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宜居之地---遼河平原

遼河平原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狹義上的遼河平原單指下遼河平原,位於遼東丘陵與

遼西丘陵之間,鐵嶺-彰武南,直至遼東灣。廣義的遼河平原還包括西遼河平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大興安嶺南段山地與冀北、遼西山地之間,是西遼河及其支流聯合形成的沖積平原。遼河平原整體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遼河平原

西遼河平原地平土厚,水源充足,是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被譽為"內蒙古糧倉",另外,科爾沁沙地也位於西遼河平原。而下遼河平原是個缺水的平原,原因是遼河水流量較小且季節性很強,以及區域內工業集中,用水量非常大。濱海的盤錦地區方圓5000平方千米範圍內,是一片沼澤鹽鹼地,過去常發生水災,有東北"南大荒"之稱。經過不斷治理,現已成為東北水稻的重要產區。相比作為中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地區的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糧食產量較弱,工業相對發達。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遼河平原

說一說松遼分水嶺。松遼分水嶺不僅是分隔松嫩平原與遼河平原的地理分界線,也是歷史上的政治、文化區域分界線。早在戰國時期燕國所修的長城就在松遼分水嶺上。至明朝時,遼鎮東長城也部分在松遼分水嶺上。由於松遼分水嶺南部的人口主要為移民,來自中原的移民要尋找與家鄉相似的環境,而松遼分水嶺以南恰好符合這個條件。同時社會因素,來自南部的人口壓力和北部部族力量的“頂託”也是維持這條分界的重要原因。清朝中期,來自南部壓力加大,來自北部部族“頂託”力量的消失,移民向北推進,東北文化區域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遼河平原

遼河平原資源也是產油區,擁有有全國排名第四的遼河油田。遼河油田勘探開發領域橫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個市、34個縣(旗),包括遼東灣海灘區域,總面積10.43萬平方公里。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遼河平原

遼河平原上的知名城市有:瀋陽、撫順、鞍山、盤錦。

中國人的宜居之地---遼河平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