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山東平邑繪就全域旅遊“全景圖”

5月7日,為期一個月的中央美院油畫·攝影藝術展在山東平邑縣市民文化中心落下帷幕;4月4日,投資5億元的崮頂藝術家創作基地在鄭城鎮桃峪村觀音山旅遊區開工建設,標誌著平邑又一鄉村振興的文旅融合項目落地。

近年來,平邑縣把文化引領作為全縣“四大戰略”之一來實施,把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作為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支撐,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蒙山旅遊服務基地和“一館兩帶五區”旅遊新格局,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改造提升“舊景”、發掘文化特色建設“新景”,繪製出一幅嶄新的全域旅遊“全景圖”。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平邑縣是“宗聖”曾子的故里,被譽為中國“孝”文化的發源地;鄭城鎮南武城村武城故城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桃峪幹部會議舊址、蘇家崮烈士陵園、魯南印鈔廠舊址、九間棚精神等紅色文化旅遊景點以及顓臾古國和顓臾水鎮等文旅項目,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近兩年來,平邑縣抓住鄉村旅遊這個“牛鼻子”,大作鄉村振興文章,高標準規劃佈局,分步實施唐村湖—豐山旅遊綜合體、吳家莊龍泉湖—有機康養谷項目、昌裡水庫飛行樂園、九間棚—彭泉—觀音山旅遊區、大殿汪古村民宿旅遊區、曾子山旅遊區,著力發展商務會展、生態親水、養生度假、滑翔滑雪、文化演藝、休閒農業、房車營地、自行車訓練館等一批鄉村文旅項目,讓廣大遊客能夠短時短途縱情山水之間、品味悠閒意趣、享受放鬆時光。目前,浚河綜合治理工程快速推進,一期總投資2.28億元的萬壽湖等4處攔河閘主體已經完工準備蓄水;投資3億元的大殿汪古村開發核心區已開工建設。

此外,該縣編制溫水鎮、武臺鎮旅遊專項規劃和地方、鄭城2個旅遊特色鎮以及九間棚、南武城、白龍泉等8個旅遊特色村的總體發展規劃。目前,該縣擁有1處4A級景區天宇自然博物館、1處3A級九間棚景區、2處2A級彭泉慢遊穀風景區和觀音山旅遊區、3處國家A級旅遊區、9處國家和省級工農業旅遊示範點、12家省級精品採摘園、3家山東省開心農場、3家省級旅遊強鎮、9處省級旅遊特色村、21家好客山東星級農家樂,基本實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景。

在此基礎上,該縣運用“文化+旅遊”的創新動力推動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推進“旅遊+研學(教育)”“旅遊+交通”“旅遊+休閒度假”等新業態。同時,該縣設立旅遊發展引導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進入平邑旅遊產業,鼓勵各種投資主體興辦和經營連鎖旅遊企業及服務設施。目前,該縣正積極依託高鐵、高速、國省道交會的交通優勢,改造提升交通主幹線與重點旅遊景區的連接線,凝心聚力、乘勢而上,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精品、繁榮旅遊市場,推進全域旅遊產業大發展。

據瞭解,去年全縣共接待遊客337萬人次,同比增長26%,旅遊總收入32.7億元,同比增長31%,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文化休閒旅遊縣”、“山東縣域旅遊十強縣”和“2017最美中國全域旅遊創建典範城市”、全市全域旅遊工作先進縣區,“沂蒙花海·平邑近人”旅遊品牌在全國叫響。

(張 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