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騎兵天下無敵,為何被明軍迅速滅掉?

雜學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宋末蒙古人為什麼會拼命?戰鬥力很強?

那是他們本來就是爛命一條,全身上下只剩一張嘴、一身衣服、一套武器。

相比起來,宋人命就值錢的多,即便老百姓也有不少個人財產。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那當然是蒙古人厲害。

隨著打垮宋朝,蒙古人成為統治階層,開始享受榮華富貴,立即就不同了。

蒙古人腐敗的速度,比漢人快百倍。

到了元朝末年,蒙古原有的軍隊早已腐敗,軍事制度也幾乎破產。

第一,蒙古軍官不堪作戰。

蒙古軍官基本都是社會中上層。

這些人的待遇很高,相當於原來的漢族地主。

在和平年代,蒙古軍官吃喝玩樂,整天想著方法享受生活。

到了元末,蒙古軍官很多已經胖成球,甚至連馬都不會騎了,也拉不動弓。

此時,他們的命就很值錢,相反朱元璋的農民軍戰士的命不值錢。

一來一往,蒙古軍官去和朱元璋交戰,看到凶神惡煞的農民軍戰士,先嚇破了膽。

他們不是直接逃走,就是想方設法避戰。


第二,蒙古士兵也不能作戰

蒙古人實行的是軍戶制度,也就是世襲制軍人。

蒙古人士兵享受國家優待,所以裝備和糧食必須自備,不足的國家給以補貼。

但這些人通常也是元代的中下層,哪裡有軍官過得那麼爽。

蒙古人天生有好逸惡勞,好酒貪杯的習慣,幾十年過去這些人通常就很窮了。

所謂的武器裝備,能賣的早就賣了,拿一些劣質貨胡亂湊數。

裝備尚且沒有,何談平時訓練了,大部分蒙古世襲士兵素質不高,和當年蒙古鐵騎無法相比。

至於政府也比士兵好不到哪裡去,財政破產,根本無法有什麼大的補貼。

最終就是,蒙古軍裝備破破爛爛,戰鬥力也平平。

第三,漢軍、新附軍都無心戰鬥

這些人多是漢人,本來就是強行徵召來的。

在元代,人是分等級的。漢人是第三等級的漢人或者第四等級的南人,在蒙古人眼中和牲口差不多。

蒙古人毆打南人,南人是不能還手的。如果蒙古人殺了南人,賠點錢就行了。

本來就是被蒙古人奴役,誰會真正為蒙古人賣命?

他們待遇不高,士氣低落,卻是作戰的主力!

打仗時候衝鋒在前,撤退殿後,說白了就是炮灰。這些部隊自然沒什麼戰鬥力,一旦情況不利就容易逃走甚至倒戈!


第四,窩裡反嚴重

元末最大特點就是高層內鬥!

甚至皇帝和皇太子還互相殘殺,搞出兩個朝廷,其他就更別說了。

這樣的政府,哪有什麼能力打仗。

第五,民族仇恨

由於蒙古人近百年的壓迫,全國的漢人基本沒有認為蒙古人好的。

尤其是蒙古人奉行種族壓迫政策,人為的製造民族壁壘,民族歧視,最終玩火自焚。

到了最後,漢人的軍隊幾乎全部叛變,逃到漠北的只剩下區區蒙古人和色目人。


薩沙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 。蒙軍騎兵來去如風,靈活機動,剽悍善戰,冷酷嗜殺,堪稱鐵血雄強的“戰鬥民族”。蒙古人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靠快馬彎刀說話,以力服人,治國施政堪稱簡單粗暴。

元朝剛建立時,元廷為消弭隱患,居然將居民依不同的族屬劃為四個身份地位相差懸殊的等級:一等人是蒙古人,居統治階層 ,屬社會地位最高、政治待遇最優的特權等級;第二等是色目人,含西域、中亞、阿拉伯、東歐等較早被征服地區的民族,屬地位較高的統治階層;長江以北地區的漢人、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渤海人為第三等級;長江以南地區的漢人,也就是原南宋統治之民,被一律視為“南蠻”而遭打壓 。南人處於社會最下層,為第四等人。

