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有些作品遭受了差評,為什麼還能吸引到一些明星加盟到後續電影中去?

注視這視界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了最近看的《東方華爾街》,裡面有一段很經典的對話,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其實拍電影一點都不神秘,以前都覺得拍電影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但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只要你有錢,就拍的成電影,還能賺到錢。

郭敬明人品不怎麼樣,但會算計。

他清楚知道,只要找當下最受歡迎的流量明星,電影票房肯定會很高。

無論故事怎麼樣,無論自己的導演水平有多差,只要有流量明星參與,他們的腦殘粉必然會為電影買單。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電影評價極差,但票房奇高。


小影算是接觸郭敬明比較早的,那會非常喜歡他的《幻城》,但後來證明是抄襲。

《夢裡花落知多少》被判抄襲後,郭敬明至今沒有向《圈裡圈外》的作者莊羽道歉。

郭敬明的無恥和不要臉驚天地泣鬼神,在他眼裡,我成功了我就是正義,你說我抄你的,為什麼你沒火,我一個抄襲的火了?

真心希望永遠把郭敬明這樣的小人踢出娛樂圈,你不關注他,他還會時不時跳出來拍個爛片噁心你。


迷影生活

敢不敢先關注小桃子,再看小桃子娓娓道來。

郭敬明和韓寒當年可是整個80後的偶像,

郭敬明的人設是好學生,學習好文筆好,有商業頭腦,懂得自我炒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目的性強很明確。

韓寒的人設是叛逆,自由,個性,不走尋常路,有些情懷。他跟郭敬明唯一相同的是商業頭腦,目的性強且明確。

兩個人就像雙生子,提到一個必然讓人想起另外一個,在電影方面兩個人不相上下,在各自的商業版圖上,也算不分勝負,都是人生的贏家。

這兩個青年才俊可以說影響了兩代人,80後90後。

郭敬明本人詬病的就是他抄襲、喜男風、奢靡,看他拍的小時代系列就可看出他崇尚的價值觀,看他家裡的擺設裝修等等就能看出他奢靡的品味。

但不管外界怎麼評價,都阻擋不了他成為文界商界小巨人的實事。

郭敬明成功在於他商業頭腦發達,目標明確,手握大量的IP,除了他本人的作品還有他簽約的作家的作品。

在內容當道的當下,這就相當於手握重武器在商場上開疆拓土哪還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拍的東西雖然是沒有營養的,但是他懂得消費者的心理,懂得觀眾想要看什麼,想要感受什麼,所以即使口碑不好即使差評如潮,但是粉絲們買賬啊,票房好啊。

票房好就說明觀眾喜歡,觀眾喜歡就說明有人氣,有人氣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關注度,有關注度就會火。

每次郭敬明的宣傳都很到位,唯美的畫風就像他的文筆一樣,讓人慾罷不能。

所以即便是郭敬明的電影或是電視劇拍出來再差,口碑再不好,在上映或是播出的時候,總是能引起話題,總是能讓劇中的人物扮演者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自己的知名度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這對一個演員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即便是知道這是一艘不堪的破船,依然阻擋不住演員想紅的心。


小桃子情感

曾經,很多人在電影院看完郭敬明《小時代》後,指著這部電影大罵,這麼爛的電影也能在電影院上映?但在漫天謾罵裡,絲毫不影響爛片《小時代》的票房,所以接連有了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郭敬明以及他電影的合作方賺得盤滿缽滿。

後來,當《爵跡》上映後,無數人抵制謾罵,說再也不會上郭敬明的當了 ,但是爵跡的票房還是好幾個億,雖然這部電影沒怎麼賺錢,但絕對是沒虧的,不然也不會有這部即將暑假上映的《爵跡2》了。

曾經,在《爵跡》遭到大量吐槽和謾罵後,郭敬明甚至說,是不是隻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我……這苦情的戲份,不僅沒有對電影票房起到幫助,反倒成了觀眾調侃的對象。

但郭敬明並不值得同情,因為《爵跡》是一部抄襲的小說,而且郭敬明不僅抄襲,而且還拒不承認,成名作《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官司打輸了,要求道歉,郭敬明也拒不道歉,而且郭敬明並不介意自己抄襲事件。

但是就是一位靠抄襲起家,後來成功轉型成商人的郭敬明,也似乎成為了時代的“楷模”,成為了眾多90後和00後崇拜的偶像,也為後來郭敬明電影打下了觀眾基礎。

我們不禁要問,支撐這些國產爛片不斷上映,越來越多的到底是誰?是背後的投資公司?是背後的大平臺?其實馮小剛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會有什麼爛片,支撐國產爛片的正是那些垃圾的觀眾。

有些觀眾一副我就喜歡看爛片,我自己花錢看電影想看什麼爛片就看什麼爛片的邏輯,讓你無法反駁,真正讓爛片電影有了市場的正是這些垃圾的觀眾。

這些觀眾看電影主要看臉,只要有自家愛豆演得電影,就算電影再爛也會去影院包場支持,比如楊洋《三世三生十里桃花》的粉絲鎖場事件……反正我是去看臉的,電影怎麼樣也就無所謂了。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爛片,只要有流量小鮮肉,再來一個跨界的流量導演,無論影片多麼爛,票房還是大爆,其實這樣的現象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影權利,喜歡看爛片也是別人無法干涉的,但我由衷希望,不要因為觀眾的垃圾審美,而滋生出越來越多的爛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