年傳媒

在這裡,你一定曬過被子

雖然不像傳聞的那樣“不疊被子就不能參加年度的評先、評優和獎學金”,但學校執意要求同學們疊被子,或許也是出於讓大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良苦用心吧。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其實走在東湖學院的校園裡,你就會不自覺的下一個定義:與其被稱為“疊被子大學”,不如被稱為“曬被子大學”,來的更貼切些。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放眼望去,只要是校園裡面可以曬被子的地方,無一倖免。寢室樓下、路邊座椅,甚至連橋上都鋪滿了被子,校園裡面到處散發著太陽的味道。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一定有你苦讀過的身影

還記得你曾經上課的教學樓嗎?看著這些上課下課的學弟學妹,四年求學那些點點滴滴的記憶,彷彿瞬間就被喚醒。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新學期伊始,負責分發新書的學生幹部,一本一本認真的清點著書籍;下課後安排打掃教室的值日生——人生裡最寶貴的青春記憶來自這裡,值了。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站在被教學樓、圖書館圍繞起來的世紀廣場,很想再來重溫一次大學時光。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哦,還有那些不得不傳授的掛課經驗,希望老師們能夠對學弟學妹們好一點。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武漢東湖學院,還有太多太多值得回憶的地方了:二食堂檯球館,二食堂四樓的電影院,一食堂的電子競技館,教師公寓的兒童遊樂設施,圖書館後面的蓮花池...這些地方,都留下了我們曾經瘋狂過、張揚過的青春印記。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範院校”,其前身是始建於1959年的長江工程大學。擁有58年的辦學歷史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這裡,你一定很想“脫單”

相較於漢口學院和東湖學院,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小了很多,但讓小姐姐們極度興奮的是,這個學校的雄性荷爾蒙,真的很旺盛。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正值下課,迎面走過來90%的學生都是男生,夾在人群中的女生顯得尤為珍貴。所以這個學校的女生,大概都不太會擔心單身問題?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長江工院只有一個長江食堂,給人一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感覺。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小樂在食堂裡晃盪了一圈,發現食物品種類型特別多,鐵板燒、麻辣燙、小炒、蓋澆飯、自助餐等等,想必長江工院的同學也會經常遇到這個選擇性難題:今天中午吃什麼吧?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出了食堂,就是籃球場。下午四點多,正是打球的好時間,整片區域都散發著年輕的陽剛之氣。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上體育課的學弟們,正在練習走齊步,不知為何有種在練習走臺步的感覺,整個操場都盪漾著大家搞怪的笑聲。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長江工院的寢室樓並不多,和女生人數多的學校不同,男生們曬被子果然都如此隨性。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雖說長江工院陽氣比較重,但只要隨處一走,你就會發現:原來長江工院的校園也有如此文藝、如此嬌媚的一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在校園裡面走一圈,看看那些曾經上課的教學樓,只能在學校裡面看到的宣傳板和一卡通充卡處,處處都是我們曾留下的青春記憶。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畢業幾年了,總有人不斷提起那段時光,略顯破舊的小店裡油膩膩的鍋貼,玩笑的談論著901的擁擠、黑車的瘋狂,結伴到東湖學院打球,在漢院大門口看美女,去長江工院找小哥哥...

有關大花嶺大學城的故事實在太多太多,一篇4000字的文章,真的無法將那些四年的點滴都復刻出來。

所以,你是從大花嶺大學城走出的學子麼?你的記憶中的大學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如果你有和大花嶺有關的青春故事,我有時間和願意傾聽的心,你願意講給我聽嗎?

下一站,大花嶺 | 在湯遜湖的那一岸,曾有我的青春夢

出品:武漢愛黑馬文化傳媒

圖:邵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