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鑽石閃爍璀璨卻價格不菲,由於鑽石壟斷組織戴比爾斯對鑽石價值誇大宣傳,鑽石受到全球人們的喜愛。鑽石是日本婚姻的標誌,也是美國人訂婚戒指的首要選擇。那麼,鑽石是怎麼形成的?鑽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鑽石結構特點: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是一種碳元素的結晶體,硬度是10,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天然礦物,密度為3. 53 ( ±0. 01 ) g/ cm3,折射率為2. 417,色散為0. 044。是金剛石經過切割、打磨加工後的產品,在金剛石礦產中能夠達到寶石級的約佔五分之一,稱為寶石級金剛石,國外稱“鑽石原石”或“鑽坯”。鑽坯切磨成某種琢型後稱為裸鑽,國外稱為成品鑽石或拋光鑽石。英文名稱Diamond ,來自希臘文Adamant 一詞,意為“堅硬不可侵犯,無可征服”。

鑽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鑽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鑽石和石墨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形成,並且兩者在溫度和壓力條件的變化下可相互轉化,鑽石屬於立方晶體,硬度10,石墨屬於六方晶體,硬度為1,兩者晶體結構不同,是晶質碳的兩個同質多象變體。只有在特定的壓力和溫度下,碳才能結晶成鑽石。

鑽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鑽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還有一種外部產生鑽石的方式,隕石撞擊大陸,瞬間產生的高溫、高壓也可能產生鑽石,但是在這種方式下產生的鑽石往往比較小,鑽石品質等級差,一般不具備經濟價值,不能用來當做首飾加工用的鑽石使用。

鑽石是如何被發現的?

鑽石的發現:鑽石的首次發現是在印度,隨著人們對鑽石的渴望,鑽石的勘探和開採業越發普及。鑽石的礦藏分為原生礦和次生礦。原生礦是地球地質運動產生的,地震、火山活動將富含鑽石的礦物攜帶至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停留富集地區,多數是富含鑽石的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以及火山口附近的填充物和巖牆、岩床中的根部礦床。次生礦是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從原生礦搬運沉積而來,大都是經過風化、雨水沖刷,殘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並富集形成礦床,多數為砂礦。

鑽石的形成和發現過程大致就是這個樣子,不像黃金等貴金屬,自21世紀以來,鑽石價格依然保持只升不降的穩定增長態勢,已逐漸成為投資人的首要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