元朝律法規定:蒙古人與漢人發生糾紛後殺死漢人,只需要賠償一頭驢或兩隻羊就可完事 ;而漢人若殺死蒙古人則要償命,有時甚至親族都會被牽連而遭誅殺。南方漢人每五戶合用一把菜刀,若出事,則聯保的人必受嚴懲。元廷還依人所從事的職業實行了嚴格的身份等級制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娼、九儒、十丐”為不同職業等級 。身為知識分子的儒者居然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社會地位甚至不如娼妓。

元統治者制定的極度不得人心的民族歧視政策,導致社會等級森嚴,民眾怨氣叢生 。人分三、六、九等,似乎是這個以鐵血征服者面目出現的偌大帝國迅速走向衰亡的主因。

元朝統治後期,各種淤積已久的社會矛盾變得日益尖銳 。百姓們特別是南人的抗爭此起彼伏,讓蒙元統治者顧此失彼,手忙腳亂。隨後,燃遍全國的紅巾軍大起義以不可阻擋之勢烽火燎原,敲響了元帝國的喪鐘。

在中原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期內,元朝軍隊迅速腐敗,戰鬥力早已不復往昔。史載,到了元末,蒙古軍隊的主力變成來自中亞的色目人與漢人 ;官員、將領也大多由色目人擔任。曾經彪悍的蒙古人成了不勞而獲的食利者 。蒙古人在深受中原文明影響的同時,也被漢人迅速同化。出身在中原的蒙古人,大多喜歡呤詩作畫,飲酒狎妓,附庸風雅,草原民族身上的血性與戰鬥力早就煙消雲散。元帝國當年金戈鐵馬、所向無敵的強大戰鬥力,元廷賴以維繫統治、生存的基礎——蒙古騎兵橫掃一切的強悍戰力早就淪為一個渺遠的傳說。

而以色目人、漢人、契丹、西夏人為主的元軍,一遇與紅巾軍之戰事就出工不出力,特別是身處底層的漢軍,一觸即潰或臨陣倒戈已成常態。即便是蒙古鐵騎,也早已不復昨日之勇,與紅巾軍作戰也是勝少敗多。存在了97年的元朝,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比較短命的王朝之一。作為征服者的蒙元統治者雖被劉福通、張士誠、徐壽輝、朱元璋等人打垮並逐出中原,但疆域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仍然存在。退回漠北的元廷被史家稱作北元。 令人驚訝的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回草原後,又開始找到祖先能騎善射、勇猛好戰之感覺,遊牧民族特有的剽悍與血性重新回到這些失意者的體內。北元軍隊更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恢復了強大戰力,並對新成立不久的明朝統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刀叔導讀:朱元璋是一位放過牛、做過和尚的苦孩子,居然把曾經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打回了原形,結束了蒙古人在中原98年的統治,同時將丟失了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一併被收回,使中國再次回到了漢族王朝的統治之下。面對這樣前所未有的強敵,他是如何做到的?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就是南耕北牧。

無論是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還是蒙古人,他們依靠如風而來、呼嘯而去的強大騎兵軍隊,經常將以農耕為主、缺少馬匹的中原漢人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尤其是曾經打遍歐亞無敵手的蒙古人。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及他的明朝大軍,卻能將這些兇悍的蒙古人打得滿地找牙,因為朱元璋同樣也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馬絕對是他們的標配,這些人上街買個菜、吃個早點什麼的都會有數萬的馬匹出沒。

而依靠騎兵起家的蒙古人,他們對馬的認知更是融入了骨髓之中,當他們在入主中原之後,還真沒有客氣,很快就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因此元朝不但在山東、江西和雲南等地都建有官辦的馬場,而且那些蒙古貴族在內地的私人馬場,則更是多的不計其數。所以,馬在元朝末年並不是什麼稀罕物,當朱元璋起兵的時候,幾乎沒費什麼手腳,就拉起了一支強大的騎兵。

朱元璋除了有一支可以同元軍掰掰腕子的騎兵之外,在明朝軍隊中,還配有一支專門剋制騎兵的長槍軍。後來,波蘭也曾效仿,擊敗來犯之敵。

長槍軍堪稱是騎兵的剋星,類似於亞歷山大大帝的殺手鐧——馬其頓長矛方陣,在《大明帝國戰爭史》中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淮右步兵甲天下”,這是一支專門使用長矛的步兵,被稱為淮右槍兵,後來被朱元璋專門用來應對蒙古騎兵。由此可見,明朝軍隊已經積累了很多剋制蒙古騎兵的戰術,尤其是在明軍缺少騎兵的戰爭初期,當蒙古騎兵攻打朱元璋時,都被這些長槍兵給捅了回去。

