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第一功臣丘福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宋安之

丘福,安徽鳳陽人,朱元璋的家鄉人。出生於公元1343年,死於1409年。




丘福出身比較低微,是從普通士兵起步。憑藉自己的努力,一刀一槍地K出了自己的人生階梯,最終成為將軍。

他後來積功調任燕京,做了燕山中護衛千戶,成為了燕王朱棣的部下。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登基,開始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發動了靖難之役。丘福因是燕王的部將,堅定站在朱棣一邊,隨朱棣征戰,對抗建文帝。   



靖難之役的最初階段,丘福就立下了大功。他與朱能、張玉等,一起把北平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擒住,奪取了九門,從此就將北平全城控制在了朱棣的掌握中。  

建文元年八月,丘福隨朱棣出征。在河北真定,與南京派來的耿炳文軍遭遇,雙方大戰。在白溝河之戰,丘福英勇奮戰,親冒矢石,率領精銳部隊,沖垮了正在重整隊形的耿炳文中軍,給耿軍造成了重創。   



丘福騎術精湛,十分勇猛,在夾河、滄州、靈璧等諸多戰役中,都是做為燕軍前鋒主將,起突擊作用。   

建文四年,建文帝命平燕將軍盛庸率軍扼守住了淮河,數千艘戰艦佔據整個河道。

盛庸是戰場老將,久經沙場,是朱棣的勁敵。靖難之役中,盛庸曾經多次戰勝燕王的軍隊。還差點把朱棣活捉住。  

盛庸雖然屢有敗績,但沉穩毒辣,仍然是燕軍的勁敵。他集結軍隊,構成一個防護網,遮蔽了整個河岸,將燕軍攔在長江對面,使得燕軍輕易無法突破。   

丘福與朱能率數百人向西行進了二十餘里,從上游偷渡過江,迂迴到盛庸側方發動了偷襲。盛庸軍猝不及防,軍中大亂,燕軍主力趁機渡過江去。



不久後,朱棣率軍攻入了南京,登基稱帝。

丘福為人十分低調,勝利之後,許多人向朱棣邀功,唯獨他從不居功,但朱棣常常對臣子說,這才是你們學習的榜樣。  

朱棣論功行賞,丘福升任了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後又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獲賜鐵券,子孫世襲。   

漢王朱高煦與丘福有戰場之誼,丘福多次在朱棣面前為朱高煦說好話。但朱棣仍然堅持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丘福也並未因此受到責罰,反被朱棣任命為太子太師,輔導皇長孫朱瞻基。  


永樂七年,韃靼可汗本雅失裡殺死了明朝使臣郭驥,明成祖決定出兵征伐。丘福被任命為總兵官,與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等率十萬精騎發動北征。   

明成祖在出兵之前多次告誡丘福,不可輕敵。等到丘福大軍動身之後,又連下幾道詔令,命令他務必謹慎,不要認為敵軍孱弱可欺。

丘福到了塞外,多次率輕騎發動奇襲。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獲得了一些勝利。 

在繼續行軍的過程中,明軍俘虜了一名韃靼尚書。丘福不顧眾人勸誡,輕信了韃靼尚書所言,親率大軍前往進攻。最後被引入了敵方的重兵伏擊圈中。

一場血戰,武城侯王聰戰死,丘福與李遠、王忠、火真盡都被俘後遇害,麾下大軍也全軍覆沒。   

丘福死的時候六十七歲。



明成祖朱棣聞訊大怒,立即剝奪了丘福的世襲爵位,全家流放海南。一直到明末的崇禎年間,丘福才又被追贈為舒城王。

丘福一生,大器晚成,起於行伍之間,憑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做為軍人的最高榮耀,但最終的結局也令人唏噓。兵敗身死於大漠異鄉,家族也受到牽連,處死流放,他的失敗給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但他仍然是一個忠臣,仍然是一個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