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以賽亞-托馬斯今天打完了他賽季第52場比賽,33分。連續第40場比賽得分20以上。平哈弗裡切克的記錄。

至此,全明星前,場均29.9分。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史上,只有一個人完成過單季場均29.9分:1987-88季,伯德最後一個巔峰賽季。

今天第四節,他站在罰球線上時,波士頓花園齊聲喊:“MVP!MVP!MVP!”波士頓這群挑剔的球迷,什麼沒有見過?拉塞爾、哈弗裡切克、伯德們的球衣天上掛著,KG、皮爾斯和雷-阿倫們離去還沒幾年。他們本來該矜持一些才是。但今天解說員都說了: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Why not?為啥不呢?

賽季前寫的:

理論上:霍福德可以和小托馬斯打擋拆;霍福德可以為克洛德的搶斷補位;霍福德和布拉德利的站位可以扼殺東部任何後衛;霍福德和阿米爾-約翰遜或奧利尼克都不犯衝。實際上,霍福德好像和誰都不犯衝。他甚至可以和洛奇爾一起跑快攻,跟斯瑪特玩高位遞手傳切。

因為他能和任何人都自來熟,史蒂文斯教練會熱愛他:眾所周知,史蒂文斯教練喜歡隨機拋一個對手完全沒見過的輪換出去打;霍福德則是典型的,“管你是什麼陣容,我陪著”。

理論上,他可以讓凱爾特人衝擊東部前二。

但是:

霍福德不是勒布朗或杜蘭特。他是個補全球隊的人,是完美的萬金油,完美契合凱爾特人的體系。但他不是打破僵局的人。

這意思是,下季,

凱爾特人需要打開局面時,持球的依然會是小托馬斯。小托馬斯說他夏天苦練了持球擺脫三分,但他能就此破夾擊了嗎?不知道。

至少在2016-17季……霍福德是個講道理的完美體系支柱;但凱爾特人需要一個更不講理的傢伙,才能真正衝擊東部頂峰

我猜到了凱爾特人能到東部前二——現在還在。

但我覺得,霍福德不足以承當主攻手,凱爾特人需要一個更不講理的傢伙。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我指望過布拉德利擔當雙能衛,希望布朗打得像小皮爾斯。我相信小托馬斯練出了持球擺脫三分,但懷疑他能不能破夾擊(參考上季東部第一輪)。

結果……凱爾特人居然真把小托馬斯當成唯一進攻依靠。到此地步,我沒法不佩服小托馬斯……和史蒂文斯教練。

費城的布朗教練今天說了,“他的頑強讓你無從阻擋,只有尊敬。”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我們都知道了:小托馬斯賽季第一個月場均26分,第二個月場均30分,2017年至今場均33分。

這波恢弘旅程,有兩個小時間點。

其一,2016年最後那場,小托馬斯26次投籃轟下52分。此前,他最多單場投籃23次。此後一個半月,他有7場投籃超過23次。

顯然史蒂文斯教練想,“敢情這小子可以當大任?放飛吧!”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當然也不止這麼簡單,因為其二:1月18日,場均18分的布拉德利傷了。之後那兩場,小托馬斯轟下80分。無他,球隊沒有其他持球攻擊手了唄。

——哦對了,進入2017年,奧利尼克的出場時間大漲,實際已成為霍福德之外,球隊第二長人。但這個稍微次要一點。

上一個如此猖獗的小個子得分手?偉大的阿倫-艾弗森。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但小托馬斯和阿倫-艾弗森,還是不太一樣。

艾弗森也許是聯盟歷史上最好的一對一擺脫者,靈秀,輕逸,迅速,妖嬈多樣。只一個細節,就可見出他們的區別:

艾弗森183公分,74公斤。小托馬斯175公分,83公斤。

華盛頓大學時,小托馬斯是175公分的小坦克。大學時就長於變向、變速突破和定點遠射,找運動中隊友是一絕,擋拆能手;在2011年選秀大會掉到那麼低,無非是:

——運動中投籃不穩:因為個子小,容易受干擾。

——陣地戰指揮一般,怕夾擊:因為個子小,視野和傳球都容易被幹擾。

——更熟悉得分後衛打法,實際上是雙能衛,在NBA很吃虧:因為個子小。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一個字:小。

眾所周知,艾弗森是個中距離攻擊手——21世紀初那老幾位,他、科比、麥蒂、皮爾斯都是。職業生涯有43%的投籃來自籃下+三分。而且,看過艾弗森打球的都知道:他沒有小托馬斯這麼擅長借掩護。

小托馬斯本季前52場比賽,有33%的投籃來自籃下,42%的投籃來自三分線,每場20次投籃9個罰球——這種78%的投籃來自籃下和三分線的套路,很眼熟吧?沒錯。詹姆斯-哈登般的套路。