曾經天下無敵的蒙古鐵騎,到了元朝統治的末期時,戰鬥力早已不復往昔。

在中原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期內,元朝軍隊早已沒有了草原民族那種金戈鐵馬、所向無敵的血性,更沒有成吉思汗時期那種錚錚鐵骨、烈烈雄風了。所以,在明朝大軍北伐的整個過程中,他們幾乎就沒怎麼遇到戰鬥力超強的蒙古騎兵,除了元朝的名將王保保。

關於元末名將王保保,我們確實有必要多瞭解一些,王保保本名擴廓帖木兒,因為他多次擊敗明軍而被朱元璋視為心腹大患。

對於自己的心腹大患王保保,《明史》中是這樣評價他的:"擴廓百戰不屈,欲繼先志,而齎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朱元璋就將王保保視為心腹大患,他評價"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但同時朱元璋更是對王保保萬分欣賞,他曾大會諸將,問道:"天下奇男子誰也?"諸將都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在元朝的太師脫脫不花死後,王保保成為了元朝的唯一名將,而他手下那支精銳的蒙古鐵騎,堪稱是元朝最後一支還保持著蒙古傳統的騎兵。

因此,明朝軍隊非常忌憚王保保和他的那隻蒙古鐵騎的,王保保在山東的時候,明朝軍隊並沒有同他正面交鋒。當王保保來到山西的時候,在明朝軍隊還沒有和王保保交手之前,同為元朝大將的李思齊,居然搶先跟王保保互砍了起來。

而元朝朝廷也很搞笑,今天幫著王保保打李思齊,明天又幫李思齊打王保保。

當明朝的大將徐達和常遇春,率領明朝大軍都快打到大都了,元朝朝廷居然還在操心的找人幫著李思齊一塊兒修理王保保。在明朝大軍、元朝大軍、李思齊的三面夾攻之下,即使是王保保有三頭六臂也只能跑路了,然而就是在這樣惡略的條件下,王保保仍然多次擊敗了明朝大軍。

洪武五年,徐達、李文忠、馮勝率15萬明軍,分為東、中、西三路攻打北元,但在這三路大軍中,只有沒碰到王保保的馮勝西路軍有所斬獲,而徐達、李文忠的東、中兩路大軍,卻都被王保保打得損兵折將。

所以說,明朝騎兵可以同蒙古鐵騎硬碰硬的死磕,那絕對是言過其實了。明朝之所以能在對陣蒙古騎兵時取得勝利,並非完全是明朝騎兵強於蒙古騎兵,而是明軍良好的戰術和先進的裝備,再加上元軍內部互撕才是獲勝的關鍵。


刀墓手札

首先,在鄙人看啦,蒙古的騎兵並不是所謂的天下無敵,確實有點太過於誇大騎兵的戰鬥力了。如果非得說蒙古騎兵戰鬥力高,那隻能算成吉思汗那個時期了!況且,當年成吉思汗討伐印度,也幾度被印度的象陣打得夠嗆!在元朝末年,由於漢化的影響和整體素質的降低,元朝的騎兵部隊早就沒有的當年的風采!

其次,從朱元璋方面來看,就像很多網友提及的那樣,人家並非只有步兵的。在此出來的騎兵以及明朝中後期的夷丁突騎都是相當無敵的!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蒙古鐵騎的個人戰鬥力確實不錯,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良好的戰略戰術和先進的裝備才是戰爭取勝的關鍵。

這一點就容易看出差別來了。蒙古騎兵的戰略戰術啥的咱大家心裡都有個數,至於先進裝備吧,因為是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大多都是崇尚冷兵器的。反觀朱元璋的明朝部隊,早年朱元璋起義之時,就廣集天下英才,而且,在有一個叫焦玉的匠人前來求見,並獻上幾十條“火龍槍”後,明朝就裝備了比較先進的火炮裝備!

