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二戰,為何卻被民眾趕下了臺?

liyanpengjia

英國民眾對邱吉爾不滿主要是好戰!

英國人民經歷過一次世界大戰,被美國超越,失去了日不落帝國地位,淪為老二。

英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又被德國蘇聯超越,成為老四。

英國人民是害怕與德國再戰的,因為知道德軍的歷害,知道凡爾賽條約的不公,知道德國工業的強大,知道德國人民的憤怒,英國人民是有自知之明。

英國人想通過廢除凡爾賽和約爭取和平,而邱吉爾是死硬的強硬派,幻想恢復大英帝國的榮光,而不顧現實,一味好戰。

二戰開始後,面對德蘇聯合,德國的閃電戰威力,不自量力提前對德宣戰,讓英國倉忙上陣,準備不足,民怨極深。

當德軍對英法聯軍進攻時,又犯致命錯誤,被德軍抄了後路,大敗而逃,大失顏面。

在北非沙漠,強大的英軍被隆美爾閃電戰打的懷疑人生,海上被鄧尼恣的狼群戰術打的無糧可用,只能求助美國,割讓海外領地獲取援助,掏空國庫黃金買入軍火,讓民眾怒火中燒。

太平洋戰爭曝發後,英國遠東艦隊,遠東駐軍被山下奉文的自行車部隊擊潰,幾十萬英軍成了俘虜,遠東艦隊被聯合艦隊打的落花流水,失去了馬來亞,新加坡,緬旬,連印度也將不保,讓民眾自信心受損。

整個二戰,英軍勝少敗多,讓民眾懷疑邱吉爾領導能力,非常反感。

二戰後,邱吉爾又犯老毛病,自不量力發動對蘇聯的冷戰,讓英國民忍無可忍,將他趕下臺。


心有遠芳

丘吉爾不僅想打贏二戰,還想重現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二戰期間英國採用拉高稅收,實行商品管制的政策,大量物資為戰爭服務,雖然本土較少受到戰火波及,但人民的生活狀況還是下降了很多的。因此,戰後人民渴望的是和平與民生的發展,希望切實地恢復到優良的生活水準。但是在對待民生方面和福利國家的改革方面,丘吉爾所代表的保守黨態度是消極的,在1945年的競選宣言中保守黨只是做出了社會保障,建設住房方面的許諾,但是反對當時已是潮流,已是民意的國家干預方針。並且,丘吉爾競選宣傳的側重點在外交,帝國和國防戰備,這些在戰爭後人民已經厭倦的東西上,甚至提出了“準備進行又一場巨大而恐怖的戰爭”。1945年的競選綱領被稱為保守黨史上最失敗的競選綱領之一也不為過分。 反觀工黨,1945年工黨發表了題為《讓我們面向未來的》的競選宣言(1945Labour Party Manifesto -),提出“戰爭中的勝利必須伴隨著繁榮的和平”,突出民生,主張和平,嚴詞抨擊資本主義和大資本家。不知如此,工黨還對選民一直關注大的農業,住房,教育,社會保障等提出了詳細具體的政策措施,為人們提供了戰後美好新生活的期待,與丘吉爾帶了戰爭陰影的選舉相比,人們自然更親近工黨。


假如沒有冬天

1945年的英國大選讓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都跌破眼鏡,工黨393個議席,保守黨213席,在選民支持率上,工黨也以47.8%的支持率勝過39.8%的保守黨,這兩組數據只有一個結論就是丘吉爾競選失敗。這是丘吉爾自己也沒有想到的結果,畢竟正處於事業、名譽的頂峰。他想不明白為什麼連士兵們都沒有投他票,畢竟他認為自己是他們優秀的領袖。甚至當時的美國評論家說出:英國選民是不是記憶力不強,許多人簡直是患了政治健忘症。

