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80多年前,上海的市花竟然可以做被子!


上海,一座近代崛起的工商業城市,並於建國後更是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最具活力的城市。

​上海的市花,想必大部分都知道,是白玉蘭,又名木蘭、玉蘭等,為落葉喬木,高達17米,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為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

​白玉蘭,古時多在亭、臺、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世界各地均已引種栽培。

​1986年,白玉蘭當選為上海市花,之所以選擇白玉蘭,象徵著一種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棉花也曾經是上海的市花!什麼東東?

​1929年4月,新成立不到兩年的上海特別市,在報刊上公開評選市花,選票共發出3萬份,收回1.7萬餘份,棉花票數5496張,名列第一,當選上海市花。

​其實,棉花和上海的淵源自古就有,明代時,棉花是上海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享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譽。從宋元到明清,棉紡織業和航運業一直是上海的兩大經濟支柱,上海不僅是因港成市,而且是因棉興市。 ​所以,也就不用奇怪,為啥在80多年前,上海的市花可以用來做被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