可見,所謂的蒙古鐵騎有怎能敵過明朝的超級謀略和先進的火炮裝備呢!再厲害的騎兵也只不過是血肉之軀和冷兵器的組合而已!戰爭取勝的關鍵還在於人的佈局的裝備的先進與否!


汝影吾行

一提到蒙古騎兵,就會讓人忍不住想起成吉思汗,率領著勇猛善戰的蒙古騎士,馳騁在草原上的颯爽英姿,一支來去如風,靈活機動,剽悍善戰,冷酷嗜殺,堪稱鐵騎雄強的特種部隊。

為什麼被譽為天下無敵的蒙古騎兵,會被明軍迅速滅掉呢?


一、由不同族人組成,很容易產生分裂。

關於蒙古鐵騎,曾被很多人誤解,以為就是蒙古人的部隊。實則不然,蒙古鐵騎其實並不是單一的蒙古人,而是以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契丹、西夏人為主的元軍,因為不是一族人,就容易分心出問題。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其他族人,他們內部都是保持自己傳統,如以部落劃分勢力,並不是鐵板一塊,在元朝滅亡後,就迅速分為三大部!一個部隊一旦分心了,就會變得不團結,很容易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

二、群龍無首後,戰鬥力自然下降。


當年,強大的鐵木真擔任部族首領時,蒙古騎兵確實很團結,而且無往不利,真可謂是天下無敵。但是當沒有這樣的人物做統率時,蒙古騎兵就亂了陣營,就開始出現各方爭權奪利的現象,那麼即使軍隊再強,也難以發揮威力,戰鬥力自然就下降了。

三、蒙古人減少,已經沒有了野性。

蒙古騎兵中,蒙古人呈逐漸減少的趨勢,加上在中原時間久了,一些蒙古人已被漢化了,久而久之,這支部隊已經缺失了蒙古人的野性。此外,常年無戰事,基本沒有戰鬥能力了,所以一旦火星被點燃,自然變得不堪一擊。

四、與漢人對立,很難達到長久。

而最根本的是,元朝除了開始的幾位皇帝願意接受漢化,之後,排斥漢化還是成為主流。


如元朝律法規定:蒙古人與漢人發生糾紛後殺死漢人,只需要賠償一頭驢或兩隻羊就可完事 ;而漢人若殺死蒙古人則要償命,有時甚至親族都會被牽連而遭誅殺。


南方漢人每五戶合用一把菜刀,若出事,則聯保的人必受嚴懲。元廷還依人所從事的職業實行了嚴格的身份等級制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娼、九儒、十丐”為不同職業等級 。身為知識分子的儒者居然排在倒數第二的位置,社會地位甚至不如娼妓。



蒙古人和漢人地位相差太遠,這促使他們和漢人永遠在對立面,自然難以久持!

果不其然,在元朝統治後期,各種蓄積已久的社會矛盾變得日益尖銳 ,百姓們特別是南人的抗爭此起彼伏,讓蒙元統治者顧此失彼,手忙腳亂。隨後,燃遍全國的紅巾軍大起義以不可阻擋之勢烽火燎原,敲響了元帝國的喪鐘。


蒙古騎兵迅速被滅掉的真正原因是,帝國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跑偏造成的,如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給予大漢民族人民不同等的待遇等。

曾經彪悍的蒙古人成了不勞而獲的食利者 。蒙古人在深受中原文明影響的同時,也被漢人迅速同化。出身在中原的蒙古人,大多喜歡呤詩作畫,飲酒狎妓,附庸風雅,草原民族身上的血性與戰鬥力早就煙消雲散。


元帝國當年金戈鐵馬、所向無敵的強大戰鬥力,元廷賴以維繫統治、生存的基礎——蒙古騎兵橫掃一切的強悍戰力早就淪為一個渺遠的傳說。



有書共讀

一個軍隊作戰能力如何,大多是有四個條件決定的, 一是帶兵的領袖,二是兵種,三是武器,四是兵源質量。


帶兵的領袖

蒙古騎兵最強盛時期,就是在成吉思汗和兒子窩闊臺、孫子忽必烈執政年代,不僅征服大遼、西夏、大金,而且三次西征讓騎兵殺到了歐亞腹地,打下了幾十個國家,包括大部分海灣國家,還有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歐洲人把這支軍隊稱為“上帝的鞭子”。

