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歐債危機難再度上演

上週意大利金融市場遭遇股債雙殺,並帶動歐美股市普遍重挫。造成波動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組閣陷入僵局,使得重新大選的可能性大增。由於疑歐派及民粹主義政黨很可能最後高票當選,意大利最終選擇脫歐的可能性大增,這將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也使得投資者很快聯想到了2009年發生的歐債危機。

然而從幾方面主要因素來看,歐債危機難以再度上演。意大利的風險可能更多集中於政局方面,對於市場、經濟以及資產影響較為有限,負面外溢效應同樣較小。

首先,2009年的歐債危機有此前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作為導火索,銀行業的崩潰引發債務問題浮出水面,但當前並無此跡象。儘管意大利銀行股近期經歷股市大跌,但鑑於目前全球金融環境仍比較穩定,債務危機未到一觸即發的境地。

其次,歐盟作為統一體的威信已受到此前英國脫歐的挑戰,若再經歷一次核心國脫歐將對歐盟的地位形成沉重打擊,歐盟方面,特別是主要國家德國和法國會盡力維持歐盟穩定,儘量不使更多經濟體脫歐。

第三,意大利經濟整體呈恢復趨勢,財政赤字得到一定控制,債務增速和經濟增速之間的差距逐漸抹平。儘管國內經濟存在結構性問題,解決問題需要長期調整,但經濟向好的勢頭使得政府具有調整的時間。

第四,歐元區整體經濟仍處於復甦之中。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5.5,仍遠高於50的榮枯線。德國一季度GDP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1.6%。法國一季度GDP環比增長0.2%,同比增長2.2%。這些指標仍較令市場滿意。

第五,意大利目前主要風險來自政治風險,而不是經濟和資產風險。其近期股債市暴跌源於市場對其民粹政府未來與歐盟關係的嚴重擔憂,一方面暴露政治層面上歐洲國家內部不均衡的矛盾。一項關於意大利的最新分項調查顯示,僅有11.3%的投資者預計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將離開歐元區。

此外,另一個近期陷入債務危機的歐洲大國西班牙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其經濟基本面還算健康,債務總量也沒有大幅增加,在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下,西班牙的債務問題並沒有如外界想象得那麼嚴重,因此對於歐盟而言也不會產生連鎖反應。

因此從總體來看,目前意大利局勢尚在進一步發展之中,雖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但其債務規模得到控制,且脫歐可能性不大,還未到引發全球危機的地步。意大利如要脫離歐盟需要先修改憲法,這就意味著五星運動需要贏得議會2/3的席位,而在當前黨派間政治矛盾加劇下難以出現,因此退歐局面難以發生,不會導致過大的危機。但也必須關注隨後可能產生的歐元區經濟矛盾和下行風險。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