但這就是結果。如果從結果中倒推,我們會發現很多的合理性,而不是選擇丘吉爾更多的情緒化,畢竟這是位超級演說家。工黨的勝利在於他們將競選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社會改革上,這對當時戰後亟待重建,重拾生活信心的人們非常重要,工黨提出建立全面的 社會保險制度和實行國民醫療保健。戰爭讓英國失去了40萬人口,社會四分之一的財富毀於戰火,此時的人們比以往更渴望各方面的保障:更好的食品、住所、社會福利等。而保守黨給人的印象偏偏是保守、默守陳規、因循守舊。民眾對戰時的丘吉爾可能非常崇拜,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精神領袖,而和平時期,他們更需要一個實幹家。對選民來說,“作為戰時領袖的丘吉爾依然深孚眾望,作為和平時期的領袖,他卻毫無吸引力”。因此,如同1945年7月《每日先驅報》所評論的那樣:“投丘吉爾的票,就是贊成保守主義的一切黑暗面……投丘吉爾的票就是要英國人民仍然過他們不願再過的那種不愉快的日子。”


國家人文歷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的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迅速崩潰。英軍被迫在敦刻爾克進行了一場歷史上最大規模、最成功的軍事撤退行動,這就是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然而在這次成功撤退的後續行動中,曾發生了一場人類史上的第二大海難,而此次大海難,竟令二戰“三巨頭”之一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親自下達了禁止洩露此次海難的“封口令”。

納粹德國於1940年5月10日開始橫掃西歐,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與德國實力相當。但法國戰略呆板保守,且動員較為遲緩,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上,對德國宣而不戰,只是在德法邊境上,發生過小規模的互射,並沒有進行大的戰役,從而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戰爭"。

然而德軍並沒有攻打馬奇諾防線,他們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並繞過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從背後襲擊了法國,不久德軍的鐵蹄又踏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

已經毫無還手之力的英法聯軍,如果不能把這四十萬人迅速撤離,在德軍強大炮火的打擊下,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後果。因此,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來營救這支已經落入虎口的殘兵敗將。他們最初的計劃是力爭救出三萬人,然而這支雜牌船隊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竟然神奇般的救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美中不足的是,在這次成功撤退的後續行動中,不幸出現了"蘭開斯特里亞號"大海難的悲慘事件。

蘭開斯特里亞號隸屬於英國航運公司旗下,本是一艘來往英美之間的豪華郵輪,二戰爆發後被徵用做了軍事運輸船。當它奉命前往法國聖納澤爾市盧瓦爾河口接送被困的英軍士兵時,遭遇德國空軍的襲擊,於1940年6月17日,在法國聖納澤爾港外海被納粹德國空軍的轟炸機擊沉。據推測這次沉沒事件導致的罹難人數達4000名以上,而這起海難的死亡人數,比"泰坦尼克號"和一戰時被德國潛艇擊沉的英國輪船"路西塔尼亞"的總和還要多。

這起海難發生在法國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兩週後,儘管當時大多數英國遠征軍都已從敦刻爾克安全撤回了英國。但仍有超過3萬人滯留在法國南特市和聖納澤爾市港口,其中很多都是英軍工程師、皇家空軍地面人員、運輸人員和無線電操作員等。由於流入大西洋的盧瓦爾河口海水很淺,"蘭開斯特里亞號"停在了距河口6英里遠的海面上,通過小型交通船將岸上士兵運送到大船上。

“蘭開斯特里亞號”沒多久就裝滿了乘客,包括800名擠在貨艙中的皇家空軍士兵。大副哈里·格拉蒂奇感到船隻已經嚴重超載,於是下令停止繼續上人。據估計,當時核定載員1000人的“蘭開斯特里亞號”上,已經裝載了6000多名英軍士兵和平民。格拉蒂奇和“蘭開斯特里亞號”船長魯道夫·夏普商量是否立即起航返回英國,然而夏普擔心遭到德國潛艇襲擊,他希望等一艘英軍驅逐艦來護航。

