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歸來仍是少年,不負偉大時代

塵埃落定,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文中無罪。一場持續長達12年的案件得以昭雪。

不悲不喜,寵辱不驚。此刻張文中早已心如止水。近日,張文中挑了一條紫紅色的花紋領帶,穿上西裝接受央視採訪。在採訪中他說道:“今天的這個案子早已不是我個人的事了,而是糾正民營企業涉產權案的第一個案子,也絕不是最後一個案子,應該是推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新起點,也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12年,一個人和一個企業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這期間錯過了什麼也許很難再彌補。不過張文中相信,只要心中有春天,人生就充滿陽光。

张文中:归来仍是少年,不负伟大时代

物美由盛轉衰

張文中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後來又獲得了管理學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並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系統工程學博士後研究。算得上是那一代中國企業家中擁有最高學歷的人之一。

南開大學畢業後,和80年代很多知識分子滿懷一腔愛國熱情類似,張文中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開始職業生涯,為改革開放獻計獻策,他和92派代表人物陳東昇、中國期貨業教父田源以及馬洪、吳敬璉等人成了同事。

1992年底,鄧小平南巡的一番講話鼓舞了張文中。1993年,張文中回國創業,追隨他創業的還有吳堅忠,吳當時在美國密歇根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兩人回國創辦計算機公司,開發POS機信息系統。

很快,他發現信息技術一定要和實體經濟結合才能發揮價值,於是張文中決定自己開超市。1994年,他創辦的物美集團成立。張文中選擇了一條低成本擴張道路:通過租賃、合作、託管等多種方式進行擴張,物美以現金入股,合作方將商業網點摺合成資金入股,經營權歸屬物美,雙方按股分紅。依靠這一形式,物美迅速將一批舊式副食店和菜市場改造為超市、便利店。

成功把握商機的物美髮展很快。

2003年,物美超市成為內地第一家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民營零售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民營流通企業之一,引領零售產業快速發展和技術創新。趕上了大賣場在中國發展黃金時代的物美,在當時不斷通過資本優勢擴大布局。2004年至2007年期間,物美通過託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或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天津大榮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並收購了美廉美超市和寧夏新華百貨。

截至2006年9月30日,物美已發展到567間店鋪,淨資產約18.5億元。作為北京最大的連鎖超市,物美佔有約1/3的市場份額。2006年,在商務部公佈的上半年中國商業零售30強中,物美排名第7。當年胡潤富豪榜上,張文中排名第152名,身家約20億元人民幣。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11月,張文中被逮捕審查,從物美集團離職,這令物美此前的擴張步伐戛然而止,直接導致公司業績遭到重創。

張文中入獄後,物美集團所屬的上市板塊物美商業開始了10個月的停牌期。在此期間,物美先後取消了與花旗集團簽訂的即將實施8600萬美元新股配售協議、收購江蘇時代超市50%股權等多項既定計劃,謀劃中的天津家世界一攬子併購計劃也無疾而終。

作為聯合創始人的吳堅忠堅持帶領物美平穩發展了七年,但在國內傳統零售業整體面臨轉型的大背景下,物美的業績每況愈下。財務報告顯示,2012年~2014年物美商業實現淨利潤分別為6.02億元、4.59億元、3.95億元,2015年上半年為2.47億元。最終,物美商業於2015年10月20日宣佈私有化退市。

多年後,吳堅忠回憶這一段艱難的經歷時仍然唏噓不已。他說道:“2006年無論是對物美而言,還是對我個人而言,都是最為困難的。”據瞭解,當時物美採購部供應商電話幾乎成了投訴熱線,吳堅忠不得不以極其強硬的態度守衛公司:可以提前結款,但一旦結算,永遠不要再與物美做生意。

歸來仍是少年

從2015年出獄,到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張文中無罪,其間張文中獲得了中國企業家們的全力支持。宣判結果出來後,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創始成員們第一時間給張文中發去賀詞:“蒙冤終昭雪,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對於這些一起戰鬥過,給予彼此力量的人,張文中是感激的。他引用孟子的話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在今年2月舉行的亞布力論壇上,張文中用一封《致40年的信》暖透全場。他還發表了題為《丹心鑑歲月,情義滿人間》的演講,用自身經歷反思改革開放40年的滄桑,臺下包括陳東昇、田源等知名企業家在聽完演講後集體起立為他鼓掌。

“人生是一場奮鬥,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企業家存在的價值就是奮鬥。”張文中稱,沒有比失去自由更痛苦的。在最悲慘、最無助、最絕望的時候,張文中是靠讀書度過的。他說道:“用心、用腦讀書,是人走出苦海、脫離困境活下去的最重要的途徑。書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書是我最願意收到的禮物。”

