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獨特的風情,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獨特的美食風味。對於一個地道的吃貨來說,到了平遙古城朝著它的美食街一頭扎進去比看沿途的風景更讓人來的痛快。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

平遙除了聞名於世界的古城外,地方美食有著濃郁的特色風味。平遙號稱有108種小吃,餐飲特色以麵食為主。在明清一條街上可以品嚐到平遙的當地風味小吃,但是價格稍貴。主要的美食小吃有平遙牛肉,曹家燻肘,碗托子,醬梅肉,握溜溜,油糕,煮疙瘩,糊塌子,剔尖,刀削,豆腐腦等。

平遙牛肉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平遙牛肉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風味獨特、久負盛名的平遙牛肉早在明清時代就已遠銷亞洲各國,史載清末,慈禧太后途經平遙,享用平遙牛肉後,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將其定為皇宮貢品。

平遙碗脫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平遙碗脫則是飯鋪攤點中常見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為清光緒初年,平遙縣城南堡的名廚董宣師付所創。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碗脫主要由白麵粉製作。它集涼粉與灌腸的優點於一身,既有涼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腸的濃烈香味,精而不膩,滑利爽心。夏可涼拌,冬則熱烹,老少皆宜。傳說,1900年(即光緒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禍西安,路經平遙時,食用了董宣的碗脫,讚不絕口,並賜予重賞。

曹家燻肘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平遙曹家燻肘是與平遙牛肉一樣齊名的傳統名吃。因曾選入宮廷而譽滿三晉、名震華夏、香飄天下。 在肉食品加工中,熏製是一種獨特的傳統制作方法,它利用藥料、木屑等燃燒時所產生的熱煙,使其適當乾燥和吸收燻煙中的酚、醛、醇類等成份,可防止食品腐蝕和脂肪氧化,傳統加工方法對接現代科學技術。 曹家燻肘昔日輝煌為帝王,今朝面世更風流。領略傳統文化,享受精彩人生。

平遙拉麵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拉麵是山西的四大面食之一,通常是山西人用來招待客人的。拉麵,平遙人家常的叫法是拉條。拉麵就是拉拉扯扯而成,牽牽連連的意思,親戚來了,尤其是女婿上門,過生日一般都吃拉麵。男女雙方說對象,男方第一次上門,女方如果同意就吃拉麵,表示拉拉扯扯,願意建立關係;如果不同意,就很隨便了,吃揪片啊什麼的,對方一看就明白什麼意思了。 “好吃不過拉麵”這話就是這麼來的。

平遙檳王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平遙古城往南二十公里,有一泉水淙淙,溪水清澈,林茂草豐,果木飄香的深溝--果子溝。溝內生長著多種野果,其中以檳果歷史最悠久,品質最優良。從明代成化年間人工種植以來,果子溝檳果以其鮮豔的色澤、濃郁的芳香、酸甜的味道享譽海內外。用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平遙檳幹,口味獨特,具有養顏滋肺,消食解乏之功效,尤其適合婦女、兒童、老年人食用。

《旅行日記》初嘗平遙美食,生活不只有牛肉還有這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