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投資高達3.5億,找來了大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做配角,還經歷了兩次延播的《遠大前程》,最近終於登上了電視熒屏,等待它的卻是譭譽參半的口碑。

《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截止到發稿前,《遠大前程》的豆瓣評分為6.0分,剛剛超過及格線。但翻看評論區,你會發現這部電視劇的爭議不小。有網友表示對劇情和演員很滿意,也有網友認為,該劇的劇情低俗鬧騰,主角陳思誠的表演“油膩得讓人懷疑人生”。

不僅口碑難以跟主演陣容相匹配,《遠大前程》的收視率也遠遠不及預期。首播當天,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僅為0.495%,創下了湖南衛視2017年以來的最低首播收視記錄。這部電視劇到底存在哪些問題?難道真是陳思誠的“油膩”演技惹的禍嗎?

開局不利,《遠大前程》的前程難測

用“命途多舛”四個字來形容《遠大前程》,一點都不為過。早在去年12月,《遠大前程》就傳出了開播的消息。總編劇兼主演陳思誠及主創團隊也登上了當月的《快樂大本營》進行宣傳。看似是播出有望,沒想到最終被《親愛的她們》截了胡。

之後又有消息稱,《遠大前程》將接檔《親愛的她們》播出。但實際上接檔的卻是《我的青春遇見你》,《遠大前程》再次遭到延播。有爆料稱,《遠大前程》的延播是因為劇情“涉黑”,並且篡改歷史,戲說五卅運動,但片方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回覆。

《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經歷了兩次延播,《遠大前程》在無意間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這是近期熒屏上少見的民國傳奇劇,投資高達3.5億,主演陣容看點十足,除了陳思誠、袁弘、佟麗婭、郭采潔四位主演之外,還集齊了倪大紅、趙立新、劉奕君、王硯輝、金士傑等大半個娛樂圈的老戲骨,被認為有年度劇王潛質。

從預告片透露出的製作水準來看,《遠大前程》並沒有辜負3.5億的投資。無論是從色調、佈景、服裝還是道具來看,《遠大前程》都頗具電影質感。小人物洪三元闖入上海灘,在各方各派的勢力爭鬥中艱難求生,最終找到了自己的“遠大前程”,這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標準的民國傳奇故事模板,很有成為爆款劇的潛質。

《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遠大前程》開局不利,豆瓣評分剛剛達到6.0分,收視率也不及預期。播出前兩天,《遠大前程》的收視率僅在0.4%左右徘徊。直到第三天,收視率才回升到0.822%。唯一表現較好的是網播量,截止到發稿前,該劇的全網播放量已超過3億次。

口碑表現平平,收視不及預期,這給《遠大前程》的前程蒙上了一層陰影。如果接下來的劇情還無法令觀眾買賬,恐怕這部電視劇離“年度劇王”四個字就越來越遙遠了。

《遠大前程》收視口碑緣何不佳?

《遠大前程》變得“前程難測”,大部分網友把矛頭指向了主演陳思誠。但文創資訊認為,陳思誠並不是該劇播出效果不及預期的唯一原因。從已經播出的劇集來看,這部電視劇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陳思誠的浮誇演技讓人出戏

在《遠大前程》中,陳思誠飾演的洪三元是一個韋小寶類型的角色,是一個伶牙俐齒、油腔滑調的小混混。能看得出來,陳思誠為了演活這個角色,還借鑑了周星馳的表演方法。他自己也曾在此前採訪中承認,希望通過此劇向金庸、周星馳等人致敬。

《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然而,陳思誠的借鑑頗有些“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意思,因為太注重“無厘頭”表演,反而處處都是表演的痕跡,說話拿腔拿調,肢體動作也十分誇張,讓人看著非常出戏。尤其是在各位老戲骨都是正常表演方式的情況下,陳思誠的浮誇演技顯得格格不入,破壞了該劇原有的氣氛和格調。

無論是在劇中的彈幕,還是豆瓣的評論區,對《遠大前程》給出差評的,大部分都是因為受不了陳思誠的浮誇表演。有網友吐槽,陳思誠在導演方面還是有才華的,但是演技實在是太浮誇了。也有網友認為,洪三元這個角色如果是文章或者雷佳音來演,可能會更好。

2、故事傑克蘇,主角光環照耀全場

《遠大前程》未播出之前,或許觀眾會以為這是一部講述上海灘群雄爭霸的故事。但播出之後才發現,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傑克蘇”的故事。

《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僅從前幾集來看,洪三元憑藉自己的油腔滑調和一點小聰明,就在永鑫公司三位大佬眼皮下混得如魚得水,遇到任何事都能逢凶化吉,主角光環十分明顯。而根據後續劇情介紹,郭采潔飾演的富家女於夢竹,佟麗婭飾演的林依依都會愛上洪三元,最終洪三元也會成功逆襲,主角光環照耀全場。劇中的幾位上海灘大佬,只不過是襯托洪三元的背景板罷了。

3、模仿《鹿鼎記》的痕跡過重

雖然陳思誠早就提到《遠大前程》在向金庸致敬,但如果致敬的部分過多,難免會讓人有些出戏。男主角洪三元不但人設很像韋小寶,就連身世也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風塵女之子,也都沒有父親。

從目前播出的劇集來看,《遠大前程》的故事架構也跟《鹿鼎記》有些像,都是機靈油滑的小人物成功逆襲的故事。劇中的沈達,在劇中的作用類似於《鹿鼎記》中的多隆,能在洪三元遇到危險的時候幫助他化險為夷。雖然這些都可以說是致敬,但致敬的部分過多,也難免會讓人有些出戏。

除了這三個原因之外,《遠大前程》雜糅年代劇和喜劇的風格,也引發了部分觀眾的質疑。在未播之前,不少觀眾認為這會是一部蕩氣迴腸的民國史詩,結果加入了很多喜劇元素,導致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年代劇風光不再,老戲骨也救不了?

如今說起年代劇,可能觀眾首先想到的是以民國時期為背景的諜戰劇,或者偶像劇。以《大宅門》、《喬家大院》為代表的民國傳奇劇,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了。

回想年代劇的“霸屏史”,可能也就只有10年左右。2000年,《大宅門》爆紅熒屏,引發了年代劇的創作熱潮。僅僅到了2010年左右,年代劇就已經成為了昨日黃花。此後的熒屏上雖然也有不少年代劇,但影響力都難以跟《大宅門》等早期年代劇比肩。

《遠大前程》裡陳思誠的油膩,半個影視圈的老戲骨也救不了

這也正是觀眾對《遠大前程》感到失望的原因。這部電視劇無論從故事架構、主演陣容,還是製作規模來看,都有望成為一部風靡熒屏的經典之作。但因為劇情格局、人設、表演等方面的限制,或許只能淪為一部中庸的作品,這著實讓人感到可惜。

《遠大前程》所存在的問題,其實也正是近兩年的年代劇普遍存在的問題。故事模式單一,人物形象缺乏創新,過度追求傳奇色彩,導致狗血橋段不斷。這固然是一種比較保險的創作方法,但按照這樣創作方法制作出來的作品,也很難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當然,《遠大前程》剛剛播出幾集,現在就來判定這部電視劇的“前程”,難免有些為時過早。但至少從觀眾的反饋中可以看出,儘管年代劇聲勢漸弱,觀眾對年代劇的需求並沒有消失。對於年代劇創作者來說,與其忙著拉來半個娛樂圈的老戲骨撐場面,以譁眾取寵的表演方式博眼球,倒不如踏踏實實打磨劇本,拍出年代劇的史詩感,以高品質的內容吸引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