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不進口非洲的龍蝦和海鮮呢?

jiangx123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很多非洲國家很貧窮,但卻盛產著海鮮,這的確是事實。在非洲沿海國家,受當地人飲食習慣影響,魚類尚未被過度捕撈,再加上海洋汙染小,魚類品種不僅豐富營養,價格還很便宜。

1、非洲海鮮太便宜,中國擁抱非洲市場

著名的海島旅遊國馬達加斯加,遊客可以用不到人民幣30元的價格,從漁民手中買到一些膏肥肉美的大螃蟹,外加一堆海蝦。至於為什麼非洲不愛吃海鮮,可能是他們接受不了海鮮的腥味,也不懂得如何去給海鮮加工。

近幾年來,中國正在加強與非洲沿海國家的漁業合作,逐漸擴大進口非洲海鮮的比例,而非題主所說沒有進口,只不過中非剛開始合作,不像加拿大、美國、挪威、智利等國家,已經進行了長期的合作。

2、中非建立漁業合作,非洲海鮮離我們越來越近

早在2014年,在“福建船政文化之城”馬尾的琅岐島舉辦了中非海洋經濟論壇暨第二屆中國非洲漁業合作研討會,中國與29個非洲沿海國家決定建立漁業基地,其中琅岐島作為總部基地,擬打造成為世界漁業貿易中心。

換言之,來自非洲的生猛海鮮將在非洲各國的漁業基地加工、冷藏,然後搭乘輪船或飛機直達琅岐,再從這裡通過物流銷往全國各省、海外其他國家日本、韓國等等。

雙方剛開始合作,很多地方看不到非洲海鮮也正常。

3、非洲漁業極其落後,尋求中國合作

儘管非洲沿海國家盛產海鮮,但是絕不多數國家經濟落後、造船業落後,沒有進行遠洋捕撈的漁船、設備,也不具備遠洋捕撈的技術,往往只能散捕散賣,不能達到大規模捕撈產銷的水平。

再加上非洲冷鏈運輸、物流不發達,想要出口海鮮更是不可能。即便各個環節都具備了,也容易因為產業鏈的不發達,帶來各種成本的增加,最終推高海鮮價格,顯然這樣的海鮮不具有市場競爭力。

據悉,安哥拉、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等國家正在加緊籌劃建立漁業合作基地,為了最快速度促成這個涉及數十個國家、造福數十億老百姓的項目落地,琅岐當地已成立了一個名為“海上絲綢之路投資基金會”,為各大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的後援支持。相信不久,我們就能吃到來自世界上最新鮮、最便宜的海鮮。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誰說中國沒有進口非洲龍蝦?某寶上大把大把的“莫桑比克玫瑰龍蝦”,活凍,品質比澳龍要好的多。因為知道的人少,才賣100-150元左右一斤,相比於其他龍蝦可謂是相當物美價廉了。其實即便這樣,也是暴利了,當地賣的更便宜,一公斤龍蝦摺合人民幣25元左右莫桑比克的其他水產相比他國也很便宜,螃蟹不論大小,一律六塊人民幣一公斤;石斑魚也不過二十塊人民幣一公斤;中國一公斤海參通常是1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價格,在莫桑比克卻不過10到20美金

莫桑比克位於非洲東南角,印度洋沿岸,多股洋流在此匯聚,非常適合海洋生物生長,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尤其盛產龍蝦、螃蟹、石斑魚等。但由於國家較為落後,漁民只能駕駛小獨木舟在近海捕撈。


中國漁業企業於2011年進駐莫桑比克從事漁業捕撈作業。目前,在莫海域從事捕撈的還有西班牙、南非和葡萄牙等外國船隊。


萊茵的黃金

本人工作關係去過非洲四個國家,所做規劃也涉及到漁業。

中國在非洲進行遠洋捕撈和進口海產品都有。

非洲的海鮮質量非常高,海水無汙染,龍蝦又大又肥還新鮮,澳龍為主。

非洲的深海魚、珊瑚魚非常棒,比如蘇眉魚,國內很難買到,也很貴,而且已經是保護動物。非洲很多地方還不夠發達,沒有辦法那麼好的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看到魚市場裡有40斤的蘇梅,只要10元人民幣每斤。很漂亮的魚,看著好可惜啊。