等到了元朝末期元順帝時,蒙古的軍事實力已經大減,安逸的生活,早已麻痺了元朝統帥和各將軍的心。而且,元順帝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激發了嚴重的民族矛盾,使社會開始動盪,起義四起。

明朝創始人朱元璋和一幫將領,就是在起義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他們能征善戰,他們吃苦耐勞。朱元璋時代,名將如雲,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藍玉、朱棣等皆是一等一的好手,他們攻城掠地,攻無不克。。

明朝最強武將戰隊,對上蒙古最弱武將戰隊,想不贏都不行。

二是兵種

蒙古強就強在騎兵,也主要是騎兵。利用騎兵的快速衝擊,利用騎兵的遠程射殺,來精確打擊別人。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來去如風。

南宋的軍隊就是因為騎兵少,所以戰鬥力大減。

本來宋朝有個附屬國西夏,給宋朝供馬,可是與西夏撕破臉後,馬就缺了。於是宋朝開始大力發展重步兵,宋朝的重步兵是很厲害,可是速度太慢,因此和蒙古開戰吃了大虧。

明朝的朱元璋,不缺馬,訓練的騎兵又不比蒙古差,關鍵是這些指揮騎兵的將軍,還很會用兵,於是,蒙古人佔不了任何優勢了。

有人問了,為什麼明朝不缺馬?是啊,為什麼明朝不缺?是因為,明朝建立之前是元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很重視養馬,因此,中原也好,江南也罷,有很多的養馬場,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養馬場,這為朱元璋建立騎兵部隊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武器

有人說了,那時候不都是大刀長槍嗎?說對了,大刀長槍確實被廣泛使用,還有一個武器叫火器,包括火銃和大炮。

蒙古人喜歡用弓箭,因為從小使用弓箭長大,所以順手。蒙古大汗鐵木真也曾經給隊伍裝配過火器,可是使用情況不是非常好,於是蒙古人主流作戰武器還是選擇馬刀和弓箭。

朱元璋思維很不一樣,感覺大炮和火銃(類似步槍)不錯,因此朱元璋專門建立了神機營,武器主要是大炮和火銃。

其後,朱元璋靠著多樣化的武器,把元朝官兵趕回了草原。光趕回去還不行,最好能滅掉,或者趕到極遠之地。於是,明軍去蒙古草原追殺蒙古兵,這雖然使大炮發揮力減弱,但是可以用火銃啊!

事實證明,在和蒙古騎兵作戰時,火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與其說是明朝厲害,不如說明朝的軍事科技更厲害。

明朝的沐英是使用火器方面高手中的高手,對火器如何使用,對隊伍隊形如何控制都很有心得,還開發出了火器使用三行制的戰術。

明朝的火器當時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可是到了清朝,並沒有繼承和深入發展,致使中國的軍事裝備走到了列強後面。

兵源

兵源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問題,曾經蒙古人做為馬背上的民族,全民皆兵,全民都有出眾的騎術,全民都有出眾的使用弓箭和馬刀的能力。

可是元朝建立後,很多蒙古人進入了中原和江南,從遊牧民族變為了定居民族,這讓孩子們鍛鍊的機會大大減少。而還在草原上的蒙古人,由於統一的問題,少了戰爭,於是對弓馬騎射的重視程度也大大降低,因此蒙古人兵源的質量問題降低了不少。

而明朝開國之初,很多軍人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作戰經驗很豐富。另外,由於中國人數基數大,可選擇兵源比蒙古更豐富。

所以,面對兵源質量降低的蒙古,明朝對戰時的勝率大大增強。

綜上所述,曾經天下第一的蒙古軍隊綜合能力在下降,而明朝軍隊綜合能力卻很強,所以蒙古軍隊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藍風破曉

首先,蒙古騎兵並非天下無敵。蒙古騎兵在中東北非一代,被埃及的馬木路克擊敗過。

下面言歸正傳

蒙古字滅亡南宋到被朱元璋滅亡,一共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90餘年。在這九十年中,蒙古軍隊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一,生活環境發生變化。當年那支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生活在蒙古高原苦寒之地,從小與大自然搏鬥,精通騎射;同時在成吉思汗以及其子孫的帶領下,連年征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而在蒙古佔領中原後,由於中原的物質條件優越,使得蒙古人沉迷於享樂,久疏戰陣,戰鬥力大幅下降。據《元史》記載,在元末平定農民起義過程中,蒙古最精銳的阿速軍居然見到起義軍便撤退,用殺良冒功來完成任務。