17日下午4時左右,幾架德國容克轟炸機出現在了天空中,向“蘭開斯特里亞號”投下了幾顆炸彈,炸彈全扔在了水裡;幾分鐘後,另一批德國轟炸機飛了過來,投下的4顆炸彈全部擊中了船身,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蘭開斯特里亞號”瞬間成了一片火海。被炸彈擊中的“蘭開斯特里亞號”開始漸漸傾覆,格拉蒂奇下令棄船,命令船上乘客或乘救生艇逃走,或穿上救生衣跳入水中。儘管船上有1000件軟木救生衣,但士兵們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許多人穿著它跳下水中時都摔斷了脖子。一些士兵瘋狂地從舷窗中往海里跳,還有一些人則將椅子、板條箱,以及所有能浮在水面上的東西都扔向海中,船上當時的混亂和災難場景遠勝於“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慘狀。

由於“蘭開斯特里亞號”的油箱被炸裂,黑色的柴油流到海水中,隨後又被大火引燃,海面上也成了火海。一些跳入水中的士兵不小心吞入了油汙,幾乎窒息而死;另一些士兵則被燃燒的柴油活活燒死。大副哈里·格拉蒂奇試圖揪住一個溺水士兵的頭髮將他拉上來,結果發現他拉上來的竟是一隻斷裂的頭顱。經過核實,“蘭開斯特里亞號”大海難共造成了超過3500名英軍士兵死亡,僅有2500人獲救生還。

在此後的幾天裡,當地居民不斷髮現有屍體漂到海灘上來,一些當地漁夫在打魚時,網到的不是魚,而是一具具屍體。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屍體的來源。也許惟一的例外就是當年7月底,美國《紐約太陽報》首次刊登了一名水手拍攝的"蘭開斯特里亞號"海難照片,然而那卻是惟一的一次。

而"蘭開斯特里亞號"大海難之所以不為世人所知,源於丘吉爾下達的“封口令”。這位曾經做過”在人類戰爭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從這麼少的人那裡得到這麼多”精彩講演的英國首相,在得知"蘭開斯特里亞號"大海難的消息後,立即做出決定,禁止任何英國媒體公開報道這起災難。

而當這2500名劫後餘生的士兵回到英國後,他們也接獲了軍方密令,禁止他們向任何人談論這起災難,丘吉爾強行將這起英國最大的"二戰海難"向世人掩蓋了起來。當然,丘吉爾這也做大概是怕影響到盟軍的士氣吧!


刀墓手札

丘吉爾曾經兩度擔任英國首相,一是1940年,第二次是1951年。說被民眾拋棄是不準確的,提問裡指的應該是1945年大選保守黨敗給工黨,丘吉爾被迫下臺的事。

至於為什麼在剛剛帶領英國取得反法西斯鬥爭勝利卻接著在大選中失敗,歷史學家也多有分析,BBC專門拍過一個叫做“Winning The War, Losing The Peace”(贏在戰爭,敗在和平)的紀錄片來講這件事。簡單地說,丘吉爾屬於時勢造英雄,他的狂熱、固執、決心、追求勝利的絕對單一思想在戰爭時期是巨大的優勢,最終成就了英國以少勝多戰勝法西斯的勝利,但這種“戰鬥、戰鬥、再戰鬥”的意識形態不適合戰後的英國。

經過6年的戰爭,民眾迫切需要和平的環境來休養生息,需要社會向好的方向改變,這個時候以艾德禮為首的工黨許諾進行廣泛的社會改革,包含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和國民醫療制度,這對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顯然更合時宜。而保守黨誤判了民眾心理,以為仍然可以打戰爭英雄牌來贏得大選,這顯然是誤判了民眾心理。民眾是感激的,但也是現實的,他們認清了丘吉爾的領導方式只適合戰爭年代,不適合和平環境,因此投給了“Let's face the future”(艾德禮競選口號)的工黨。

