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改革:補貼、績效、年終獎都沒了?

自從機構改革以來,不少事業單位招聘、公務員選調工作都暫緩或停止進行。對此,很多人感到驚慌,尤其是想要進入到體制內工作又還沒有進去的人更加擔心,而前不久出來的一項政策,則愈發加重了他們的恐慌。

公務員改革:補貼、績效、年終獎都沒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政讓他們如此擔憂呢?一起來看看~~

公務員改革:補貼、績效、年終獎都沒了?

公務員改革:補貼、績效、年終獎都沒了?

事業單位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

濃度問題主要涉及溶質、溶劑、溶液和濃度這幾個數量,它們之間具有如下基本關係式∶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濃度=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濃度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濃度

溶度問題常考的題型和解題關鍵點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溶劑的增加或減少引起濃度變化。面對這種問題,不論溶劑增加或減少,溶質是始終不變的,據此便可解題。第二種,溶質的增加引起濃度變化。面對這種問題,溶質和濃度都增大了,但溶劑是不變的,據此便可解題。第三種,兩種或幾種不同溶度的溶液配比問題。面對這種問題,要抓住混合前各溶液的溶質和與混合後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據此便可解題。

具體解答濃度問題的時候,為了提高速度,我們通常會使用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的本質就是一種比例關係,解答某些濃度、比例問題,有一種非常簡捷有效的“十字相乘法”。所謂“十字相乘法”,就是在“把一個基數分為A、B兩個部分,並且給出了A、B的總均值C的條件下,求A、B之間的比例關係的方法”。

查看下面例題詳解:

【例題1】有濃度為10%的鹽水20千克,再加入多少千克濃度為30%的鹽水,可以得到濃度為22%的鹽水多少克?

A.20B.30C.40D.50

【解析】用十字相乘法可以求解為:原有鹽水/新加鹽水=8/12=2/3,則新加鹽水為20×1.5=30。故答案為B。

【例題2】濃度為70%的酒精溶液100克與濃度為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後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濃度是多少?

A.30%B.32%C.40%D.45%

【解析】

解法一:按照傳統的公式法來解

100克7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100×70%=70克;

400克2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400×20%=80克;

混合後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的量=70+80=150克;

混合後的酒精溶液的總重量=100+400=500克;混合後的酒精溶液的濃度=150/500×100%=30%,選擇A。

解法二:十字相乘法

混合後酒精溶液的濃度為X%,運用十字交叉法。

工程問題是數學運算常考的一個知識點,其中主要涉及到三個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及工作時間。三者之間的關係為: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其中,工作效率是解決工程問題的突破口;解決工程問題分三步:設工作總量,求工作效率,求得答案。(在設工作總量的時候,最好是設最小公倍數。因為通常設“1”會涉及到分數;設“X”會涉及到消元。),接下來通過兩個例子讓你認識工程問題的解答技巧。

【例題1】一項任務甲做要半小時完成,乙做要45分鐘完成,兩人合作需要多少分鐘完成( )。

A.12B.15C.18D.20

【解析】第一步,設工作總量:題目中出現了30分鐘、45分鐘,因此將工作總量設為30與45的最小公倍數90;第二步,求工作效率:甲的效率為3,乙的效率為2;第三步,求解:兩人合作的效率和是5,合作時間為90÷5=18,故答案為C。

【例題2】一篇文章,現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兩人合作翻譯,需要10小時完成,如果由乙、丙兩人合作翻譯,需要12小時完成。現在先由甲、丙兩人合作翻譯4小時,剩下的再由乙單獨去翻譯,需要12小時才能完成,則這篇文章如果全部由乙單獨翻譯,要( )小時能夠完成。

A.15B.18C.20D.25

【解析】第一步,設工作總量為60;第二步:求工作效率,甲、乙的效率和為6,乙、丙的效率和為5;第三步:求解,丙幹了12小時,可以看成與甲、乙分別合幹4小時,又單幹4小時,與甲合幹4小時完成24份工,與乙合幹4小時完成20份工,剩餘的16份工由乙4小時完成,因此乙的效率為4,總的工作時間為15,故答案為A。

方陣問題的核心是求最外層每邊人數。學生排隊,士兵列隊,橫著排叫做行,豎著排叫做列。如果行數與列數都相等,則正好排成一個正方形。需要掌握的幾個關鍵點是:

1.方陣總人數=最外層每邊人數的平方(方陣問題的核心)

2.方陣最外層每邊人數=(方陣最外層總人數÷4)+1

3.方陣外一層總人數比內一層總人數多2

4.去掉一行、一列的總人數=去掉的每邊人數×2-1

【例題1】某學校學生排成一個方陣,最外層的人數是60人,問這個方陣共有學生多少人?( )

A.272B.256C.225D.240

【解析】本題考查方陣問題。方陣最外層每邊人數為60÷4+1=16,所以這個方陣共有16*16=256人。故答案為B。

【例題2】為慶祝“六一”兒童節,實驗小學組建四個藝術表演隊,每個藝術表演隊排成一個二層空心方陣,最外層每邊8人。問參加這四個表演隊共需要多少人?( )

A.192B.112C.144D.256

【解析】本題屬於方陣問題。設最外層總人數為M,則有8=M/4+1,解得M=28,第二層人數應為28-8=20人,故一個藝術表演隊有28+20=48,48×4=192。故答案為A。

【例題3】若干學校聯合進行團體操表演,參演學生組成一個方陣,已知方陣由外到內第二層有104人,則該方陣共有學生( )人。

A.625B.841C.1024D.1369

【解析】方陣中最外層人數比相鄰內層人數多8人,故最外層人數為104+8=112(人)。(N-1)×4=112,N=29。方陣共有學生29×29=841人,故答案為B。

抽屜原理可以表述為:桌上有十個蘋果,要把這十個蘋果放到九個抽屜裡,無論怎樣放,我們會發現至少會有一個抽屜裡面放兩個蘋果。這一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抽屜原理”。解答抽屜問題的關鍵是要注意區分哪些是“抽屜”,哪些是放在抽屜裡的“東西”。

【例題1】口袋裡有同樣大小和同樣質地的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球各20個。問:一次最少摸出幾個球,才能保證至少有4個小球顏色相同( )

A.8B.9C.10D.11

【中公教育解析】從最不利原則出發,三種球先各摸3個,再任意摸1個,共3×3+1=10個,即可保證至少有4個小球顏色相同。故答案為C。

【例題2】口袋裡有同樣大小和同樣質地的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球共18個。其中紅球3個、黃球5個、藍球10個。現在一次從中任意取出n個,為保證這n個小球至少有5個同色,n的最小值是多少( )

A.5B.8C.10D.12

【解析】從最不利原則出發,先摸3個紅球,4個黃球,4個藍球,再任意摸1個,即可保證這n個小球至少有5個同色,所以n的最小值是3+4+4+1=12個。故答案為D。

【例題3】從一副完整的撲克牌中,至少抽出( )張牌,才能保證至少6張牌的花色相同。

A.21B.22C.23D.24

【解析】“一副完整的撲克牌”,也就是有大、小鬼各1張,其他4種花色的撲克各有13張。根據題意,大、小鬼僅各1張,所以,同色的6張牌只能四種花色中的一種。把四種花色看成是四隻抽屜,如果在每隻抽屜裡放5張牌,就要取出4×5=20張牌,如果再多取1張牌,就能保證至少有一個抽屜裡有6張牌,也就是至少有6張同色的牌。因為還有大、小鬼各一張,所以取出的牌的張數必須再加上這2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6張同色的牌。4×5+1+2=23,故答案為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