認識一個非洲中餐館的女老闆,人非常好,又勤勞。常去吃飯,還帶我們去海鮮市場實地考察。

她原來在索馬里,向國內發運魚產品,冷凍居多。後來索馬里戰亂,實在不能呆了。

目前在周邊國家,也有考慮向國內發送海鮮。


中國漁業捕撈,也已到非洲很多地區合作捕魚,進行水產加工。

但畢竟距離較遠,純新鮮的不容易運輸,非洲冷鏈物流不夠發達,高價值的可以走空運,冷凍和加工過的(半熟、全熟)比較適合。

非洲海上釣魚(Leo1980街頭攝影)

非洲的澳龍(Leo1980街頭攝影)

非洲魚市場(兩隻蘇梅就這樣。。。好可惜)(Leo1980街頭攝影)


Leo1980街頭攝影

根本不需要進口,中國的遠洋漁船早已到達了那裡,自己抓總比進口來得快,來得新鮮,也來得便宜。但是,非常辛苦,也非常危險。

CNFC 9509正在幾內亞比紹海域進行捕撈作業

參考消息網在2016年曾轉發外媒報道稱,非洲海岸人滿為患,忙得不可開交。每年超過300萬噸的捕撈量,其後果是災難性的。在中國從海外所得到的漁獲中,有三分之二來自非洲水域,這勢必會帶來諸多問題。

首先是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來自亞洲的漁船大多是那些破壞性極強的拖網漁船。漁船越來越大,它們對海洋物種的生存威脅就越大。20年間,西非地區的石斑魚的數量減少了80%以上。

漁船OKFISH 9在塞拉利昂沿海

非洲海域魚類資源的減少也與中國漁業企業在這裡的擴張有著很大關係。1985年,在這裡作業的中國漁船隻有13艘,如今中國漁船的數量超過了500艘。

其次是對當地漁民產生的衝擊。中國漁船在非洲的漁獲有三分之一進入了非洲當地市場,因而會對非洲本地的漁民形成直接的競爭。另外三分之一的漁獲被銷往歐洲,剩下的三分之一進入了中國市場。

報道稱,據綠色和平組織掌握的數據,至少有74艘漁船在非洲從事非法捕撈。

博遠9號漁船正在幾內亞進行作業,該船涉嫌在幾內亞12海里禁捕區內違法捕撈

在捕撈的總量上造假、濫用捕撈許可證以及在禁漁區捕撈等:綠色和平組織整理出了大量最近兩年以來的調查證據。

據拉希德·康介紹,“僅在2004年,我們在西非地區就發現了16個非法捕撈的案例。我們利用派船親自前往、直升機巡邏以及雷達和電臺跟蹤的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報道稱,因為這些漁船的船長通常是中國人。他們主要來自山東、浙江和遼寧等省份。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由於西非一些國家大多缺乏有效漁業管理經驗,非洲各國政府應當加強監管,並彌補現存法律的不足。”

2014年中國大陸和臺灣漁民被索馬里海盜劫持900多天後來獲救

報道稱,非洲國家終於對此有了回應:24個非洲國家的代表去年12月在喀麥隆的雅溫得舉行會議,決心解決非法捕撈問題。幾內亞灣漁業委員會的負責人認為,該地區漁業問題日益嚴重,與相關非洲國家在漁業領域投資不足也有很大關係。非洲聯盟則呼籲西非國家增加在水產和魚類養殖領域的投入,因為這個行業不僅可以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還可以幫助更多人解決溫飽問題。

非洲的無序捕撈引發的很多負面效應,也為西方國家帶來了口實。


非洲腹地攝影紀實


(文/海鮮進出口since1997)

不進口非魚?我來聊聊非洲海產品的真實狀況,中國進口非洲海產品for a long time啊。

Africa is between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Atlantic ocean, with abundant seafood. There are famous west African fishing zone and African southeast fishing zone. As the local fishing industry and the aquatic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is underdeveloped, the fish catching is mostly by foreign ocean vessels.