丘吉爾是天才無疑,但是有缺陷的天才。他出身貴族,一生都是以維多利亞時代貴族的眼光來看待世界,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與工人階級之間一直存在敵意。丘吉爾對工人階級的定位一直是“僕人”,在1910和1926年的大罷工中他採用強硬不妥協立場,甚至以“戰爭”來形容與工人們的對立,這也是丘吉爾群眾基礎不好的原因。從執政主張上講,丘吉爾也完全不顧工人階級的想法和需求,公開嘲諷民眾呼聲很高迫切需要改善的公眾教育體系和公共保障制度,在大選中失利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丘吉爾在對新的世界秩序之下大英帝國的前途方面的認知也明顯與時代脫節。在他領導英國人民作戰法西斯的時候,內心的目標與公眾並不一致,他最重要的目標是通過戰爭的勝利恢復大英帝國昔日的榮耀,恢復英國在印度、緬甸和其他領地上的統治,但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二戰加速了舊的世界秩序的崩塌,殖民主義的概念已經不合時宜。印度獨立運動的時候丘吉爾對“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起人聖雄甘地的痛恨也招致了國內民眾的不滿。

因此可以說,丘吉爾是一個老式的領袖,他是偉大的戰略家和偉人,但同時也是在重大問題上認知有缺陷的人。其1945年的失敗主要來自於他的政治主張已經與當時民眾對未來的期望、對民主的新思考產生脫節,步伐不一。


Miss文哲

丘吉爾和希特勒是一類人,都是狂熱的民族主義沙文主義帝國主義者。只不過丘處於成熟民主社會,不可能按元首的方式行事,而且民族沙文帝國這一套強硬右翼思想,在面對納粹侵略時正好能派用場,而英法戰前的左傾保民思想在面對侵略時不合時宜,所以老丘撿了個漏。但是本質上,他不是好人,而是不折不扣的愛國賊。英國與敵人打仗,歸根結底是為了保衛大英帝國,如果勝利的代價是損失了帝國,那麼這種勝利毫無意義。二戰是一戰的延續,是德國為了報一戰的仇,也可以認為二戰就是一戰的下半場。而這世界大戰正是丘吉爾為主的一幫好戰分子為了個人榮譽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挑起來的。在薩拉熱窩刺殺之後,本來經過各方努力,局勢已經緩解,德皇也不想真打,但是丘吉爾等一幫激進派官僚上下攛掇,到處煽動,丘本人作為海軍大臣,在德國還在猶豫,英國也未宣戰的時候,先拉出大艦隊向德國挺進,渲染氣氛,加上其他部門的極端派官僚配合,在外交軍事政治各方面刺激對方,終於如願以償爆發了大戰。諷刺的是,這種愛國賊在古今中外都是最受民眾熱愛和歡迎的,而二次亂戰之後,英國不但倫敦炸爛,還欠了一屁股債,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帝國。


手機用戶68036243551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二戰結束時是丘吉爾在英國威望的最頂峰,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戴。與其說是被民眾趕下了臺,倒不如說是以英國為首的歐洲代議制的選舉制度。

歐洲大陸的主要國家包括英國在內,選舉時都不是選人而是選黨,如果黨派議席過半,黨魁就為首相。

當時丘吉爾是代表貴族階級的保守黨,而名不見經傳的艾德禮是代表工人階級的工黨。

大家想一下,當時二戰剛剛結束,之前大家為了民族為了統一,不管你是貴族爵士,還是農民鐵匠,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堅定地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然而戰爭結束了,絕大多數榮譽滿滿的士兵,脫下軍裝回到田間、回到工廠的時候,不想再受貴族階級當權者的壓迫和剝削了,他們也要擁有平等的醫療及教育。所以前線的士兵都投了工黨。

