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這件事看似是個道德問題,實則是個智力問題

嫉妒這件事看似是個道德問題,實則是個智力問題

人人都逃不了的嫉妒

不得不說,我原來也有一陣總是特別喜歡嫉妒別人,別的不說就拿寫文章這事來講,總是不明白為何有人寫起文章來幾乎毫不費力行雲流水,我這憋了1小時才勉強寫出一個自然段,每每想到這事時便對那些行雲流水的傢伙嫉妒不已,後來隨著自己認知的提升,發現其實他們在剛開始寫的時候也是一樣,大家在每掌握一項技能的時候都和嬰兒一樣,都是從蹣跚學步開始走起,沒人能跨越這個階段

明白了這個道理並真正將其接受,直至將它們固化成大腦中的一種基本認知後,我才慢慢變得可以不再去過多的嫉妒他人,這個過程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但一旦跨越你會發現,自己生活的總體效率和質量便有了質的改變,原因也很簡單嫉妒人家的時間變少了,自然留給快樂的時間也就變多了


嫉妒的原因——家庭因素

隨著後來的持續學習,也逐漸發現了幾個嫉妒的成因,比較主要的幕後黑手之一便是家庭環境問題,通常在一個非獨生子女家庭中,總會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孩子,畢竟咱們父母也是人,是人就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這就難免會導致這個被忽視的孩子通常都會有很強的嫉妒心,而且這個情緒很可能會一直伴隨他一生

因為從小就缺乏關注,所以使得這些孩子通常會採取以下策略,一種就是喜歡各種搞事情,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很可能會因嫉妒心的緣故去攻擊那個被寵愛的孩子,另一種就只能默默忍耐,壓制自己的需求,但是渴望被關注這件事可是我們人類更深更底層的需求之一,不是你想壓就能壓住的,這樣的情況久了往往會導致更可怕的後果發,正生所謂的“蔫人出豹子”便是由此而來,所以缺愛的那些小夥伴們真的要好好注意一下自己的那種下意識的嫉妒之心,這個真的會影響你到你日常生活的的幸福指數

嫉妒的成因——智力問題

第二個原因就是咱們的標題啦,也就是“嫉妒”看似是一個道德問題,實則是個智力問題,相信這麼說肯定會有不少人想爆粗口“怎麼著,我嫉妒人就是因為我傻?”對於這事我先不予置評大家不妨先聽聽這個例子,比如說,如果我現在的工資對我和我的家庭來說已經完全夠用,而且可以做到年年有餘的情況,我對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也十分滿意,活的也確實很開心,而當我聽說一個我認為絕不可能比我強的傢伙的收入居然是我的兩倍時,如果我是個愛嫉妒的人,那麼我原本的滿足感便會隨著嫉妒情緒到來而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對於自己為何如此不走運的沮喪或者對社會不公的抱怨,還會自動讓我的頭腦中產生以下話語:“老天怎麼就這麼不開眼,居然讓那個傢伙掙這麼多錢,關鍵他還不如我,真是氣死我了”

稍微有些智慧的人便不難發現,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就是在於,此時的我看重的並不是我的實際生活本身,而只是那種自己編造出來的可笑聯繫(故事),即我比他強就應該比他掙得多,其實這件事本身對於你是否幸福真的沒有半毛錢關係,跟你的不幸倒是有著100%的關係,

因為大家明顯看出來,這個所謂的“不幸”完全就是我自己找的,大家都在口口聲聲說快樂是最重要的事,怎麼一碰到嫉妒就變得本末倒置了呢?!這確實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所以啊,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不想這種無聊的“不幸”一再發生,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做到精神上的自律——即“養成一種不去想無益之事的習慣”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時刻保持理智清醒地頭腦,以便可以察覺事物的本質,不被表象所迷惑

當然精神上的自律這件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煉成的,不過大家只要持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並且保持對自己的信心,相信終有一天大家可以不再為一些無意義的瑣事而煩惱,也不會在因嫉妒某人而破壞了自己的幸福,與君共勉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