其二,元朝的軍隊構成不止有蒙古族,其中包括漢族,色目人。當元朝的命運岌岌可危的時候,其他民族的軍隊沒有必要為了異族政權去賣命,所以導致軍隊的求勝慾望並不強,面對起義軍時,能躲就躲,消極避戰。

同時,這和元朝社會的民族政策有關。所謂的“四等人”制度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任何一本史書,包括《元史》在內,有明確的關於“四等人制度”的記載。雖然如此,卻並不能否認統治者的政策有民族歧視的色彩,比如官員數量比,稅負等,同時法律上各民族也不平等,通過《大元通制》,即元朝的法律,可以清楚地找到其存在民族歧視的證據。

如此一來,其社會內部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均非常尖銳,使得漢族百姓源源不斷加入起義軍。其實元朝軍隊在後期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打過許多勝仗(闊輪特木爾),但起義軍數量太多,分佈廣泛,元軍顧此失彼。

而明朝軍隊,首先具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優秀的騎兵將領,這些名將帶兵有方,在軍事行動中有著較大的自主指揮權,這與元朝政府軍隊受制於腐敗的中央政府,軍事行動遭到蒙古貴族掣肘大不相同,這是軍事因素。而朱元璋在江淮一代崛起,且其最初統治區域與元朝勢力範圍不接壤,加上他實行緩稱王,築高牆,廣屯糧的策略,成功地韜光養晦。等到最後,元朝軍隊與各地義軍火拼得精銳喪盡,朱元璋以逸待勞,一舉將蒙古軍隊趕到漠北。

綜上,元朝軍隊被擊敗,是其軍隊自身腐化和統治不得人心,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所共同作用的結果


庭州行者

所謂的明初靠步兵為主的軍隊,擊敗和殲滅大量蒙元騎兵的說法,本身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蒙元在當時不僅沒有多少騎兵可用,自己的軍政系統也是一片混亂。

由於蒙古騎兵在13世紀的輝煌戰果,很多人想當然的將蒙古各汗國的軍隊都統一視為騎兵強國。但這個設想在東方的元朝是行不通的。因為從忽必烈建立元朝開始,攻入南宋境內的元軍就是一支以北方漢人為主的部隊。少量的蒙古和色目將領,帶著各自的騎兵衛隊,指揮與監督這些漢軍作戰。


在元朝消滅南宋的前後,他的主力騎兵部隊其實一直位於北方的大都到蒙古高原的留都--哈拉和林之間。這些騎兵部隊主要用於同阿里不哥及海都勢力的作戰,根本沒有用於向南方的大規模進軍。


在宋朝被消滅後,元朝在南方的駐軍也基本上以步兵為主力。雖然有少量的阿術軍或正宗蒙古騎兵存在,但基本上都是點綴。由於新附軍主要用於屯田,實際上的守備任務還是依靠有限的北方漢軍為維持。在更南方的地區,元朝甚至要依靠投誠的地方土司去組織當地民兵來維護治安。這不僅說明了元朝的軍隊數量一直不夠用,也反映了他們騎兵不多的現實。

此外,在與海都勢力的長期鏖戰後,忽必烈實行了一種後撤戰略。為了避免蒙古高原被敵對勢力所輕易觸及,帝國的資源與重心幾乎全部搬到了大都一帶。這樣的結果就是高原地區的空心化與騎兵兵源的衰退。


到元末農名起義爆發的時候,元朝已經失去了立即組織大規模部隊鎮壓的能力。

不少留在北方各地與邊區的牧場,雖然可以提供騎兵,但也需要時間去組織統籌。何況這些地方勢力在很大程度上只保自己一方區域,不服中央與其他勢力。結果,很多封到各地的蒙古或色目領袖,不是觀望,就是在互相內鬥。這也就是早期紅巾軍一路可以殺到元上都,並攻入朝鮮的原因。