艾弗森的持球變向更細微迅速,但只要有掩護,小托馬斯有兩招,是艾弗森當年也不具備的: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借掩護大幅度變向。小托馬斯還是忌憚高位夾擊,但如果對手站位不齊,他的大幅度直角變向,可以輕鬆從對方雙人間切割而過。

——錯腳上籃。正常人是左腳起跳右手上籃、右腳起跳左手上籃,小托馬斯可以隨意調換。

所以,小托馬斯每場有34%的進攻是靠擋拆完成的——威少爺35%,哈登40%。但並不算高:肯巴-沃克高達57%。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另一組妖異的數據:哈登本季有68%的投籃是運球三步以上出手的,而到2月初,小托馬斯本季有53%的投籃是運球二步以內出手的——有27%的投籃是接球就投。

即:小托馬斯比艾弗森有更多的掩護和擋拆,又比哈登有更多的無球。

這就涉及到凱爾特人的戰術了。

讓一個175公分的小個子以信賴,讓他無限掌握球權來得分,並不太難。小托馬斯本來就有一顆獅子心。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難的是,讓一個175公分的小個子,融入球隊進攻體系中得分。這就是我所謂的,佩服史蒂文斯教練所在。

凱爾特人的進攻,素來是廣域拉開,多點穿插突分。本季以來,史蒂文斯教練佈置的套路,越來越傾向於如此:

——任何人推反擊,傾向於一邊;小托馬斯弱側跟進拖車,清空讓他投追身。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小托馬斯持球找雙高位掩護單打,內線空給他單打。

如果說前兩招是火箭給哈登也會玩的,那麼下面這個好玩了:

——小托馬斯借掩護深切出,高位接球連第二個持球擋拆。而給他掩護的所有人,一律切出清空。

——給小托馬斯掩護的不拘一格,布朗也可以,克洛德也可以,霍福德、阿米爾和奧利尼克更積極。

一句話:凱爾特人全隊給小托馬斯掩護,給他擋空位、拉空間,讓他投。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問題當然有:布拉德利傷後,小托馬斯是唯一的持球點;他經常不持球,如果無法由他終結進攻,怎麼辦呢?

答:布拉德利受傷那場,霍福德送出10次助攻。之後8場,霍福德場均7助攻。

這意思是:凱爾特人全隊,尤其是霍福德,全隊給小托馬斯做球。

近來史蒂文斯教練更是玩上癮,沒事就擺小托馬斯+克洛德+布朗+霍福德+阿米爾,槍手+雙翼側+雙空間4號位套路,把小托馬斯當庫裡使喚。虧他敢這麼想,敢這麼做,敢這麼下賭注。

回到今天戰費城,小托馬斯的得分。

第一球,霍福德高質量掩護擋人,斯瑪特給球,小托馬斯一撅屁股,空位三分。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第二球,小托馬斯持球追身,霍福德高位假擋,小托馬斯一個變向,走你。

第三球,又是一個掩護,擋到跟防者影蹤全無,輕鬆三分。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第二節小托馬斯一個追身三分球,兩個人給他掩護。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全場最精妙的一球,是這樣的:

——楊給霍福德擋空間,然後清到弱側;霍福德過來給托馬斯掩護,托馬斯騰出空間,一個變向突破進去。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托馬斯,不同於艾弗森的殺戮方式

托馬斯的膽氣和手腕子,自然是硬。但蘊藏在背後的這些掩護和牽制,才是凱爾特人的動人之處:

天大的責任,小托馬斯居然承當下來了;凱爾特人全隊,也願意為他架炮臺、供彈藥,前赴後繼,連綿不絕地做人梯。霍福德一個全明星,斯瑪特一個俄州大當家,布朗一個進過全美高中全明星的探花郎,都在給一個二輪小個子,齊心協力地做球。

與艾弗森類似的是,他倆都承當著全隊的進攻,對抗著當世的巨人們;與艾弗森不同的是,小托馬斯有足夠多的掩護和空間拉開。

史蒂文斯教練昨天說起這些時,唸叨了幾句:

“霍福德是終極隊友,完全無私。我們有一堆有特長的球員,於是物盡其用……托馬斯的無球走位和得分無比犀利……我們分享球很好……我們全隊都在想一件事:下一個回合也要打得合理。”

之前對活塞全場41分、第四節24分後,小托馬斯如是說:

“當我無球時,你就很難夾擊我,尤其是我得到了好掩護……一旦我開始跑了,就很難抓到我啦,然後就有空位了。”

說來很容易,但要執行得如此精密,那可難了。凱爾特人(尤其是霍福德和斯瑪特)這份執行力,這份全隊團結無私的心力,才配得上托馬斯的血氣與承當,才造就了他與艾弗森全然不同的殺戮方式。

這才是他們至今東部第二的,真正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