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雷帝網 雷建平 6月5日報道

小米上市已進入到關鍵進程,有香港媒體稱,小米於週四(7日)進行上市聆訊,最快月底招股募集資金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計劃7月上旬掛牌。

又有消息稱,小米IPO計劃通過CDRs形式在內地發售30億美元,佔IPO募資總額30%;其餘部分在香港發售。這意味著小米可從資本市場募集100億美元。

最近說法是,目前在香港中環流傳的承銷團名單可以稱之為極其豪華;包括3家國際大行和6家中資行。

其中6家中資行分別是,中金公司和中銀國際、農銀國際、建銀國際、工銀國際,另外還有招銀國際;3家國際投行分別是瑞信、德銀和摩根大通。

實際上,小米不僅自身在壯大,還形成了一個小米生態鏈,且蔚然成型。如今,小米和順為資本共投資百家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手環生產商華米作為小米生態鏈一員還在美國上市。

雷軍的理想是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

過去幾年,小米相繼投了愛奇藝、美的、OFO小黃車、積木盒子、51信用卡等。小米平臺上的很多產品如小米手環、小米淨化器、小米耳機等也都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生產。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小米及順為投資的部分企業名單(雷帝網配圖)

小米在投資領域的佈局理念是:

1,以參股不控股的方式與成員企業建立紐帶,對成員企業持股比例控制在10%到20%之間。

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成員企業發展的獨立性和衝勁,理順成員企業與小米之間的利益關係,確保利益一致性,第三是享受成員企業做大後的投資回報。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2,價值觀、產品觀、方法論的傳導是整個生態系統繁衍下去的根本

小米以不賺快錢、做最好產品、追求高性價比、堅信互聯網模式是先進的,提升效率、改造傳統行業為價值觀,向生態鏈企業輸出,提升凝聚力。

比如,從手機開始,到智能硬件到生活耗材,其設計端均保持簡約風格,去除多餘的裝飾,功能端僅保留核心功能;

通過多重內測環節,上市前即經過苛刻的品質檢測,上市後返修率和投訴率低,此外,秉承低毛利策略,降低消費者嘗試的門檻,優質低價的商品上市初期即可快速放量。

3,輸出品牌背書資源,提升產品市場關注度

對於初創企業而言,自主品牌獲得市場認可是一個漫長過程,但如果貼上小米的標籤,就可以短期內迅速提升關注度,縮短市場培育期。

具體來說,對於通過小米內測的產品,對科技類、極客類相關產品的開放小米品牌;對以智能家居、消費類硬件、生活耗材為主的產品向其開放“米家”品牌。

4,給予渠道資源支持,線上渠道高轉化率及線下渠道快速鋪設,加快鋪設加快初創品類上量速度。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今年4月25日,小米CEO雷軍在武漢大學舉辦的小米新品發佈會上公開了4月23日小米董事會通過的決議:

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件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小米將把超過5%部分用合理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

在發佈會上,雷軍主動提出:有人質疑,這麼低的利潤率,怎麼能夠保證小米的持續競爭力?

雷軍的回答是,通常世界級創新,不是靠暴利堆出來的,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最初都是靠幾個人用聰明才智幹出來的。

“事實證明,小米正是通過堅持創新科技和頂尖設計,才做出遠超消費者預期的產品。”

雷軍的理想是做一家偉大的公司,當然,小米承諾每年整體硬件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的說法受到了外界爭議。

產生爭議的重點在於,雷軍是在小米手機的新品發佈會上宣佈了這一消息,在手機行業只有蘋果等極少企業可以做到綜合稅後淨利率超過5%。

而如果排除小米手機,類似小米手環、小米空氣淨化器、小米移動電源及小米生活消費產品綜合稅後淨利率的確能超過5%。

如果這項標準執行,這些產品的價格會產生極大衝擊力。用雷軍的話說,大眾消費商品應該主動控制合理的利潤,這將會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貪戀高毛利的舉措都將走向一條不歸之路。

小米的投資也存在一個邏輯。據知情人士對雷帝網透露,小米最核心產品是小米手機,圍繞著手機,小米有三個產品圈層: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第一圈層是手機周邊商品,基於小米手機已取得市場影響力和龐大的活躍用戶群,小米周邊是小米有先天優勢的第一個圈層,如耳機、音箱、移動電源等。

第二圈層是智能硬件,小米投資孵化了多個領域的智能硬件產品,如空氣淨化器、淨水器、電飯煲等傳統白電的智能化;也投資孵化了無人機、平衡車、機器人等極客互融類智能玩具。

2014年到2016年,小米先後投資了27/28/22個智能硬件產品,相當於15天就投資一家公司,為以後物聯網布局打下硬件基礎。

第三個圈層是生活耗材,如毛巾、牙刷、旅行箱、跑鞋和揹包等。

一方面是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滿足米粉追求高品質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科技公司屬性決定產品生命週期具有不確定性,生活耗材類商品能對科技公司不確定屬性產生巨大對沖作用。

小米手機作為核心,這些周邊生態鏈產品則增強了小米生態的粘性,使得小米越來越強。

晨興資本是小米IPO大贏家

小米在創立的前4年,平均每一年都有一輪融資,分別是: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2010年底,小米完成A輪41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Morningside、啟明和IDG,估值2.5億美元左右;

2011年12月,小米完成9000萬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啟明、IDG、順為基金、淡馬錫、高通、Morningside;

2012年6月底,小米融資2.16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

2013年8月,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達100億美元。

2014年12月,小米完成11億美元融資,投資人包括All-stars、DST、GIC、厚朴投資和雲峰基金等投資機構。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招股書顯示,小米CEO雷軍持股31.1296%,為大股東;晨興資本持有17.193%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小米總裁林斌持股13.3286%,為第三大股東。

此外,順為資本持有約2.91%股權,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黎萬強、洪峰及剛剛退休的小米聯合創始人黃江吉分別持有3.2375%股權。

小米將募集百億美元背後:生態鏈已成型 投上百家企業

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持1.5494%股權,小米聯合創始人,退休的周光平持1.4317%股權,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持有1.1149%股權。

當前,小米執行董事為雷軍、林斌,非執行董事為順為資本CEO許達來、晨興資本合夥人劉芹,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陳東昇、前金山軟件CFO王舜德及一位香港李姓富豪。

順為資本和晨興資本都是小米重要的盟軍,彼此一起投了很多共同項目,類似歡聚時代等。尤其是順為資本是小米的重要合作伙伴,彼此在小米生態鏈上有非常多的投資案例。

順為資本CEO許達來曾對雷帝網表示,小米和順為合作投資的企業中,未來會批量誕生具有 IPO 能力的優秀公司。

“小米也有一個很強大的投資團隊,順為資本和小米的投資團隊之間應該是兄弟關係。”

許達來說,小米和順為資本追求的目標會有所不同,小米主要追求戰略投資價值。而順為資本主要追求的是財務投資價值,給LP 帶來豐厚回報最重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