在這種背景下,工黨以超過保守黨一倍以上的席位奪得了執政黨,黨魁艾德禮成為了英國首相。

就連丘吉爾都自嘲道,他理解英國人民,其實他們最想選的是一個擁有丘吉爾的工黨。

一位帶領著大英帝國戰勝了法西斯的丘吉爾,就此黯然下臺。


米格F117

丘吉爾在二戰末期失去了領導權力,在1945年波茨坦會議最後時刻,美國總統換成了“杜魯門”、英國首相變成了艾德禮。只有斯大林還是三巨頭之一,斯大林對丘吉爾說:“丘吉爾,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看看我,誰敢罷免我!”丘吉爾說:“我打仗就是保衛讓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這位帶領英國人民走過戰爭年代的首相被“選舉”罷免了,原因很簡單:丘吉爾好戰剛烈的性格不可能帶領英國走向強盛,他的時代已經隨著希特勒的自殺而終結。

丘吉爾並不適合和平時期的英國首相之位,因為他是一位戰士卻不是也個博士,它只會維護大英帝國的領地和權力卻不會治理帝國土地上的人民。大英帝國是一個領土遍佈全球、種族眾多的綜合統一體,丘吉爾帶有種族主義的性格是不可能領導這個集體的。丘吉爾對印度人、黑人、黃種人甚至鄰居愛爾蘭人都視為二等公民,在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眼看既要進入印度時,丘吉爾殘酷剝削當地印度人的同時還對印度孟加拉邦的大饑荒視若無睹,甚至有意阻撓救濟災民。他的這種政策就是出於內心的種族主義理念。

丘吉爾說:“印度人像兔子一樣生一窩孩子”因此饑荒是他們自己造成的。但是印度的英國當局在饑荒之前強迫印度輸出糧食,並大量囤積稻米穀物和銷燬當地的牛馬等運輸工具,說是為了戰爭需要囤積糧食同時防止日軍繳獲利用當地的運輸工具,卻片面促成了饑荒的大爆發。毋庸置疑這是丘吉爾政策的責任。英國官員艾默裡對丘吉爾種族歧視非常失望,他說:“看不出他(丘吉爾)的觀點同希特勒有多大區別”;丘吉爾對非中黑人更加殘暴,英國殖民地肯尼亞爆發黑人和白人對肥沃土地的爭奪,丘吉爾下清理當地黑人,將15萬起義黑人關進集中營其中就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祖父。

擔任戰爭大臣兼任殖民地大臣期間,丘吉爾啟用臭名昭著的愛爾蘭王室“警吏團”鎮壓愛爾蘭天主教徒的起義活動,愛爾蘭本是英國的本土這種鎮壓直接導致其獨立出去,對待遙遠的土著如此殘酷。對待近在咫尺的愛爾蘭人同樣如此,可見丘吉爾的種族主義是多麼狹隘。從1900年進入議會開始丘吉爾就以納粹相同的口號鼓吹殖民戰爭,口號為“雅利安血統必將獲得勝利”,這和納粹根本沒有區別。這些戰爭就包括對中國的“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可見丘吉爾就是英國的“希特勒”,這樣一個戰爭狂人是不會被選來承擔建設英國經濟的重任的。


利刃軍事

在二戰後期作為同盟國三巨頭的美、蘇、英三國先後召開了決定戰後格局的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在前兩次會議中三國參會的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和英國首相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然而到了波茨坦會議時斯大林赫然發現站在自己身邊的兩個人換成了新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和新任英國首相艾德禮,羅斯福換成杜魯門是因為羅斯福過世了,而丘吉爾換成了艾德禮卻是在英國大選中被民眾用選票罷免了。據說事後斯大林曾對丘吉爾說:“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丘吉爾回答道:“我打仗就是保衛讓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

