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軟件和內容賺錢,蘋果面臨利潤率和競爭的挑戰

據路透社報道,隨著手機市場日益成熟,蘋果公司正將賭注押在應用下載和音樂訂閱等服務上,以推動其業績增長。但該公司所瞄準的一些領域,面臨著競爭激烈和利潤率可能較低等難題。

想靠軟件和內容賺錢,蘋果面臨利潤率和競爭的挑戰

投資者支持蘋果在其標誌性產品iPhone以外付出努力。蘋果表示,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二財季,其服務業務營收達到92億美元,同比增長31%。這成為該公司第二財季財報的亮點,同時提升了該公司整體利潤率及銷售總額。

第二財季,包括在iPhone上訂閱第三方應用的用戶在內,蘋果的付費註冊用戶達到2.7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億。

但在不同的服務產品之間,盈利能力差別很大,一些業務的利潤率似乎低於蘋果的整體利潤率。該公司財報顯示,其第二財季的毛利率為38.3%。

在蘋果服務業務中,應用商店App Store和存儲服務iCloud類似於高利潤率的軟件業務,而蘋果音樂和新興的視頻業務等娛樂業務類似於利潤率較低的媒體業務。

市場研究公司TechAnalysis Research的分析師鮑勃·奧唐奈(Bob O 'Donnell)表示:“有些服務的利潤率肯定會比蘋果核心的硬件業務低得多。”

他說,蘋果的音樂業務可能“不會與Spotify、潘多拉(Pandora)或其他任何公司有截然不同。我猜,蘋果服務業務沒有幾項會是輕投資的,內容是最突出的例子”。

蘋果首席財務官盧卡·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表示,他預計蘋果服務業務的利潤率將有所提高,但其產品線較多為這種可能帶來了不確定性。

馬埃斯特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我們進一步壯大服務業務,這應該會給(利潤率)帶來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在我們所擁有的服務產品組合中,它們的盈利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我們也需要考慮我們提供給用戶的服務產品組合的問題。”

他告訴路透社,App Store是蘋果服務板塊最大組成部分。對於一次性應用購買和應用內購買,蘋果按售價的30%提取手續費,而如果用戶訂閱Netflix等服務的時間超過一年,蘋果僅提取15%的手續費。

App Store是一項高利潤率的業務,但該公司推出這項服務已經有10年時間。

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朱莉·索恩(Julie Ask)指出:“App Store的收入可能還沒有達到峰值,但它也不能代表蘋果長期的未來。”

在第二財季,蘋果的iCloud在線存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50%,同時其利潤率可能很高。例如,2017年,不包括股票補償支出,雲存儲公司Dropbox的毛利率高達68%。

娛樂業務面臨的挑戰

不過,娛樂業務是一項競爭更為激烈的行業,為了與老牌對手展開競爭,蘋果可能不得不下大血本。

蘋果設備的活躍安裝基數在今年1月達到了13億臺,但很多用戶都使用競爭對手的娛樂產品。

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埃裡克·戈登(Erik Gordon)指出,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它們與客戶有更多歷史淵源和更深層關係,蘋果的娛樂業務可能很難成長。

奧唐奈稱,看看Netflix和亞馬遜在做什麼。這些公司在內容上投入了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