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都說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有意思相近的,讀音相近的,字形相近的,多音字,多意字,異體字,繁體字……嗯,心疼一下母語不是漢語卻要學習漢字的人。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今天偶然發現有倆字一直看錯了許多年,於是決定來考考大家的視力文化水平,玩一次“漢字來找茬”,順便自檢一下。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看清楚了嗎?

“胄”(zhòu),上下結構,上“由”下“月”,指的是帝王或者貴族的後裔。

“冑”(zhòu),上下結構,上“由”下“冃(mào,古通帽)”,指的是古代兵士作戰時所戴的帽子,即頭盔。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青銅冑

兩個字雖然都讀zhòu,但是意思卻大不一樣,別再寫成“甲冑”了哦。第二題走起!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個相對簡單許多,“毫”(háo)字下邊是“毛”,指細長而尖的毛;而“亳 (bó)”字下邊是乇(tuō,委託。或zhé,草葉)。經常聽見有亳州人說,我們家鄉不是毫州!!!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注意看,兩個字右邊的字不一樣,導致左邊的字是“姬”(jī),指女子的美稱;右邊是“姫”(zhěn),指謹慎。這個也是時常有人寫錯的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左邊是“壺”,裝水的容器;右邊是“(kǔn)”,宮中道路上有拱形的門。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左邊是“丐”(ɡài),乞討的人;右邊是“丏”(miǎn),避箭的短牆。

這些難不住你?古人說:那我們提高一下難度。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懵了嗎?哪個才是“口”?答案是左邊的。右邊的字是“囗(guó)”古同“國”。同時還有一個讀音念wéi,古同“圍”。

回答“左邊是一小口,右邊是一大口”的零分!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不…不對嗎?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直說了,“cuān丸子”就是這倆裡的一個。你可以花幾秒想想是哪個。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饞了?答對才能吃!

左邊的是“汆”(cuān),指用開水把食物煮了;右邊是“氽”(tǔn),指用油把食物炸了,一個“入”一個“人”,古人都能分出這麼細的兩種方法……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兩個字我看的時候看了半天,終於看出是下邊的撇進不進“口”裡……

這兩個字都是“晚”,意思也都是指夜間,時間晚的意思,只不過另一個屬於它的異形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回是兩個不一樣的字,仔細觀察部首。左邊的“墫”(zūn/dūn)部首是“土”,讀 zūn時,古同“樽”,也就是一種酒杯;讀 dūn 時,古同“蹲”,蹲下的意思。右邊的“壿”部首是“士”,同蹲。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戊戌六君子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左邊是“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中間是“茶”(chá),中國傳統飲品;右邊是“荼”(tú),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和茅草的白花。

這貨居然不是“口”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