丘吉爾之所以被英國民眾拋棄的原因在於英國所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丘吉爾幾乎就是為二戰而生的英國首相,他是一個天生的戰士,然而他並不適合於英國的戰後重建時期。儘管在丘吉爾的帶領下英國人民戰勝了納粹德國,可在英國民眾看來:政治家永遠是為民眾利益服務,做得好是分內之事,如果做得不好人民就會選票趕他下臺。既然二戰即將走向尾聲,在巨大的外部威脅消失後英國民眾最關心就是如何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戰爭讓英國失去了40萬人口,社會四分之一的財富毀於戰火。以艾德禮為首的工黨用更好的食品、住所以及各自社會福利吸引選民;而以丘吉爾為首的保守黨卻試圖憑藉丘吉爾在二戰中的功績和富有煽動力的演講吸引選民,然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功績歸功績,可不能因為曾經對國家有功就讓一個不適合的人待在不適合的崗位,因為這對國家的後續發展是不利的。此時此刻人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一日三餐,而不是口惠而實不至的空洞演講,沒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是無法吸引選票的。正如1945年7月《每日先驅報》所評論的那樣:“投丘吉爾的票就是贊成保守主義的一切黑暗面……投丘吉爾的票就是要英國人民仍然過他們不願再過的那種不愉快的日子。”英國的選舉制度是對選民負責的,而對參選的各路政客而言從來都是鐵面無私的——無論你有何等功績,只要你不再適合繼續待在崗位上那就請走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英國人是一個極為理性的民族,他們考慮問題更多的是依靠理智而不是衝動的感情。無論丘吉爾在二戰中多麼功勳卓著,都不能改變英國人基於自身理性的判斷。在經過理性的思考後,英國民眾認為丘吉爾並不適合做一個和平時代的領袖。

為什麼說丘吉爾這個人不適合做和平時代的領袖,這取決於他的性格和專長。丘吉爾這個人,性格粗魯,為人恃才傲物,並不討喜,因此,在二戰爆發前,此人無論是在民間還是政界,都不受大家待見。直到二戰爆發,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徹底破產,丘吉爾才依靠其強硬堅韌的性格成為首相。

丘吉爾的頑強堅韌幫助英國挺過了二戰,他的性格雖然適合戰爭年代,但在和平年代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缺點。和平年代,需要的是能協調各方利益,恢復經濟,安撫民眾的領導人,丘吉爾狂妄的性格使得他並不適合擔任這些工作。

他粗魯的性格讓人生厭、他只會戰爭不會建設,他為人專制狂妄,更是讓民眾對他可能的獨裁傾向感到恐懼,畢竟,二戰中的希特勒給英國人留下了太大的陰影,他們絕不希望英國也出一個希特勒。在非緊急情境下的和平年代,民眾已經不需要所謂的鐵腕領袖,也無需迫不得已的讓渡權利,現在,他們需要的是民主和自由。在這個大背景下,丘吉爾落選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除了丘吉爾的性格,他的觀點也十分的危險,丘吉爾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重視意識形態的政客,十分仇視蘇聯,經常針對蘇聯說一些過激的言語,這讓英國人感到非常恐懼。

剛剛經歷過二戰的陣痛,英國人絕不想失去來之不易的和平,丘吉爾對蘇聯的過度挑釁只會平白增加戰爭的風險,這對英國人來說絕對不能容忍。

種種原因再加上英國人一直是一個有著理性和民主傳統的民族,將丘吉爾轟下臺已是勢在必行。

這就跟巴頓之死一樣,現在很多人懷疑巴頓是被美國情報部門殺害的,因為巴頓過於好戰,他甚至準備進攻蘇聯,美國為了避免剛剛建立的和平被破壞,因而暗殺了巴頓,就算是巴頓和丘吉爾這樣的偉人,在違逆世界大勢和民眾意願時,同樣會被毫不留情的拋棄掉。

能隨時針對形勢需要摒棄個人感情,做出最理性的判斷,這是英國人最可怕的地方,殊不知其他國家,有多少領導人藉著民眾的愛戴最後成了壓迫人民的獨裁者,英國人能主動做到防微杜漸,不愧為理性腹黑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