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很多愛貓之人,常常為貓在銀幕上的形象之扭曲而不平。

要麼是一隻名叫Tom的貓追了一輩子老鼠Jerry,但是死活也擺不平,顯得愚蠢無比,但是老鼠倒是機靈無比;要麼就是成為邪惡角色的寵物,跟著也成了邪惡的象徵;有時候,乾脆直接成為邪惡角色,要滅絕人類,來場貓狗大戰;想當個一介平民吧,還是個饞嘴肥胖的加菲貓。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是時候為貓"撥亂反正"了,所以正義凜然的《黑貓警長》就誕生了。在森林王國裡,有一個勇敢的、機智的黑貓警長帶領著一干貓探員們懲治邪惡,維護治安,雖然在動畫中,貓也更像一個威權象徵物,但是萬民致敬之情起碼夠拉風!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回頭看看,總是感覺當年的《黑貓警長》有些Cult味道,很多東西堪稱超前和少兒不宜。

第一集《通姦搬倉鼠》,堪稱暴力無比,貓戰警們衝入搬倉鼠的鼠窩,展開一場大屠殺,對鼠輩們又是槍擊,又是棍打,還有直接往牆上地下活活砸死,後來的國產動畫似乎都少見如此生猛場面。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而《吃丈夫的螳螂》更是意識超前,母螳螂在新婚之夜,按照習俗,為了家族繁衍吃掉了公螳螂,接著是一陣公眾的聲討和喊殺。

要是按照現在眼光詮釋下,你完全可以從愛情是種內耗啊,文明衝突論啊,大眾盲從啊之類分析一番,而當時那種對愛情哀婉的描述都表現的很有文藝味道,這要是拍成真人電影版,那該會多麼Cult?多麼文藝?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當時這個故事還確實把人嚇著了,小孩子看這些容易代換到現實中,看著螳螂吃螳螂的故事,難免感覺上有人吃人的味道(最慘烈的吃貓鼠那集也有類似效果),當時真是有看恐怖片的害怕。

《吃紅土的小偷》引入些法制化程序展示,雖然這是總體上在黑貓警長一言九鼎下的折扣法制化。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但是,在當時,這也算對孩子進行了些現代公民教育,比動畫裡面生硬的講五講四美三熱愛生動多了。

從人物塑造看,黑貓警長是個兩面體,一方面任勞任怨,勇敢無私,對森林公民利益極力維護。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另一方面,在動畫營造的價值體系中,他又帶有威權下的權力高度集中性,哪怕開始森林公民們的呼聲是A,只要黑貓警長說B,大家也馬上轉向B,黑貓警長對敵人更是有"秋風掃落葉般的無情",這也是當時的時代特色了。

所以,動畫中的森林王國有些威權軍政府王國的感覺。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當然,在動畫中,有了黑貓警長這樣的"明君",一切看起來頗為美好。

黑貓警長的形象塑造上其實頗為生硬,但是對於孩子又顯得無比簡單,容易理解,所以當時他也是包括我在內不少孩子欣賞的貓爺們兒形象,而且他在幾起案件中理性思考,引證科學資料等做法還是頗有現代風格。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當戰友慘死後,他的憤怒讓他的形象顯得又鮮活不少。

到了今天,對於反面人物的看法已經不像過去的"壞人"的簡單定義那麼簡單,所以回頭看看"一隻耳"這個角色,會感覺他的形象更加生動和具有現實代表性。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他其實就是一個在黑道求生存的小角色,沒有大志向,有些小精明,被黑貓警長一槍搞掉一隻耳朵後,有了一種類似被閹割的心理挫折感和仇恨感。

而他在後續如食猴鷹、偷吃紅土三獸組、吃貓鼠等更加強勢的犯罪集團明前,顯得卑微而渺小,更有那種小人物的掙扎感,他充滿了求生的本能。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如果非要說不足。那就是《黑貓警長》打上了濃重的時代烙印,很多價值觀上還是封建的,很不現代的。

而其風格上的黑暗和暴力元素讓人很難說好與不好,這樣的風格能放在更多針對成人的Cult動畫中,結合現代的東西,那整出來應該很值得期待。

豆瓣8.4,這部陪伴我們童年的動畫至今無人超越

《黑貓警長》集動畫、娛樂、知識、道理於一體,是一部很優秀的動畫片,即使現在看,也很有價值。而在那個年代,它給予人的美好更不會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