非洲處於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海產品資源豐富。有著名的西非漁場和非洲東南亞漁場。由於本地捕撈業和水產品加工業不發達,漁業捕撈多是國外遠洋船隊。

法國、西班牙、阿根廷、秘魯、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等國的遠洋船隊出沒其中。

最早我國進口的海產品都是中漁、遼漁、魯漁的遠洋船隊自捕魚。品種以鮸魚、加吉魚、魷魚為最多。集中在西非沿海的摩洛哥、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等地的港口出口。


近來,在國外資本和技術的支持下,非洲本地漁業有所發展,海產品初加工有了一些規模。 加納、馬達加斯加、馬裡、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塞內加爾和塞舌爾,漁業佔GDP的比重達到了10%,莫桑比克索芙拉海岸的捕蝦業更是佔到了整個國家外貿的60%.

在其它四大漁場充分開發後,非洲漁場開始進入熱炒期。



隨著國人在非洲的步子越走越遠、越來越頻繁,一些嗅覺靈敏的高智商看到了非洲的高附加值海產品。你帶著我、我帶著船(錢),在非洲當地建廠加工。

莫桑比克玫瑰龍蝦、南非鮑魚海參、有著“蝦界香奈兒”的馬達加斯加虎蝦、南非銀鱈魚……開始出現在中國市場

一定要嚐嚐馬達加斯加虎蝦,不然你會遺憾的!




為什麼一看到馬達加斯加,就想起動畫片裡那群可愛的獅子,長頸鹿,斑馬,河馬……

一看到非洲,就想起留尼旺那片醉人的海……



還記著臭名昭著的索馬里pirate嗎?是不是突然發現不見了?

現在的索馬里已經過上了漁民生活。

索馬里海域金槍魚資源豐富,一個吃貨界的日本胖子帶著錢,胖手一揮“跟我去釣魚”。

和平與發展,穩定與富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







美食與美貌

中國人不進口非洲龍蝦和海鮮?

誰說的?如果因為准入制度或標準限制,這有可能。

但如果單品質看,應該可以進口。

我去非洲流浪了一個月。沒覺得他們的海產品差。

新鮮買,沒帶生蠔刀所以開得有點醜





烤生蠔

可以直接生吃的品質






海產品質素不錯。海水也乾淨。

在香港也有好些代理會入非洲的產品。


慢談教育

中國根本就不需要進非洲的龍蝦和海鮮,中國離海這麼近,還有必要去進非洲的龍蝦海鮮嗎?龍蝦一般生長在河裡,池塘裡,稻田裡,海鮮自然在海里,我們到了捕龍蝦和捕海鮮的時候,市場上到處都是龍蝦和海鮮,我們離海邊又很近,捕到的海鮮又新鮮,到國外進口來的龍蝦海鮮懇定沒有我們的龍蝦和海鮮新鮮,所以我們也就不需要進口龍蝦和海鮮了。


C雪刀浪子

中國不是不進口非洲海鮮。而是早就自己過去打撈了!中國在海外獲得的漁獲,一半以上來自非洲!

我們的遠洋捕撈隊哪可是全球聞名的!哪裡有海,哪裡就有我們的漁船,無論國家隊還是私人的,已經把西非海岸早就撈遍了,而且早在七八十年代就開始了,不相信的可以去某寶看看,大把的非洲冷鮮海鮮的。


希望我們的捕魚隊將漁網撒向全世界的同時,不要採用斷子絕孫那種捕撈方式,非洲海域是片淨土,更要珍惜,不要最後和我們的近海一樣,無魚可捕。


市井新自媒

我看視頻那邊的小龍蝦色澤發黑,應該是水體很髒吧,再加上那邊病毒較多,而小龍蝦大多用來做麻辣小龍蝦,而海鮮為保留鮮度不會做到很熟,這就導致病菌殺不淨的後果,部分做的不乾淨,萬一做不熟吃下後很容易傳播病毒,再加上非洲距離我們遙遠,運輸不易,中國沒必要從非洲進口小龍蝦和海鮮


15863586

咱國家的遠洋捕撈漁船遍佈全球,哪有好的物種、優質的資源,直接過去捕撈好了,就像之前在秘魯海域的釣魷船。現在遠洋運輸業發達,捕撈船可以幾年不靠岸,補給都有專業供給船供應,產品有運輸船直接海上採購,所以現在的技術你可以去世界的任何角落捕撈。當然有些國家比較重視本國的漁業資源,可能會對外國捕撈船有諸多限制,但是非洲人不喜歡吃海鮮,所以非洲海域捕撈作業比較自由,不需要進口,自己去撈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