鎮定思痛之後,元朝大量號召地方力量來保衛舊制度下的身份與生活方式。結果,就是王保保這樣的北方軍閥崛起。他的軍隊裡騎兵一樣不多,質量也非常堪憂,依然以步兵為絕對主力。所以面對在南方洗牌中崛起的朱元璋勢力,基本上不存在什麼戰術、技術上的優勢。


所以,說明初用步兵完克了蒙古騎兵,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和朱元璋作戰的對手,大部分都是和他部隊成分類似的軍隊。朱元璋又因為握有江南的資源和從亂世中歷練出來的軍事力量,所以反而更有優勢。


一直到戰場開始轉移到蒙古遊牧邊區,明軍的優勢才開始出現遞減想象。大將徐達就在漠北遭到慘敗。損失之大,讓明朝官方不得不將戰役的具體記載都從歷史上刪去,只留下一句關於勝負本身的簡單記錄。看到這裡,你還覺得明軍能擊敗過去那種水準的蒙古騎兵軍隊嗎?


米南德王問道

所謂蒙古騎兵天下無敵,很大程度上是個誤會。

蒙古軍隊分兩部分,不完全是騎兵。在草原上,蒙古能夠集結幾萬騎兵,就已經足以對其它部落形成比較大的優勢。但在進入中原地區之後,就已經不是純粹的騎兵了,而是包括了大量的漢族步兵軍隊。

比如在對金國的戰爭中,雖然蒙古軍隊在長城以北的草原地區已經擊敗了金國的騎兵部隊,但在進入中原地區後,如果沒有山東史天澤這樣的地方軍閥的支持,也是很難徹底消滅金國的。而之後在平定中原地區的戰爭中,漢族步兵始終都是蒙古軍隊的主體。

這也是蒙古雖然已經在草原地區擊敗了金國騎兵主力,但在徹底滅亡金國的時候仍然要與南宋相約,夾擊金國的原因。

尤其是在滅亡南宋的戰爭中,蒙古軍隊的主力基本上都是漢人,除了最高統帥伯顏和一部分蒙古騎兵之外,絕大多數軍隊都是漢人為主的,尤其是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地簽發的漢軍。

這其實也是北伐遊牧民族在進入中原之後要消滅漢人政權,建立長期統治的歷史常態。無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匈奴、氐族、羌族、羯族、鮮卑族,還是後來的契丹、女真和蒙古,乃至之後的滿清,其主體民族構成的騎兵部隊的極限一般就是能擴展到黃河沿岸,再往南就必須藉助於已經投降的漢族步兵集團的協助。

所謂蒙古騎兵天下無敵,主要是在歐亞大陸上的草原、戈壁這些地區,蒙古騎兵能夠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但只要進入山脈縱橫、丘陵遍佈和江河湖泊密集的地區,騎兵的優勢就很難發揮出來。

所以,蒙古騎兵在歐亞大陸上確實縱橫馳騁多年,幾乎沒有遇到敵手,尤其是在蒙古高原、中亞、西亞這些草原和沙漠地帶,蒙古騎兵的優勢比較明顯。但是蒙古騎兵西征在從草原進入農耕地區的時候,就沒有那麼明顯的優勢了,遭遇了挫敗。在向南發展的過程中,也在淮河秦嶺一線被阻擊多年。

甚至到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中,蒙古軍隊中就已經夾雜了大量的漢族士兵,甚至作為所謂蒙古皇帝親衛軍的怯薛軍,也已經是以漢族步兵為主體了,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元朝統治中原內地時期,在內地大量破壞農田,改造為牧場,用以養馬,來維持其騎兵優勢。不僅朱元璋和紅巾軍崛起的淮西地區是元朝在中原地區的著名牧場,就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區,蒙古也破壞農田建立了佔地上萬頃的牧場。

所以,在元末農民起義的時候,無論劉福通還是張士誠,他們所面對的元朝軍隊,都是以漢族為主體的軍隊。如果說北方的元朝軍隊有大量馬匹,可以組織騎兵部隊,那麼南方的明軍也同樣可以利用當地的馬匹來組織騎兵部隊,早已經完全不是宋朝那種缺乏足夠的馬匹來組建騎兵部隊的狀態了。

明朝出兵平定中原的時候,也是一樣。北方地區早已大亂,其三個重兵集團分別在關中、太原和甘肅,都是漢族為主的軍隊,早已經不是人們印象中蒙古崛起時的蒙古族騎兵為主的軍隊了。

