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統一”思想

在傳統文化“天人統一”這個思想中,“天”的含義也是雙重的,有時指上帝,有時指大自然。

西方人認為大自然和萬物是上帝創造的,既然創造出來了,人類如何對待它?在這方面,西方人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協調自然。中華傳統文化不講“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視“順應天時”。這正是“天人統一”、“天人相應”的突出表現。

這個思想又叫“天人相應”、“天人和諧”、“天人合一”等等,內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認為人類社會在大自然中生成並發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與自然相通相應,息息相關,是個統一體。由此得出結論,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

簡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統一”思想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天”有雙重含義。一是有意志、人格化的“天”,其實也就是上帝;其意志即為“天命”。二是無意志、非人格化的天,其實就是大自然。

在傳統文化“天人統一”這個思想中,“天”的含義也是雙重的,有時指上帝,有時指大自然。我們現在是對“天人統一”作新的詮釋,當然主要是講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拿“天”來指大自然的觀念的確佔有一定的文化比重,這不是偶然的。從文化比較來看,世界上多數民族和所有的宗教都認為最初是上帝創造了宇宙和萬物;但中華民族卻沒有得到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所以對“上帝”的觀念比較淡薄。

中國有道教。道教出於道家,當它在漢代後期正式成為宗教時,當然也宣揚上帝及其統屬的仙官與神將。但道教推尊道家學派的代表老子為教祖,而老子早在春秋時代就指出是“道”創造了宇宙和萬物。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是指事物運動的規律,或有規律的運動。這種運動創造了宇宙本體(“道生一”);這個本體一分為二,成為陰與陽的對立統一(“一生二”);兩個對立面相互作用產生了新的事物(“二生三”);這種新的事物是千姿百態、多種多樣的(“三生萬物”)。在這種說法中沒有“上帝”存在的餘地,一切都是事物運動的結果。

簡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統一”思想

既然道教的祖師都不認為“上帝創造萬物”,所以道教宣揚上帝就遠不及其他宗教宣揚上帝那樣有力度和影響了。

不過,在中國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統治者都曾以“神道設教”,竭力宣揚“上帝”和“天命”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把“天”解釋為“上帝”這種觀念在傳統文化中還是相當多見的;並且這種觀念還往往和天就是大自然的觀念糾纏在一起。對此也應有充分的認識。

下面還要作一個文化比較。

歷來受到中國人重視的傳統節日活動,都與“順應天時”關係密切.

西方人認為大自然和萬物是上帝創造的,既然創造出來了,人類如何對待它?在這方面,西方人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協調自然。

在人類早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在大自然面前無能為力,因而對它既恐懼又依賴,從而產生崇拜自然的觀念。到了17世紀,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突飛猛進,西方社會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從而致力於依靠科學技術去征服大自然,予取予求,為我所用。但征服自然又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如環境汙染、生態失衡、能源短缺、人口膨脹等等。於是才認識到不能只想征服自然,必須保護環境和生態,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使人類社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這種認識是到了近現代才逐漸形成並日益加深的。

中華民族的情況與此有所不同。在最早的時候,中國人肯定也有崇拜自然的傾向。因為你沒辦法,只能既賴以為生,又畏其巨大威力。故而拜倒在地,勢所必然。但接下來中國社會沒有經歷過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階段,所以也沒有明顯的征服自然的觀念。

有人也許會說,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人定勝天”的思想,這豈不也是想戰勝大自然嗎?這話不對。“人定勝天”的“天”不是指大自然,而是前面說過的“天”的另一種含義,就是“上帝”或“天命”的意思。“人定勝天”就是不怕“上帝”、不信“天命”的奮鬥精神,這種精神當然是積極的。

簡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統一”思想

中華傳統文化不講“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視“順應天時”。這正是“天人統一”、“天人相應”的突出表現。

“順應天時”的思想在社會諸多方面起到了指導作用:

一是用於政治機制的設置。《周禮》設定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這“六官” 的職能是與天地四時的自然特徵相適應的。同時,“六官”的職能是與天地四時的自然特徵相適應的。同時,“六官”對後世影響深遠。後世各朝設置的“六部” (吏、戶、禮、兵、刑、工),都有《周禮》“六官”的遺意。

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順應天時”的特點。如“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勸農,秋日點兵”之類。

二是用於經濟。封建時代主要是農業經濟,那時農業基本上“靠天吃飯”,所以事事處處必須“順應天時”。中國長期通用“農曆”(陰曆),現在已不通用;但“農業”所遵循的“二十四節氣”,仍為農業生產者所重視。

早在戰國時代,孟子說過一段名言:“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這是從農業“順應天時”進而涉及正確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等問題。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來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強調農業生產(也包括漁業和林業)要“順應天時”,但在客觀上起到了保持生態平衡、合理利用資源的作用。可見“天人和諧”的思想的確與環境學說有邏輯的聯繫。

簡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統一”思想

三是表現於民俗。各種民俗都與“天時”有關係。例如春節慶壽(“天增歲月人增壽”),春季婚嫁(因春為生髮季節),清明掃墓(利於植樹、除草;也利於上墳的人踏青春遊,感受春意)。

在民俗中,歷來受到中國人重視的是傳統節日活動。這些活動都與“順應天時”關係密切。例如春節,以舊曆而言正值舊年過去,新年到來,所以特重除舊佈新之意。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等名句,都突出了這層意思。新年到來,對個體和社會群體而言,有可能打開新的局面,帶來新的機遇,萌發新的希望,從而滿懷信心展望未來。這種與“天時”相應的除舊佈新的心態,對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極為重要。正因為年年都有除舊佈新的感覺與心態,所以中華民族雖歷經五千年之久,卻仍然毫無暮氣,充滿活力,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創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以外,春節還有凝聚家族、念祖追遠、敦親睦鄰、和諧人際關係等作用;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團結進取,爭取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又如端午節,主要意義在於消毒、驅邪、健體。因為此時天氣熱了,細菌滋生,容易得病。所以端午要喝雄黃酒,燻艾條,掛菖蒲,都為了殺菌消毒。小孩額上寫王字,戴虎頭帽,穿虎頭鞋,那是為了借老虎的威風壓邪去病。端午還要賽龍舟,船旁有健兒游泳,橋上有健兒跳水。這都有益於強身健體,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又如中秋節,此時月亮最亮最圓,舉辦夜宴象徵“天上月圓,人間團圓”,而團圓正是中華民族最重視和嚮往的。

另外各大節日都重視吃食,要儘量花樣翻新吃好一點。現代青年看不起這一點,那是“飽漢不知餓漢飢”。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窮困,全靠節日補充營養,以迎接農忙。如春節以後是春耕大忙,端午以後是夏季“雙搶”,中秋以後是秋收大忙。所以必須吃好一點,以增強體力。同時節日聚餐也是為了家庭凝聚,增強團結以利戰鬥。

四是用於人體保健。傳統文化認為天時變化在人體上有反應,所以節令交替要特別注意保健。過去老年人都重視“兩至兩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認為這是大節氣,對人體有大影響。醫生治病用藥也要考慮天時節令,力求因時制宜。更加值得重視的是人體的生物節律問題。這種節律是在人類進化的漫長過程中形成的,與自然環境關係密切。現在人類生活的環境(包括自然的與社會的)都在很短時期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顯然是人體的生物節律難以立即適應。所以必須用種種方法來調劑,使人不致因環境變化而影響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