張文中特別感謝亞信董事長田溯寧。他回憶道:“有一次田溯寧去看我,送了我30本書,我至今收藏著。讀書更是我堅守信念、抗擊孤獨、磨鍊意志、增強智慧、追求卓越的生活方式。關押期間,我一共讀了幾百本書,許多是英文原著,英文水平比原來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張文中不僅愛讀書,也善於在讀書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他在監獄和看守所也不忘搞科研,取得了四項專利,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兩項。除了獨善其身,張文中還在監獄裡推動年輕人自學,參加成人高考,引起監獄的重視並付諸實施。一些年輕人在監獄裡參加考試,並取得了單門課程的結業證書。

張文中提到一個特別令他感動的細節。2010年,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理事長陳東昇給他看了一幅亞布力創始理事的群英圖,其中保留了當時還被關押的張文中,這也是支撐起張文中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作為企業家,企業是永遠的牽掛。即使有高牆鐵窗的阻擋,企業家的靈魂必須與企業同在。”張文中表示,“我時刻清醒,自己不能倒下,自己的精神與信念是支撐企業存在的根基。”

他引用100年前近代大實業家張謇的話:“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朽。”張文中的前半生,是在奮鬥中度過的。

走出新零售的“第三條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張文中相信,人生本來就是一趟充滿挑戰機遇和艱難困苦的旅程。

《財富》雜誌曾在張文中入獄前給予物美堪比“中國沃爾瑪”的評價。當時文章稱:“如果你想看一下零售業的未來,那麼你可以省下遠道造訪沃爾瑪的時間,只需給自己買一張去北京的機票,看看物美。”

失去了中國零售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張文中多少有些遺憾。張文中曾這樣說:“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最大的痛苦是失去你辛辛苦苦帶領大家創辦的事業,你和這個事業被割斷。我從2006年被帶走,這十年是中國互聯網大數據蓬勃興起的十年。我們失去很多機會。”

蒙冤數載終昭雪,出獄後的張文中立即又投身到用技術推動中國零售業發展的事業之中。此時的張文中意識到環境變了,技術革命正風起雲湧,必須用新的改革創新辦法審視一切。

2014年,物美完成了對全球家裝企業百安居中國業務的收購。2015年,張文中出獄,他和年輕的創業者以及IDG資本一起成立了分佈式生鮮O2O電商“多點”(Dmall),合作伙伴遍及國內外,“多點”與物美承載著他關於全渠道零售的新想法。

“我們以技術變革為導向、商業本質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創新。2014 年我們收購了百安居中國,通過建立全渠道O2O新商業模式扭虧為盈,形成了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店鋪體系。”張文中說道。

今年3月,張文中親自任職“多點”董事長,“多點”獲得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投資,並在深圳設立總部。張文中表示:“‘多點’要全面打通會員、商品、供應鏈、營銷等上下游產業鏈,推動全渠道業務整合,賦能傳統零售企業實現數據、場景、交易、體驗閉環。”

《2018年第一季度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多點”在今年3月的市場滲透率達0.86%,甚至超出盒馬、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App。

虞堅表示,“多點”也在逐漸尋求走出物美系,為第三方零售商賦能。兩年前,“多點”就已經和物美、中百集團、步步高、人人樂、百佳華等十幾家國內領先的零售企業展開全面合作。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2017年實現GMV103億,註冊會員數達到4000萬,較2016年增長3.6倍。

據第三方大數據平臺易觀千帆發佈的《3月生鮮電商APP TOP15榜單》,“多點”以693.35萬的活躍用戶規模穩居榜首,每日優鮮以196.06萬活躍用戶規模位居第二,京東到家超過盒馬,以178.82萬活躍用戶位居第三。

不過物美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大的挑戰,尤其是騰訊和阿里系在零售業進行激進佈局的大背景下,即使是在物美的主戰場北京和杭州,物美也面臨阿里新零售和京東無人零售的挑戰。

虞堅認為,“多點”和盒馬的區別在於,物美系更多服務普通消費者,因此在體驗上不能像盒馬那樣走高端食品生鮮的道路。不過與盒馬一樣,“多點”已經提高了消費者店內的體驗,並通過30分鐘內配送將商品送到門。

在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統計的中國前十大主要渠道零售商的市場份額排名中,物美排在第九位,在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中,市場份額為1.9%。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高鑫零售、大潤發和華潤萬家。這些零售商都已經獲騰訊和阿里投資。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到低谷時候的反彈。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昂著頭回來的張文中,正是這樣一位在人生谷底仍然心懷光明的企業家。正如他所說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個人渺小,惟知躍進,惟知雄飛,不負偉大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