在這個意義上,明軍北伐驅逐元朝,從軍隊構成上講,就是一個新崛起的軍隊驅逐一支由蒙古貴族統帥的漢人軍隊,一個新興的漢族王朝驅逐一個已經腐朽沒落的王朝而已,根本不是什麼明朝的漢族步兵對蒙古騎兵的戰爭。

蒙古軍隊退到草原地區的時候,起初還裹挾了大量漢族士兵,也跟他們一起回到了草原地區,所以初期還試圖反攻內地,但在明軍的幾次重大打擊之後,北元殘部就潰散了。而這種潰散,實際上就是當初被他們裹挾走的漢族士兵意識到元朝已經不可能重新回到內地,所以主動脫離了蒙古軍隊。

因此,在明軍北伐驅逐元順帝、滅亡元朝的時候,元朝剩下的三股比較主要的重兵集團都還分別有十萬以上的人馬,但在明初的幾次北伐之後,北元就已經失去了進犯內地的能力,而其軍隊規模也急劇萎縮了。


蕭武

朱元璋的明軍,在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之後,已經統一了長江流域。這個時間,是1367年左右。接下來,明軍最大的目標,就是北伐,消滅元朝殘餘勢力了。

那麼,這個時期,江南的元軍,都到哪去了?

首先,蒙古人騎馬打天下,騎馬治天下,也就是說,元朝的主要軍事力量,直到亡國的前一天,仍然是依靠蒙古人的騎兵部隊為主,而漢軍在夢古時代,是不被信任的,只是一些雜牌的補充軍。

而蒙古人的數量,當時都不過一兩百萬人相比元初的幾十萬人,大有增長,但是相對中國廣袤的疆土,這點人口,根本不足以保持很好的兵源數量。所以,蒙古人的兵力,基本上只能駐守在重要城市,大部分城市,都是那些不中用的漢軍駐守。

問題就來了,這些漢軍沒有戰鬥力。在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張士誠等紅巾軍的打擊下,江南一帶的蒙古軍隊,全部被消滅了。

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西面陳友諒,以水軍見長,江蘇的張士誠,以騎兵見長。朱元璋則以陸軍見長,也即是火器營最厲害。三家各有所長。

在三家內鬥的時候,元朝想著坐山觀虎鬥,等著三敗俱傷時,再來收拾殘局。結果卻發現,朱元璋將陳友諒、張士誠消滅後,吸收了大量的對方的士兵,兵力瞬間爆棚到50萬級別。

這個時候,朱元璋就有實力和元朝對抗了,而且從兵源數量上來說,朱元璋還佔據人數上的優勢。

論戰鬥力,這些軍團,都是從鐵血中,鍛造出來的,打仗經驗豐富,作戰勇敢。加上火器的大量運用,大炮、三眼銃、火箭的轟炸,蒙古人騎兵也沒轍。後來朱元璋拿下張士誠後,獲得了很多北方戰馬,源自張士誠騎兵部隊的補充,又買了很多戰馬補充,實際上戰鬥力,火器+騎兵,已經遠超元朝軍隊戰鬥力。

在當時,由常遇春率領的騎兵軍團,經過不斷成長,已經可以和元朝的騎兵精銳,一拼高下了。

而元朝的精銳之師,之前已經在江南被消滅。從北方調過來的剩餘的軍隊,都是些久疏戰陣的紈絝子弟兵,根本就不是明軍的對手。

再加上明軍從主子到將帥,人才輩出,指揮藝術比元軍高明多了,元軍被暴虐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明軍在拿下山西后,更是得到了一個蒙古鐵騎軍團的歸降。也就是說,這些蒙古人為了活命,開始幫著明軍打自己人了。

而山西大地,自古就是騎兵的戰場,騎兵苗子多。從此明軍的騎兵軍團,已經完全可以靠單兵種,就可以壓倒北元蒙古騎兵了。

後來徐達、常遇春、藍玉、朱棣,都曾多次率領騎兵軍團,深入蒙古高原,大敗北元殘餘勢力而歸。

一個快速成長血氣方剛,一個百年腐化紈絝子弟兵,兩者對打,輸贏結果其實已經註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